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要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高要市位于广东中部偏西、西江中下游,东经112°11′~112°50′、北纬22°47′~23°26′,东邻三水区,南与新兴县接壤,西连云浮市德庆县,北接广宁县四会市。西江黄金水道、三茂铁路、国道324线以及广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高要古为百越之地,建县于汉元鼎六年(前111),因羚羊峡有居高扼要之势而取名"高要"。元封元年(前110)设立高要盐官,为岭南仅有的两处盐官之一。曾是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驻地,县署设在羚羊峡口(现端州区),县东北有高峡山。1988年将县城迁往西江南岸,1993年9月撤县设市。

高要市东西最宽67公里,南北最长74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约占30%,山地面积157.5万亩,约占60%,水系面积占10%。

高要是一个以粮食和蔬菜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是广东省粮、菜、鱼、果、林生产的重点市(县)之一。

高要籍华侨以澳大利亚为最多。

历史沿革

秦前,肇庆属百越地。

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定百越,建南海郡、桂林郡及象郡。今肇庆部分地域属桂林郡、南海郡。秦置四会县,辖区包括四会、广宁、怀集等市县的全部或部分,隶南海郡。

汉武帝平定南越之后,在今高要、肇庆市区、高明和三水西部、云浮东部等地设置高要县,属苍梧郡。县名得自境内的高要峡,高要峡则因峡山高峻、峡水如腰而得名。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南海、苍梧、郁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个郡。为了便于监督各郡官吏,汉朝又设立13个常驻监察机构,称为"十三部",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今封开)的交趾部,专门负责纠核岭南九郡。

西汉元鼎七年(公元前l10年),汉武帝在高要设盐官,是全国36个盐官之一。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晋武帝在高要置西江督护府,管理西江流域原住民族事务。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 地域内置8县,四会县隶属南海郡;广信、谢沐、高要、封阳、端溪5县隶属苍梧郡;高凉县、临允县隶合浦郡;统属交州。

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除监察权外,还拥有军政大权,成为郡上一级政府,地方行政制度也就从郡县二级变为州、郡、县三级。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粤中、粤东),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

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建置沿东汉,大部分属广州,少部分属交州。时北部(现怀集县一带)属荆州临贺郡。

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置16县,分隶4郡,统属广州。四会县、怀化县隶南海郡;广信县、高要县隶苍梧郡,统属广州;

南北朝南朝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梁武帝升高要为郡,并把广州都督府设在高要,统辖岭南13州。陈霸先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期间,在这里招收俚、僚子弟兵,积蓄力量,其后北伐侯景,并于公元557年建立了陈朝。陈时广州都督府仍治高要。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479年),设置高要、广信、封兴、武化等郡分隶南海、苍梧、晋康、新宁、绥建、宋隆(原宋熙)、临庆7郡,分属广州、湘州。梁天监六年(公元507年)九月,升高要县为高要郡,并置广州都督府于高要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端州,辖高要、端溪等九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州置郡,端州改为信安郡。唐武德年间复为端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高要郡。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端州为信安郡。高要、端溪、乐城、平兴、新兴、博林、铜陵7县隶信安郡(治高要);统属连州。

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设20县,分隶7州:四会、怀集、化蒙、洊安4县隶广州;端溪、晋康、悦城、都城4县隶康州;泷水、开阳、镇南、建水4县隶泷州;高要县、平兴县隶端州;新兴县、永顺县隶新州;封川县、开建县隶封州;富林县、铜陵县隶勤州。南汉乾和十五年(公元957年),高要县、平兴县隶端州。

宋代是高要大规模开发的重要时期。北方的战乱带来了大量移民南迁,人口的迅速增加,使西江一带土地得以大量垦殖,兴筑堤围加速了土地的开发和村落的建设,高要县被朝廷定为望县。绍圣三年(1096年),宋神宗赵顼之子赵佶被封为端王。元符三年(1100年),赵佶继位登基,即宋徽宗。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高要县、四会县隶兴庆军,统属广南东路。重和元年(1118年)10月,宋徽宗改"兴庆府"为"肇庆府",赐御书"肇庆府"横额,肇庆之名自此而来。

