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魏将军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魏将军歌》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魏将军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高度赞扬了魏将军的赫赫战功及忠君卫国的高贵品质。全诗善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并多用典故;语言精练生动,绮丽多彩,反复铺陈,富于表现力。

关于此诗系年,《杜工部集》(草堂本)编在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末年,时杜甫居长安。朱鹤龄注:"此诗言魏将军先立功西陲,后统禁军宿卫,绝不及丧乱事,盖禄山未反时作也。"

此诗共二十一句,分五段,前四段各四句,后段五句收。首段叙魏将军立功西陲。次段记其归领禁军。第三段言其英气过人。第四段言其威能弭患。末段称其忠也可以大用。赵次公曰:当酒阑拔剑之时,以钩陈则苍苍,以玄武则暮。万岁千秋,言宜长为天子宿卫,非特临江王节士而已。

全诗先言魏将军之立功及其统领禁军之事,再赞其英姿及威仪,后颂其忠勇可嘉,水到渠成地将一个少年得志、英姿飒爽、忠心耿耿、英勇善战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品原文

《魏将军歌》[1]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

披坚执锐略西极,昆仑月窟东崭岩。

君门羽林万猛士,恶若哮虎子所监。

五年起家列霜戟,一日过海收风帆。

平生流辈徒蠢蠢,长安少年气欲尽。

魏侯骨耸精爽紧,华岳峰尖见秋隼。

星躔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

欃枪荧惑不敢动,翠蕤云旓相荡摩。

吾为子起歌都护,酒阑插剑肝胆露。

钩陈苍苍风玄武,万岁千秋奉明主,

临江节士安足数。

注释

⑴从事衫,乃戎衣。姜氏《杜笺》:魏孝肃诏百司悉依旧章,不得以务衫从事,即从事衫也。

⑵《说文》:"骊马,深黑色。""铁马,赤黑色。"先儒云:取其马色如铁,亦取其坚壮如铁。《魏书》:曹公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障。孔椎珪诗:"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说文》:"衔,马口勒也。"

⑶《战国策》:"吾被坚执锐。"《汉书注》:"被坚,谓甲胄。执锐,谓利兵。"西极,最西边。《尔雅》:"西至于邠国,谓之西极。"《列子》:"西极之国。"

⑷月窟,月亮升起的地方。郭璞《昆仑赞》:"昆仑月精,水之灵府。"《长杨赋》:"西压月(骨出)。"服虔曰:(骨出),音窟,月所出也。"《上林赋》:"崭岩参差。"崭岩,山石高峻貌。

⑸羽林,指皇家禁卫军。《汉书·天文志》:北宫玄武虚危,其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玉者象之。应劭《汉纪注》:"林,喻林木。羽,若羽翼。"洙曰:汉有羽林军,盖禁旅也。汉高帝《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⑹《越绝书》:吴王许勾践行成,子胥大怒,目若夜光,声若哮虎。《诗》:"阚如虓虎。"言其勇也。监,领也。

⑺《魏其传》: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虞世南诗:"焰焰霜戟动,耿耿剑虹浮。"邵宝注:官阶三品,然后门列截。

⑻过海收风帆,指从青海收兵而回。陆云诗:"安得风帆,深濯髴灭。"

⑼沈约奏弹:"玷辱流辈,莫斯为甚。"《左传》:"今王室实蠢蠢焉。"注:"蠢蠢,动貌。"

⑽乐祁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子产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⑾《峋嵝山碑》:"华岳太衡。"《春秋感精符》:"季秋霜始降,鹰隼击。"

译文

魏将军当年做幕府武官时,一身戎装,身披铁甲,手执利刃,骑着装备精良的战马纵横驰骋,一直打到西方之极,回视昆仑山上的月亮,正升起在东边高峻的山岩上。皇家禁卫军的士兵们个个强悍如咆哮的猛虎,他们都受魏将军的统领。

将军从戎五年从青海边疆收兵回来,因战功赫赫而位列高官。平庸之辈举止猥琐,哪能与魏将军相比?就连长安城的那些游侠少年见了他也自愧不如。他挺拔而又英姿飒爽,宛如秋天在华山峰顶盘旋的大隼。其战马的马鞍和其他马具乃金银所造,有日照星躔之丽,仿佛骑着天驷星一跃而上天河,旌旗飘扬,军容严整,彗星、火星都吓得不敢动弹。我为将军高歌一曲,酒至尽兴时,魏将军拔剑表露其忠心,这时只见夜空中钩沉星苍茫而玄武星昏暗,羽林军正需要有杰出的将领来统领。像魏将军这样的忠勇之士,应该长期为天子所用,非特临江节士而已。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天宝十四年,杜甫被授予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杜甫刚刚进到家门就听到哭泣声,原来小儿子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视频

诗圣杜甫的故事


参考资料

  1. [1] 诗词古文网;
  2.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