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悲惨的下场是红楼之悲,亦是女儿之悲矣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也说红楼·鸳鸯篇
红楼中的人物,鲜少有毫无争议的,然而却有一个丫鬟,几乎没有人会对她有所偏见或厌恶,而是普遍地抱有好感,这个人,就是贾母身边的大丫鬟——鸳鸯。
鸳鸯悲惨的下场是红楼之悲,亦是女儿之悲矣
鸳鸯是自幼随侍在贾母身边的,其地位之重要,自不必说。鸳鸯的重头戏是四十六回“鸳鸯女誓绝鸳鸯偶”,且看事后贾母是如何评说鸳鸯的:
“有鸳鸯,那孩子还心细些,我的事情他还想着一点子,该要去的,他就要了来,该添什么,他就度空儿告诉他们添了。”“我这屋里有的没的,剩了他一个,年纪也大些,我凡百的脾气性格儿他还知道些,二则他还投主子们的缘法,也并不指着我和这位太太要衣裳去,又和那位奶奶要银子去。”
贾母这段话,是对刑夫人说的。平时文中少有写鸳鸯的文字,而这一段话,却将平时的情形与鸳鸯在贾府的地位交代得一干二净,不能不佩服雪芹的文笔。再来看看鸳鸯有哪些优点。
第一,克尽职守,对贾母非常忠心。
第二,心细,事事都料想得到,不会有遗漏。
第三,不贪财,不趋炎附势,不仗势欺人。
鸳鸯的这些优点,都是被身为“主子”的贾母等人所称道的,鸳鸯的确好,然而却是作为一个“奴才”的定位,这不能不说是鸳鸯的可悲之处。在红楼中,还有许多像鸳鸯这样的人物,比如紫鹃,彩云,翠缕,但她们都不如鸳鸯来得出彩,来得深刻,这自然是因为鸳鸯“誓绝鸳鸯偶”的关系。
且看鸳鸯那些震撼的话语。大观园中鸳鸯对平儿表白了心迹,甚至说:“别说大老爷要我做小老婆,就是太太这会子死了,他三媒六聘的娶我去做大老婆,我也不能去。”
这样的话,无疑是对赵姨娘与秋桐等人的一大鞭笞!鸳鸯也是一个貌美的姑娘,正值妙龄,她心中也是有许多心事的,然而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面对贾赫的淫威,她只能说出这样的狠话:“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离这里;若是老太太归西去了,他横竖还有三年的孝呢,没个娘死了他先纳小老婆的!等过三年,知道又是个什么光景,那时再说。纵到了至急为难,我剪了头发做姑子去;不然,还有一死。一辈子不嫁男人,怎么样,乐得干净呢!”
这样的话,不能不说是太过绝情了,然而鸳鸯也只是被逼无奈,方才如此,后来她在贾母面前的表白,才是真正惊天地泣鬼神,她“一面说着,一面左手打开头发,右手便铰。”还发誓说“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
鸳鸯的性情是刚烈的,这是她最值得称道之处。鸳鸯也是个灵巧聪明的好女儿,她在红楼中的地位,看那隐藏了全书内容的牙牌令全由她一人提出,便可知。贾母行酒令,必得要鸳鸯在一旁提着,她是聪明且招人喜爱的。鸳鸯也是个善良的女子,贾琏托她帮忙,她即使冒着闲言碎语,也应承了下来。这样的好女儿,却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是红楼之悲,亦是女儿之悲矣。[1]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