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尾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麻尾镇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地处独山县南部,东与荔波县接壤,北靠下司镇、上司镇,西、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毗邻,全镇行政区域面积473.46平方千米。

1941年,改为南平乡。1963年,建麻尾公社。1984年,改为麻尾镇。截至2018年末,麻尾镇辖区户籍人口54691人。截至2020年6月,麻尾镇下辖3个社区和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麻尾村。

2011年,麻尾镇麻尾镇财政总收入39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43元。截至2018年末,麻尾镇有工业企业5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1]

建置沿革

民国时期,设麻尾镇。

1941年,改为南平乡

1953年,重建麻尾镇。

1958年,分设麻尾、南寨2管理区。

1963年,建麻尾公社。

1984年,改为麻尾镇。

1991年,建镇、并乡、撤区中,原麻尾镇辖区不変。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麻尾镇辖第一、第三、火车站3个社区,麻尾、南门、甲腾、塘香、和平、尧拉6个行政村;下设11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麻尾镇下辖3个社区:象山社区、铁路社区、清和社区;9个行政村:南门村、兴隆村、麻尾村、三棒村、新董村、黄后村、泗亭村、童岭村、坝望村, 镇人民政府驻麻尾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麻尾镇地处独山县南部,东与荔波县接壤,北靠下司镇、上司镇,西、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毗邻, 行政区域面积473.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麻尾镇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喀斯特峰林洼地、漏斗、溶洞、暗河伏流、盲谷等发育完好,平均海拔880米。

气候

麻尾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早不冷,夏季多雨清凉,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少雨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300天。

水文

麻尾镇境内地表水文网稀疏,渗透厉害,地下喀斯特水丰富,地表出露泉水众多。

自然灾害

麻尾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倒春寒、春早、夏早、冰雹、水灾、冻雨等。

自然资源

麻尾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有煤炭、石灰石、方解石、硅石等;地下水资源储量较大,有优越的电力资源;截至2011年,麻尾镇有农业耕地面积8976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麻尾镇辖区总人口2121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866人,城镇化率27.7%,另有流动人口870人。总人口中,男性11168人,占52.7%;女性10043人,占47.3%。

截至2017年末,麻尾镇常住人口为53445人。

截至2018年末,麻尾镇户籍人口为54691人。

经济

2011年,麻尾镇生产粮食3811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843元。麻尾镇工业形成以治金、矿产加工和商贸物流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治金、工业制造等产业集群。2011年,麻尾镇工业总产值达到25.59亿元。截至2011年,麻尾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职工2500多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2011年,麻尾镇财政总收入390.7万元。[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麻尾镇有初中1所,在校生1608人,专任教师9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6%,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210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麻尾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6个,农家书屋4个,藏书1.2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麻尾镇有镇卫生院1所;病床20张;有专业卫生人员42人,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12人。2011年,麻尾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麻尾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1户,人数302人,支出73.95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2次,支出0.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6户,人数1654人,支出108.55万元。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麻尾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53个;有电信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600户,宽带接入用户500户。[4]

交通运输

截至2011年,麻尾镇有黔桂铁路,兰海高速、麻驾高速公路及210国道、206省道等公路过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麻尾镇因布依语称麻尾为"拉钵",意为"南下联络站";又因位于独山最南端而得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