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芝糠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杨芝糠蚧 学名:Parlagena buxi(Takahashi) 类属:同翅目 盾蚧科
形态特征
雌雄介壳异型。雌虫介壳长为1毫米,长椭形,体宽、灰白色。壳点2个,黑或黑褐色。雄虫介壳长为2毫米左右,细长,灰白色。壳点1个,黑色,位于前端。
发生规律
长江流域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和初孵若虫越冬。上海地区翌年3月底至4月初开始孕卵,5月初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若虫孵化,此时正是石榴开花期,石榴盛花期正是第一代若虫防治适期。第二代若虫出现在7月中旬,第三代若虫在9月,世代极不整齐,常常是各种虫态同时并存。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代,若虫为害期在6-9月。与此种同时发生的还有糠片盾蚧(Parlatoria pergandii)和卫矛矢尖盾蚧(Unaspis euonymi),此种在西南地区一年发生4代,很少有越冬现象。[1]
分布与危害
杨芝糠蚧又名黄杨粕片盾蚧。
分布很广。为害华北卫矛、胶东卫矛、细叶黄杨、小叶黄杨、锦熟黄杨、雀舌黄杨和榆等。该蚧在植株叶片和枝上刺吸汁液,使叶片褪绿出现黄斑,并诱发煤污病,严重时可致使植株死亡。[2]
防治方法
(1)加强养护 绿化地、苗圃或温室内发生轻时,结合养护管理,剪除有虫枝,并及时烧毁,以消灭源。
(2)药剂防治 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如用国光必治(40%啶虫毒)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600倍液,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由于若虫孵化期前后延续时间较长,要7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