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原鼠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学名:Ochotona curzoniae)是一种小型非冬眠的植食性哺乳动物,又称黑唇鼠兔,属兔形目鼠兔科。

高原鼠兔身材浑圆,没有尾巴,体色灰褐色。高原鼠兔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数量大,多栖息在土壤较为疏松的坡地

和河谷栖息在高原地带。因被认为是草场退化的元凶,一直被当作灭杀的对象。

拉丁学名Ochotona curzoniae

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目兔形目科鼠兔科属鼠兔属种高原鼠兔分布区域西藏、青海、甘肃、四川

中文学名高原鼠兔定名人及年代Hodgson,1858模式产地西藏南部

形态特征

高原鼠兔体形中等,体重可达178克,体长120-190毫米。耳小而圆,耳长20-33毫米。后肢略长于前肢,后足长25-33毫米,

前后足的指(趾)垫常隐于毛内,爪较发达,无明显的外尾,雌兽乳头3对。 吻、鼻部被毛黑色,耳背面黑棕色,耳壳边缘淡色。

从头脸部经颈、背至尾基部沙黄或黄褐色,向两侧至腹面颜色变浅。腹面污白色,毛尖染淡黄色泽。 门齿孔与腭孔融合为一孔,

犁骨悬露。额骨上无卵圆形小孔。整个颅形与达乌尔鼠兔相近,但是眶间部较窄而且明显向上拱突,从头开侧面观呈弧形,

脑颅部前三分之一较隆起而其后部平坦。颧弓粗壮,人字脊发达,听泡大而鼓凸。上,下须每侧各具6颗颊齿。

生活习性

高原鼠兔终生营家族式生活,穴居,多在草地上挖密集的洞群,洞口常有光秃的跑道相连,地下也有洞道相通,

洞系分临时洞和冬季洞。其巢区相对稳定,每个巢区的家族成员平均为2.7只(最多为4只),配对前巢区面积平均1262.5平方米,

配对后巢区面积略有扩大,平均2308平方米。各自的巢区比较稳定,有明显的护域行为。 高原鼠兔很奇特,

有的是一夫一妻制,有的是一夫多妻制,还有少数多夫多妻制,三种现象并存,这在其他动物身上是不可能发现的。

高原鼠兔属白昼型活动的种类,活动距离一般距中心洞20米左右,以各种牧草为食,不冬眠,秋季也不贮存越冬用的牧草。

主要取食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植物,平均每日采食鲜草77.3克,约占其体重的一半。 高原鼠兔能发出六种不同的声音,

成年鼠兔在求偶交配时发出长而急促的“咦”的声音,幼年鼠兔声音相对小而温柔。

生长繁殖

高原鼠兔繁殖从4月开始,5月为孕期高峰,至8月结束。孕期30天,每胎通常产3-4仔,多达6仔。每年可繁殖2胎,繁殖期雌雄同栖一洞,

以后各自独立生活。在整个夏季,鼠兔中的成年雌性将会一连串成功产育窝生幼崽,这使它们的数量急剧攀升,稠密度大约能达到每公顷300只。

栖息环境

主要栖居于海拔3100-5100米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地区,喜欢选择滩地、河岸、山麓缓坡等植被低矮的开阔环境,回避灌丛及植被郁闭度高的环境。

分布范围

高原鼠兔在高山草甸和草原上才有可见,是青藏高原特有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南部。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

毗邻的尼泊尔、锡金等地。在中国分布于青海境内的各州、县,省外见于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等。

存在意义

在青藏高原的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原上,弱小的高原鼠兔由于有挖洞筑窝的习性,从而与一大批动植物建立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高原鼠兔在青藏高原上与它的邻居们共同建立起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和关键种,对维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它所挖掘的洞穴本来是

为了躲避冷酷的气候和逃避食肉动物,却可以为许多小型鸟类和蜥蜴提供赖以生存的巢穴;对微生境造成干扰,

引起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同时高原鼠兔也是草原上大多数中小型肉食动物和几乎所有猛禽的主要捕食对象。

高原鼠兔的洞穴是“天然如厕之所”,滋养了植物,为植物品种多样性提供了条件。

面临危机

高原鼠兔在许多人眼里却一直被看作有害动物。他们认为鼠兔和家畜争夺草场,或者它的活动导致了高山草地的退化。

他们在青藏高原的广大区域里放或喷洒有毒物质,目的是为了减少鼠兔对高原植被和草场的破坏。事实上,在鼠兔数量达到较高

稠密度的区域里,青草早已被其他动物诸如牛羊等家畜吃光了,但是人们却误以为他们所看到的颓败的土地都是由鼠兔造成的。

事实正好相反,鼠兔是土地受损受虐的警示器:哪里有鼠兔,哪里就有各种在那个特殊区域里生存并生长起来的饶有趣味的动植物;

哪里的鼠兔被扼杀,哪里的自然风景就会失去活力与色彩 。

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从1958年起就一直设法消灭鼠兔,并在当年首次批准毒杀计划。有报道称,2006年,仅青海省就有近36万平

方公里的面积投放了毒药。政府后来拨巨款开展新一阶段的毒杀,耗资约3500万美元。

这些毒物的流传及鼠兔被扼杀后所遗留下的一连串不良影响甚至将会波及到中国民众的下一代,

他们也许不再有机会看到这世界上最独特的生态系统。[1]

参考资料

  1. 高原鼠兔,搜狗,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