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化黃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鯀化黃龍 鯀[gǔn] ,又作鮌、骨系(合字)。夏禹之父,相傳為顓頊之子(一說顓頊五世孫),字熙。居於崇(今河南嵩山一帶),稱有崇氏,又稱崇伯。 。中國漢族上古時代神話傳說人物。姒姓,有崇部落首領,史稱「崇伯鯀」。堯時洪水泛濫,受四岳推薦治水,用築堤堵水之法,九年不成,被舜殛死於羽山(今江蘇東海縣北面),或說是創造城郭者(《世本·作篇》)。
鯀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鯀是大禹的父親,有崇部落的首領,曾經治理洪水長達九年,用在岸邊設置河堤的障水法,緩解了中原泛濫的洪水,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勞苦功高。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徹底平息洪水災禍,因此有了大禹治水。一說因鯀與堯之子丹朱、舜爭部落聯盟共主之位失敗而被堯流放至羽山;一說是「堯令祝融殺鯀於羽山」,總之,鯀葬身於羽山,是一個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
生平事跡
治理洪水 五帝時期,發生了一場巨大的洪水,關於這次洪水的起因,各書的記載不盡相同,總的一點是與天上的神主有關,可能是共工和他的手下所為,也可能是天帝故意發下洪水來懲戒地上的人們,前者的說法和女媧時代共工頭觸不周山的故事重合。
由於洪水的泛濫,地上的人們生活極為艱難,連當時的帝堯也沒有辦法,說:「嗟,四岳,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有能使治者?」「皆曰鯀可。」一個「皆」字道出了鯀在眾臣心目中的地位。數千年的歷史中,像鯀這樣深得人心全票通過的狀況是相當少見的。司馬遷《史記·夏本紀》云:「等之未有賢於鯀者,願帝試之。」考慮到大家的意見,而且當時也找不出比鯀更合適的人選,帝堯勉強同意讓他去治水。
但是在其他的神話傳說中,鯀就不是堯的臣下了,就像羿一樣,是天上的神主。他下界是為了幫助地上的人們的。但是與羿不同,他的下界是不在天帝的准許下的,也就是私自下界。不僅如此,在他下界的時候,他還偷了天帝的一件寶貝,這件寶貝的名字叫息壤,據說是一種可以自己生長的神土,鯀大概就是想利用它來治理洪水的。《山海經》載:「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於羽郊」,「息壤者,言土自長,故可堙水也」。與此說相近的還有《尚書·洪範》,這應該是最早記載鯀、禹治水的文獻。箕子說:「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範玖疇,彝倫攸斁(dù)。鯀則殛(被流放至東方海濱的羽山,至死也沒回到故鄉之陝西石峁遺址)死,禹乃嗣興。」屈原的《天問》中,可以了解到,鯀治理洪水幾乎就要成功了,只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天帝發現了鯀的行為,大為震怒,派了著名的劊子手火神祝融下界將鯀殺死在羽山,又收回了息壤,終於使鯀的治水失敗了。[1]
典籍記載
《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記:「禹父鯀者,帝顓頊之後。鯀娶於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壯未孳,嬉於砥山,得薏苡而吞之,意若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脅而產高密。家於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蜀西川也。」
《史記·夏本紀》:「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 《山海經·海內經》:「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國語·晉語八》:「昔者鯀違帝命,殛之於羽山,化為黃能以入於羽淵。」
《左傳》昭公七年云:「昔堯殛鯀於羽山,其神化為黃能以入於羽淵。」
《山海經》說:「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周禮·夏官·庾人》:「馬八尺曰龍。龍就是鯀。
《國語·吳語》伍子胥諫吳王夫差:「今王既變鯀禹之功,而高高下下,以罷民於姑蘇。」《韓非子·五蠹》載:「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今有構木鑽燧於夏後氏之世者,必為鯀禹所笑。」《淮南子·務修訓》也說:「聽其自流,待其自生,則鯀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這些記載都肯定鯀、禹同為治水的英雄與大功臣。
《歸藏·啟筮》說鯀「化為黃龍」,《拾遺記》卷二說鯀「化為玄魚」。屈原在其長詩《天問》中也提到鯀。
據《五帝本紀》記載,「四岳舉鯀治洪水,堯以為不可,岳強(jiàng)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因此,當時作為欽定接班人的舜經過請示後「殛鯀於羽山」—「殛」為「誅」,一說為「誅殺」;還有一說,按《尚書·今古文註疏》:「誅,責遣之,非殺也。」也就是流放。不過,鯀因此葬身於羽山,是不爭的事實。
相傳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爛,後來不知道是誰,有說就是祝融,用吳刀剖開了他的屍體,這時禹就出來了,而鯀的屍體則化為黃龍,一說黃能,飛走了。所謂黃能有三隻腳,生活在水中,在山海經中有記載。大禹繼承了父親的遺志,開始治水,不知道為什麼,這次的治水非常的成功,天帝不僅沒有從中搗亂,還派了大神應龍相助。這位應龍也是非常著名的龍神,在山海經中也有記載,代表了雨神的意思。傳說只要在地上畫上應龍的樣子,就可以招來雨水。這時他則幫助大禹挖河開山,在治理的過程中,伏羲、河伯也紛紛襄助大禹,後來在東漢幾乎成為國學的讖緯學鼻祖的河圖洛書,傳說也是在這個時候由神龜所獻的。終於依靠疏導和圍堵兩個方法的結合,洪水終於被制服了,人們擁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做了他們的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