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由扬州天长县令调任为端州知州,任期三年。他建驿站、星岩书院和丰济仓,开井利民,筑渠引水,深得百姓拥戴。宋代高要已成为全国两大产砚中心之一,新开砚坑近10个,以高要烂柯山的上、中、下三岩所产为佳,尤以下岩石为最上品。

元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改肇庆府为肇庆路,置总管府,隶广西道(二十九年改隶广东道)。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复称肇庆府,隶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领5县1州:高要、四会、新兴、阳春、阳江及德庆州(领3县:封川、开建、泷水)。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析高要地置高明县;十四年置恩平县。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析高要东境部分置三水县;嘉靖三十八年析四会地置广宁县。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升泷水县为罗定州(领东安县、西宁县),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至此,肇庆府领:德庆州(领封川县、开建县)、高要、四会、新兴、阳江、阳春、广宁、高明、恩平等1州8县。时怀集县属广西梧州府。

清初沿明制。肇庆府为广肇罗道治所,隶广东省。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置开平县;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置鹤山县,时肇庆府领德庆州及高要、四会、新兴、高明、广宁、开平、鹤山、封川、开建、阳江、阳春、恩平等12县。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阳江县升直隶厅,割领阳春县、恩平县。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怀集县由梧州府改隶平乐府信都厅

明朝至清代中叶,高要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兴盛景象。在政治军事上,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吴桂芳将两广提督(后改为总督)府从梧州迁至肇庆,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迁广州前,历时182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10月14日,明桂王朱由榔监国于肇庆。在经济方面,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西江的鱼花、蚕茧、草席等物产远销各地,西江河面"帆樯如织"。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金渡织席艺人发明了花席,咸丰五年新桥人编织的洋篮竹器开始出口外销。明、清时高要的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发展。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9月10日,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到高要传教,被誉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第一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始建城西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咸丰十一年(1861年),美籍传教士纪好弼在城中路建造第一所基督教浸信会堂。为加强儒学教育,明宣德六年(1431年)建崧台书院。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振兴文风在南岸建造文明塔,并在塔下建文峰书院。天启四年(1624年),又在乌榕岗上建巽峰塔(俗称乌榕塔),寓生生不息之意。[1]

行政区划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立高要县,梁天监六年(507年)置高要郡。高要县城自建县至1988年迁往南岸镇,一直是郡、州、府、路、专区之治所,曾是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南明永历王朝、中华民国军务院驻地。1993年9月28日,撤县设市(县级)。

2000年,高要市辖19个镇:南岸镇白土镇白诸镇大湾镇、活道镇、回龙镇、小湘镇、河台镇、蛟塘镇、金渡镇、金利镇、乐城镇、莲塘镇、禄步镇、马安镇、水南镇、笋围镇、蚬岗镇、新桥镇。

2002年,高要市辖19个镇(南岸、金渡、金利、蚬岗、白土、回龙、蛟塘、莲塘、活道、新桥、白诸、马安、大湾、禄步、笋围、小湘、河台、乐城、水南),324个村委会、26个居委会

2003年4月18日,撤销马安镇,并入南岸镇,全市由19个镇改制为18个镇,324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总面积2196平方千米。市政府驻南岸镇。总人口72.89万人,外来人口26441人。

2004年3月,高要市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撤销笋围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小湘镇;撤销南岸镇,设立南岸街道。 3月8日,南岸街道办事处成立并举行挂牌仪式。南岸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南岸镇区划,有6个居委会、10个村民委员会,面积为70.75平方千米。 撤销笋围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小湘镇工作在3月4日完成。撤销笋围镇并入小湘镇后,小湘镇人民政府管辖原小湘镇和笋围镇的行政区划,有2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委会,面积200.43平方千米。

2011年,高要市辖1个街道(南岸街道)、16个镇(金渡镇、金利镇、蚬岗镇、白土镇、回龙镇、蛟塘镇、莲塘镇、活道镇、新桥镇、白诸镇、大湾镇、禄步镇、小湘镇、河台镇、乐城镇、水南镇),28个社区、324个行政村、2998个村民小组。

