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荣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荣辉 编辑 黄荣辉,男,1942年8月17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市,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中文名 黄荣辉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 出生日期 1942年8月17日 职 业 科学家 毕业院校 北京大学 目录 1 个人经历 2 主要成就 ▪ 科研成就 ▪ 荣誉表彰 3 主要事迹 4 社会任职 5 人物评价


个人经历 编辑

中国科学院黄荣辉院士 1942年8月17日,黄荣辉出生于福建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叶笃正院士,从事大气动力学研究,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 196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78年,晋升为助理研究员。 1979年,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 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 1985年起,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8年起,任大气物理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1990年起,任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博士生导师。 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2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3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3年迄今,当选为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迄今,被聘为《大气科学》主编, 1996~2002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材建设委员会副主任, 1997年迄今,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1999~2004年,任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9年迄今任欧美同学会(现又称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并于2003年任常务副会长、留日同学会会长, 2002年-2010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1991年11月至1992年5月,应邀在东京大学当客座教授,


主要成就 编辑



科研成就 黄荣辉多年来从观测事实、动力理论和多层数值模拟系统地研究了地球大气中准定常行星波的形成、传播和异常的机理,提出准定常行星波在球面三维大气中传播方程和在三维大气中沿两支波导传播的行星波传播理论,正确地证明了球面大气行星波的波作用守恒; 80年代他与日本学者Nitta同时提出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热状态和暖池上空(特别是菲律宾周围)对流活动强弱在东亚夏季风大气环流与气候异常起着重要作用的理论,并且提出影响中国夏季旱涝的北半球夏季大气环流异常的遥相关型及其理论。 曾主持灾害性气候的预测及其对农业年景和水资源调配的影响"等重大研究项目,现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首批启动项目"中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近年来致力于亚洲季风与ENSO循环相互作用的研究。 此外,为填补中国关于中层大气动力学研究的空白,他也正在努力开展中层大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关于行星波动力学、大气环流理论和短期气候、中层大气动力学等方面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



荣誉表彰 1986年曾获得国家"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称号。


主要事迹 编辑 他家老少三代五口人,居住在狭窄的简易筒子楼里。回国后,两个孩子都上学,天天晚饭后,不论乱多大风,下多大雨,他都要到办公室去,直到家人休息之后,他才回去“接班”用报纸把灯挡起来,继续他的研究。 清贫的科研生活,使他和他的爱人获得很强的适应力。吃饭,他不问色香味,塞饱就行;工作累了,他不论睡地铺还是行军床,肩膀一挨铺就睡着。上班时,头脑里不相柴米事,下班晚回家,爱人没意见。对于这样生活,他说:“人不堪其忧我也不改其乐。” 在科学的迷宫,黄荣辉有时可以忘掉一切。一年春节,研究所为每人代购一只鸭子。分鸭子那天,黄荣辉推导有关行星波传播的数学公式,又是很晚才回家。自行车上挂着鸭子,满脑子还是数学公式。到家后,公式没推导完,鸭子不见了。爱人笔道:“你一个活人带一只死鸭还丢了 ? ”谁知鸭子被本所一位同事拾到。这位同事作了一个简单的推理:我们所今天分鸭子,丢鸭子的人这么晚了才回家,这人一定是我所的“书呆子”黄荣辉。 黄荣辉有时有点“呆气”可他更有中国知识分子的志气。 1979年,他由国家派遣赴日留学,两年中,他每日工作14小时以上,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机房工作。由于他在行星波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当时的日本气象学会理事长就多次挽留他在日从事研究工作,并负责他在日期间的一切生活费,但他没有答应,如期归国。美国大气研究中心一位气象学家要给他优厚的待遇,促他赴美工作,他婉言谢绝:“国家需要我赴美作合作研究时,我会走的。”直到不久前,国外一所大学还愿提供相当二万多美元的年薪招聘他,他同样没有答应。他对记者说:“我这个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我的事业,就在生我养我的中国。” 黄院士曾说:“我是由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名中科院院士的,我做的一些事情主要是党多年教育的结果,再就是个人的努力。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理想,不是为了谋生。对名誉我看得很淡,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要为科学发展扎扎实实做点贡献,为国家为人民解决一点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