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克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克武
出生 1957年
国籍 中国
职业 所长
知名于 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为台湾中生代中国思想研究的代表人物。
知名作品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
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

黄克武[1] 黄克武,男, 1957年生。牛津大学东方系硕士,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长期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和文化史,为台湾中生代中国思想研究的代表人物。

学术著作

代表性学术著作有《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密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这两本著作在史学界和思想史界有广泛的影响,另外,他还发表了有关晚清思想史、明清以来的文化史研究论文几十篇,并编有多种专题性的学术论文集。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主要有: 《"民不举、官不纠":从乾隆年间一则刑案探测帝制晚期私人生活的空间》,发表于《近代中国的城市与乡村》(第1辑)李长莉、左玉河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

《"公与私:近代中国个体与群体的重建"系列活动报道》,发表于《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28期。

《跨越语际的实践:1900至1937年间中国的文学、民族国家文化与被翻译的现代性》,发表于《中国现代史书评选辑》(25)。

《"个人主义"的翻译问题:从严复谈起》,发表于《二十一世纪》,2004年8月。

《性与政治:读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发表于《当代》第27期。

《清代考证学的渊源--民初以来研究成果之评介》,发表于《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1期。

《梁启超与儒家传统:以清末王学为中心之考察》,发表于《历史教学》2004年第3期。

《悲剧的历史拼图--金山乡二二八事件之探析》,发表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

民国初年上海霊学研究》,发表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5期。

《从乾隆末年经世思想看清初官僚行政》,发表于《近代中国初期历史研讨会论文集》。

《理学与经世--清初〈切问斋文钞〉学术立场之分析》,发表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等等。

严复手迹,赫胥黎《天演论》序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思想史,著有《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等。

被误解的“会通中西”者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变革中,严复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一方面,他深通西学,撰文译书,倡导“自由、民主、法治、科学”等先进理念;另一方面,他生活保守,抽鸦片、纳妾,列名“筹安会”支持袁世凯之复辟,肯定“孔教会”、“宗圣会”的尊孔读经之举,以及撰文附和“上海灵学会”的“鬼神观念”与“灵魂不死”之说。 这种“现代型”与“传统型”或说“启蒙”与“反启蒙”在一个人身上交织并陈,实不多见。而正是这种集于一身的悖论和矛盾,让他在历史钩沉中饱受世人的误解和批评。

影响最大的观点当属周振甫的“退化论”,在《严复思想述评》中,周振甫把严复一生分为“全盘西化时期”、“中西折中时期”和“反本复古时期”三个阶段。该观点影响颇为深远,此后严复被许多人描写为一个早年西化、激进,晚年保守、落后的人物,远如胡适和鲁迅,近有李泽厚和余英时。

但是,黄克武先生却并不赞同此类观点,他认为严复的一生几乎都在中国近代的“转型时代”中度过,具有时代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而他所做的诸般努力,皆是为了如何在传统之基础上,接引他认为有价值意义的西方思想及学术,是一个长期被误解的“会通中西”者。

在《惟适之安——严复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转型》中,黄先生另辟蹊径,从历史的边角料出发,考察了严复生平中与传统思维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一些活动,如以吸食鸦片、纳妾、参加科举、用古语译造新词、参与灵学会等事迹为主轴,描绘了一个多元、复杂、纠结的严复,借以呈现出其思想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

严复的失败,也是时代的挫败

黄先生认为,严复并没有一个从西化、经折中到复古的激烈转变,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如史华慈所述的“两面人”。他所提出的政治理论或现代性方案,与其终极关怀是相配合的,他早年并未全盘扬弃传统,晚年也未曾放弃西方的自由与民主。而“会通中西”始终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希望进而能替中国未来找到一条合适的现代道路。

严复的保守面有相当的部分是从柏克、穆勒肯定传统的看法,赫胥黎、斯宾塞的“不可知论”,与欧战后反科学的时代气氛而来的,并非单纯的复古;而他的启蒙面,正是源于他的“会通中西”的文化理想。

事实上,像严复思想这样的奇异组合,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中,绝非孤案。在《异性情缘:性别关系与思想境界》一章中,黄先生就考察了严复、梁启超与胡适三人的“婚姻观”。他们都是近代中国几位提倡自由主义的先驱,照理应该是认同婚姻自由是一项很基本的个人权利。尤其是后两者,不论在政治取向上,抑或是对待传统的态度上,都要激进得多。

然而,他们却都在此“跌回传统之中”。严复与梁启超并未遵守西方式“一夫一妻制”;而胡适的多情爱恋,却又坚守着传统嫁娶制下的江冬秀。由此,从几位思想家私人情感世界所展现之“矛盾”可看出,传统儒家思想对于家庭伦理的强调,是贯穿于他们一生的思想与生活的。

因此,黄克武认为,在讨论严复与近代其他思想家的差异时,不能将其视为“传统”与“现代”的不同,而是中国现代性内部自由与保守之争、反传统与肯定传统之辩。而当我们审视严复身上奇异的结合时,或许只有把他放回那个“转型时代”下,才能重新反省当传统与现代相碰撞时应该采取的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严复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失败,也是时代的挫败,他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反映出中国转型时代知识分子深感无奈的人生际遇。我猜想,黄先生撰写此书的立意正在于此。如黄先生所言:这些研究虽然多限于“一人之事”,不过更重要的关怀则是希望“知人论世”,能从严复一个人的经历延伸,进一步地观察清末民初之际“文化动态之整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