自然资源

高要市风光

高要市主要矿产有黄金、砚石、萤石、石膏、硫铁、高岭土、石灰石、钾长石、花岗岩、泥炭土等3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居华南之首,产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广东黄金之乡";高岭土可开采储量近1亿吨,是广东重要的陶瓷工业原料供应基地。西江及其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22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径流量218.4万立方米/日。2011年,林业用地面积12.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6.7%,活立木蓄积量544.82万立方米。是中国绿色名市、中国肉桂之乡和广东省林业生态县。拥有省级金钟山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2个,面积224.6平方公里,覆盖率为10‰。

人口情况

2011年,全市户籍人口78.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数为11.7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7‰。人口迁入6496人,迁出4388人。登记外来人口5.78万人。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相比,全市10年增加人口128232人,年均增长1.89%;平均每个家庭3.61人,增加0.07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9394人,15-64岁554669人,65岁以上69345人,分别占总量的17.17%、73.63%、9.2%,与上次普查比,0-14岁人口比下降11.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中升11.02个百分点,65岁以上人口上升0.58个百分点。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14538人,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人口59444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366557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236614人。与2000年比,平均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由867人上升为1930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5057人上升为789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0546人上升为4865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6994人下降为31408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7891人,比2000年减少13809人,文盲率由7.12%下降至2.37%,下降4.75个百分点。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总数1027人,分属27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558人、瑶族89人、维吾尔族约78人,土家族75人、苗族44人、黎族42人,侗族36人、回族23人,满族19人,蒙古族9人,仫佬族8人,布依族、朝鲜族各6人,藏族、毛南族各5人,畲族、彝族、僳僳族各4人,仡佬族、白族、哈尼族各2人,京族、赫哲族、水族、阿昌族、崩龙族、高山族各1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9.88万人,港澳台同胞14.01万人,分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交通资源

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部。东邻佛山市三水区,西连云浮市云城区、肇庆市德庆县,南接佛山市高明区、云浮市新兴县,北连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广宁县、四会市。属广佛肇经济圈和肇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区。广茂铁路、南广铁路、广梧高速公路、广昆高速公路、江肇高速公路\321国道、324国道、西江航道和省道S264线、S272线、S273线、S362线,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属于广州一小时经济圈范围。

新桥镇站站址在广东省高要市新桥镇,建于1991年。离三水站77公里,离茂名站233公里,隶属广东三茂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管辖,为四等站。

经济状态

高要县开发历史悠久,在距今六千年前已有渔猎经济,五千年前出现彩绘陶器;战国时期始制青铜器。西汉时期高要便是全国36个盐运中心之一,东汉专卖盐铁,主收盐税。宋、明两代为高要重要开发时期。前清,高要乃两广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要地。但是直至民国时期,高要县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仅能生产一些铁木制小农具和火柴、日用陶瓷等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品,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交通、通讯等设施十分落后,加上民国后期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之中。自民国2年(1913年)日华电灯公司建立时起至1949年,全县工业企业只有10余间。194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193万元,工业总产值1508万元,农业总产值977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为当年价,金额为当年币值,工业、农业产值折算为1990年可比价,下同)。

新中国成立后,高要县社会经济开始大规模建设和发展,虽然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曲折,但整体上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形成了一套适应高要县情的灵活管理机制。198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543万元(1987年前社会经济数字含广利、永安、沙浦三镇,下同),比1949年增长16.51 倍(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并剔除广利、永安、沙浦三镇,下同),工农业总产值193598万元,增长16.16倍。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280404万元,比1987年增长2.11倍,工农业总产值 466327万元,增长2.07倍。

2011年全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267.36亿元,比增17.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53亿元,比增26.1%;国税收入总量11亿元,地税收入总量10.3亿元,本级税收收入10.1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29.4%、9.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7.27亿元,比增34.9%;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72.8亿元,比增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亿元,比增20.1%;人均生产总值35052元,比增14%。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一年新成效":一是转型升级有新突破。落实"发展年"工作部署,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全面开展陶瓷企业升级改造,编制了《高要市五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启动金利五金国际商城建设,推动五金产业集群创新。

启动新型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大唐国际、巴德富精细化工、禾惠电子等大项目相继落户,鸿图科技三期、天龙油墨二期、华锋电子铝箔等在建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金鼎黄金公司等重点企业效益不断提升,"金鼎"商标成为我市首个国家驰名商标。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荣获"中国果菜产业科技创新十强市"、"中国果菜安全生产示范市"、"广东省蔬菜生产先进市"称号。

肇庆市经济工作岗位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公布对8个县(市)区2007年度的主要经济指标、24个市重点经济建设项目和新引进超10亿元的新增重大项目的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显示:高要市综合考核评分达215分,比考核满分100分超出115分,位居肇庆市8个县(市)区首位。

肇庆市经济工作岗位责任考核内容分"主要经济指标"、"招商引资、外经工作"、"农村工作"三大类,具体指标包括实现GDP、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综合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市重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等12项。高要市多项指标超出满分要求,其中财政综合增长率65.36%,当年新投产投资额人民币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类生产项目42个,新引进投资12.5亿元的新天衣高分子等重大项目,成为该次考核的亮点。

地处粤中西部、珠三角经济区西部的肇庆高要市,其五金制品业历史悠久,有五金生产厂家200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每年为国家纳税达8000多万元,形成了涵盖汽车、装饰、家具、工具、日用、水暖、建筑等行业共七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五金产业规模,大至飞机零部件,小至门窗拉手,品种琳琅满目,产值占当地工业产值的1/3。该市最重要的五金专业镇金利镇,就有五金企业1200多家,五金工业销售额达21亿元人民币。高要五金业已从以前的"小虾"成长为"大鱼",引领着全市3万多户家庭走上了致富路。国家科技部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与国家建设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联合授予高要市"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的牌匾,并将"中国建筑五金精品生产(采购)名镇"的牌匾授予该市金利镇。此外,还有11家五金企业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指定为"全国建筑五金名优品牌生产(采购)定点企业"。

高要市连续五届被列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获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20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十佳县(市、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等殊荣;相继获得厂东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省文化先进市、省双拥模范市、省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绿色名市等称号,是"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广东省产学研合示范县(区)"。

近年来,被授予"中国压铸产业基地"、"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中国压铸产业集群示范基地"、"中国铸造业教育培训基地"、 "中国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中国罗非鱼养殖基地"、 "中国罗氏沼虾养殖基地""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市"。

高要是肇庆市唯一拥有2家上市公司的县(市、区)。市委、市政府致力扶优扶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继2006年12月29日广东鸿图科技成功挂牌上市后,2010年3月26日,天龙集团又成功挂牌上市,是高要第二家上市企业。河台金矿、鸿图科技、天龙油墨3家企业跻身"广东省500强企业"。财政综合增长率连续两年(2007、2008年)位居全省第一。

广东省50个山区县(市)中首个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的县(市)。[2]

文化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高要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初创了古老的史前文化。在高要境内能找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痕迹。金利镇茅岗石路村的干栏式水上木构建筑,标志着高要西江沿岸已经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而在北岭松山出土的战国墓及有关的铜器,表明古代高要深受楚文化的影响。

金利镇茅岗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的靠近江河的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建筑遗址,距今4000多年。黎槎村(高要八卦村)、蚬岗村被评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南岸文明塔、金利茅岗遗址、金渡端石老坑洞遗址(属肇庆市直管理)等,是文房四宝之首端砚名石主产地,为端砚文化的发源地。水上居民和客家文化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河台开耕节、茶果节、金利赛龙舟和金渡花席、水口端砚、新桥洋篮、大湾红木等手工艺。

教育资源

小学

民国元年(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本县仍以私塾为多。民国17年,县教育会议决定"禁塾设校",以后,小学有所发展。民国25年发展到589间(其中县立小学1间)。

民国29年(1940年),县推行国民教育,高级小学改称中心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改称国民学校。民国34年统计,全县有国民学校436间,私立小学10间。1949年国民学校减为316间,学生21540人,占当时总人口数的4.3%。

建国后,彻底取缔私塾,接收改造国民学校。学校名称一律冠以地名,统称小学。据1950年底统计,全县有小学403间,学生23200人。土地改革后,农民迫切要求学文化,学校发展加快。到1952年已有小学502间,学生456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71.5%。同年,本县执行部颁《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小学全部改为公办。1954年调整小学布局,学校减为354间,学生40968人,入学率61.92%。1957年又回升为383间,学生50068人。入学率64.47%。

1958年,贯彻"两条腿走路"方针,发展了民办小学。1959年全县有小学481间,学生70594人,入学率80%。

1960年,国家出现暂时经济困难,部分学生退学,学校贯彻"调整、充实、巩固、提高"八字方针,辞退超龄学生,在校学生下降至58531人。

1961年,部分公社中心小学开始办"五年一贯制"试验班。1963年贯彻《全日制小学工作条例》(40条),稳定了教学秩序,教学质量逐步有所提高。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加大办耕读小学早午晚班,巡回教学,全日制与半日制同时并举等,小学又有较大发展,据1964年底统计,全县共有小学817间,学生69356人(其中半日制315间,7012人),入学率77.74%。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停课"闹革命",学校处于混乱状态。197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把普及小学作为一项大政来抓",小学才逐步得到稳定和发展。1976年,全县小学发展到758间,学生115296人,入学率达到96.6%,成为建国后小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但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影响下,学生知识质量下降。1978年贯彻《全日制小学教学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把课堂教学作为重点来抓,县、区分级办重点校。当时定广利、禄步、新桥三间中心小学为县重点小学,定各区小学为区的重点小学。从此,学校秩序纳入正轨,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至1983年统计,全县小学在校学生100400人,入学率96.68%,巩固率93.53%,成为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县。

1986年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全县有小学468间,学生85457人,入学率98.05%,巩固率98.39%,毕业率97.08%。1993年,全县有小学449间,学生78053人。

中学

高要二中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要县城内端溪书院改为肇庆中学堂(即今肇庆中学),学生4班,学制5年,为肇庆有中学之始。光绪三十四年改星岩书院为高要阖邑公立中学堂(即今肇庆市一中),招收本科1班,学制5年,预科1班,学制2年。民国元年(1912年),肇庆府中学堂改称肇庆中学,高要阖邑公立中学堂改称高要县立中学。民国7年,葡属天主会创办培志学堂,设专修班及完全小学,后称海星中学。

民国20年(1931年),改高要县女子师范学校为高要县女子初级中学。民国24年并入高要县立中学为女子部,为中学男女同校之始。

抗日战争时期,农村中学相继兴办。民国31年(1942年)二区办起新江中学,三区办起宋隆中学。民国32年一区办起禄文中学。民国37年,在肇庆西门成立圣罗撒女子中学,为教会所办。

1949年高要境内有完全中学2间(含省立肇庆中学),初中6间(含教会办的3间),学生1350人,入学人数仅占当时全县人口0.27%。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中学分批接收和改造。1950年改县立中学为高要县第一中学,改禄文中学为高要县第二中学,改新江中学为高要县第三中学,改宋隆中学为高要县第四中学。同时停办所有教会办的中学。1957年,增办3间初中(乐城中学、广利中学、宋隆华侨中学),全县共有中学8所(含省立肇庆中学),学生3677人(其中高中641人,初中3036人),比1949年增长2.7倍,占当时全县人口的0.6%。

1958年后,中学发展较快,新办初中10间(莲塘中学、永安中学、大湾中学、沙浦中学、金利中学、白洞中学、白诸中学、活道中学、蚬岗中学、金渡中学),原高要县第一中学改称肇庆市第一中学,原二中、三中、四中分别改称禄步中学、新桥中学、宋隆中学,且都办成完全中学。1960年底统计,全县有完全中学5间(含肇庆中学),学生1087人;初中12间,学生6033人;半日制农业中学5间,学生926人。其时学生总人数达8046人,占当年全县人口的1.76%。

1961年,原省立肇庆中学和肇庆市第一中学划归肇庆市管辖,同时执行部颁《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50条),贯彻调整方针,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压缩一些条件较差的全日制中学,发展半日制农业中学和林业中学。从1961年起,裁减白诸、白洞、沙浦3所公社办的戴帽子初中,把莲塘、永安、大湾、金利4所初中改为农业中学。1963年又裁减大湾农中,停办禄步中学高中班。据1966年统计,全县全日制中学保留10间(其中普通中学7间,农业中学3间),学生3482人(其中高中495人,初中2987);公社办半日制农业中学12间,林业中学11间,学生1847人。两类学校共有学生5329人,占全县人口的1%。

"文化大革命"时期,半日制农林中学先后被解散,全日制中学迅猛发展。1969年全县各大队小学普遍附设初中班,各公社普遍办起高中。1976年,全县有完全中学2间(乐城、马安),高中18间(河台、水南、禄步、笋围、小湘、大湾、新桥、白诸、活道、莲塘、回龙、白土、金渡、蚬岗、广利、永安、沙浦、金利),大队办的小学、初中、高中九年制一条龙教育有7间(禄步1间、金渡1间、广利2间、永安3间),大队联办的初中1间,小学附设初中班298间。初中有641班,学生22464人,高中129班,学生6444人,中学生总人数达29808人,占全县人口的4.3%。由于急速发展,加之"文化大革命"中,运动多、劳动多、停课多、学制缩短(初、高中各2年制),取消了考试制度,学生知识质量严重下降。

1977年开始拨乱反正,贯彻部颁《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79年开始对中学进行调整,先后把水南、小湘、笋围、白诸、沙浦、大湾、金渡、河台、蚬岗、蛟塘、活道、回龙等12间高中调整为初中,其时剩下乐城、禄步、新桥、莲塘、白土、广利、永安、金利、马安等9间高(完)中;同时先后摘掉305间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帽子,联办成65间独立初中。

1980年定新桥中学为重点中学。1983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对普通高中进行结构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先后改永安、莲塘、乐城等高中为农业职业高中。到1986年底统计,全县有普通高中6所,学生2255人;农业高中3所,学生929人;初中50所,学生26442人;中学生总人数达29526人,占全县人口的4%。

现有5间高中,分别为高要市第一中学,高要市第二中学,新桥中学,肇庆市实验中学,高要市复读中学。

大学

广东理工学院(高要校区),2007年9月,学院高要新校区投入使用,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城区祈福大道。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成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根据2014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各专业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并聘有欧美、日本等国的专家担任专任教师。有教师712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兼课、兼职教师329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52人。学校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38个。

教师

清代,办教育者选聘教师任教。民国以后虽办有师范学校,但毕业生有限,不能满足办学需要,教师仍以选聘为主。建国后,由于教育事业发展快,师院、师专和大部分中师毕业生被派去中学当教师,有部分小学教师是选聘社会知识青年充任,成为民办教师。1980年后逐步改为中学教师以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小学教师以中师毕业生为主。

建国初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时,全县有教师874人(中学教师149人,小学教师725人)。土改后,农村小学有比较大的发展,1957年有教师1401人(其中小学教师1258人)。"大跃进"期间,学校发展更快,到1960年统计,全县有教师2189人(其中民办教师415人)。1962年实行调整,压缩下放一批教师。到1965年,民办教师发展到1084人,占教师总数35.75%。

1966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成为重灾区,教师从1965年的3085人递减到1968年的2732人(其中民办教师849人)。

1969年后,小学和初中下放到大队办,提出"读小学不出村,读初中不出大队,读高中不出公社",小学和初中学校剧增,到1972年全县学校发展到971间(含教学点169间),教师4397人,其中民办教师2495人,约占教师总人数有57%。1975年,全县教师4856人(其中民办教师2781人),由于发展过快,造成学校布局不合理,师资不足,教学质量差。

1979年以后,调整教学布局,学校间数虽然减少,但学制延长,班数、学生数和教师数也增加了。1980年全县教师6580人,其中民办教师3916人,占教师总数的59.51%。1985年后民办教师的比例开始下降,占教师总数的49.4%。1988年,广利、永安、沙浦划归鼎湖区,教师人数有所减少。1993年,全县有教师5953人,其中民办教师1801人,占教师总数的30.25%。

相关视频

高要市高要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