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老秧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黄陵老秧歌 |
黄陵老秧歌是流行于黄陵民间的一种舞蹈艺术,根据汉代“宫廷歌舞”和流传在民间的秧歌演变而来的。
黄陵老秧歌在黄陵当民俗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集民间舞蹈、音乐、民间艺术和美术装饰等于一体,更加体现了这种大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是黄陵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基本内容
中文名:黄陵老秧歌
遗产级别:省
申报日期:2007年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申报单位:延安市黄陵县
基本介绍
所属地区:陕西·延安·黄陵县
遗产编号:Ⅲ—21
遗产类别:民间舞蹈
遗产级别:省
申报日期:2007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延安市黄陵县
舞蹈简介
老秧歌是普遍流行于黄陵及其周遍地区古老的一种舞蹈艺术,据说她是根据原始祭祀舞蹈和当地先民生产生活相融合的产物,在汉代和明代分别诸入宫廷舞蹈原素,使老秧歌日趋走向成熟,后来民间艺人不断继承传统,不断发展创新,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广场表演的风格。
老秧歌是黄陵民间舞蹈的总称,她的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裙子舞(俗称提裙子)、霸王鞭(俗称浑身响)、哑铃舞、竹板舞、蜡烛舞、碟碟舞、跑竹马等,小节目有:跑旱船、八宝连环灯、小老鼠嫁女、二秃子打架、舞龙灯、耍狮子、耍老虎、鹤蚌相争等,在表演过程中,伴随着高亢激昂、气氛热烈、扣人心弦的鼓点,各支表演队伍交相辉映,时而裙子上下翻飞,时而霸王鞭铿锵作响,时而小丑孩童嬉笑打闹,时而马蹄声声,一派歌舞升平,喜庆欢乐的景象,令观者无不心情激动,叹为观止。
老秧歌演出队伍之庞大,涉及角色之多,而且各类手工艺制作也尽显其中,是综合性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黄陵老秧歌主要以广场表演为主,尤其以夜间表演效果最佳。
老秧歌是黄陵地区独有的且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他从不同侧面反映和记载了黄陵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感情世界,是黄陵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向往美好未来的外在表现,继承和弘扬黄陵老秧歌必将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舞蹈内容
黄陵作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乡情勤俭,民风淳朴,而且蕴藏着最古老、最朴素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广场表演中的秧歌舞,人们称“老秧歌”,她的表演形式及表演内容特别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有裙子舞(黄陵俗称提裙子),哑铃舞、竹板舞、碟碟舞、蜡烛舞、,霸王鞭(黄陵俗称浑身响)、跑竹马。小节目有:跑旱船、八宝连环灯、小老鼠嫁女、二秃子打架、舞龙灯、耍狮子、耍老虎、鹤蚌相争等等,在表演过程中结合变化的鼓点、优美的乐曲、动听的唱词,更增加了她的视觉、感观的冲击力,她的表演场面宏大,动作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令在场的观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下面一一介绍:
一、裙子舞
黄陵裙子舞的起源和其它舞蹈一样,也是作为上古祭祀乐舞的“巫”和“武”,是先民敬畏于天地神灵而创造出来的,用于对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中,同样也用于对始祖轩辕黄帝的祭祀活动中。久而久之,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又着重在新春佳节之际用于恭贺新春,予祈丰年,主要活动于城乡和邻里、亲朋之间。官民同乐,朝野共庆,演义吉祥,粉饰太平。展示技艺与才智,张扬财力和民风,促进交流、推动团结、联结友谊、绵续历史,舞步扭动乾坤、歌声震撼千秋,在延续中完善,在实践中定式,逐渐形成了既定的程式。
传说至明代时,黄陵县城东南约十里地的桥沟村刘景,曾供职于宫廷乐府,官拜御史,黄陵人传说中称刘公公,在朝以给宫娥彩女们排练歌舞为主。卸职回乡后,在黄陵祭祀舞蹈的基础上又将宫庭舞蹈融汇贯穿其中,提高和丰富了演出技巧和曲目唱词,使其注入了宫廷舞蹈的风彩,黄陵裙子舞有了更完备的飞跃,明显地区别于其它地方秧歌。故黄陵的秧歌是舞而不是扭。
古代表演裙子舞其服装、道具、化妆都很简朴,女角都是男扮女妆:头顶一条丝织黑纱代替秀发直至后脚跟,额前饰以用彩色纸褶成孔雀开屏式的头花,头顶一朵用红绸子褶成的堆花,两边剩余的长条顺两耳后搭肩直下至胸前,上身着新娘的贴身小红袄,下身着彩裙、彩裤,胸前紧束白色扎裙,前边两角缝有小布环套在中指上。该裙子舞的表演技巧主要就在于女角舞动扎裙的技巧,所以又称“提裙子”。
该女角在“打杂”(男角)的引导下舞动扎裙,碎步紧追,其动之若蝉、舞之如蝶、如水上飘、似云中游、阿娜逸美、翩跹飞舞、轻尘拂动,缠腰绕膝。夜间表演时,在打杂(男角)左手所执的莲花灯光下若雾中之仙,忽明忽暗,似梦似幻,谓之曰:
“凤凰单闪翅”、“凤凰双闪翅”、“孔雀三点头”、“飞蛾扑灯式”等。羞羞答答、娇娇滴滴、文静雅稚、纯朴祥和。着实表现出了陕北南部黄土高原女性的娇柔美,这是裙子舞中的主流。秧歌队中的几个顽童,其头顶扎两个直立的小辫子,小丑打扮,肩挂一条驴脖子上常挂的串铃,在场合中无拘无束,活蹦乱跳,直使得驴串铃叮叮当当乱响。秧歌队中所扮的老太婆,丑角打扮,脚蹬一双木质假小脚,外穿绣花小脚鞋,宽长裤腿。将真脚盖着,用爆竹或红辣椒角作耳坠,用驴安眼作奶罩,手执大棒槌或农家妇女常用之物,红脸蛋、白眼窝,丑态能出尽出,惹人捧腹大笑。
在队列表演中,还贯穿有前边所述的许多杂耍,直捧得场面热烈欢快、风趣滑稽。
表演队形变化有白龙马分鬃、凤凰戏牡丹、二龙戏明珠、蝎子倒颠尾,并蒂莲花开等诸多名堂。游走自如、变化多端,如游龙、似翔凤、演北斗、布南宫、二议四方、八卦九宫、隐含人文理念,藏寓妙意玄机。
在紧锣密鼓的鼓乐声中,经过一轮舞蹈之后,由嗓音嘹亮者演唱一段黄陵秧歌(民歌),立即鼓声再起,又进入热烈的表演中。裙子舞表演完毕退场后,激烈的锣鼓声又将其它民间舞蹈、旱船、杂耍等送入场地接着表演。
二、浑身响
黄陵民间流传的“霸王鞭”是以有节律的碰打花棍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表演者右手紧握一长约八十公分,直径约为三公分的空芯竹杆,为了有响声在两端垂直方向各打一至三个小眼,用细铁丝在内腔穿上五六个铜钱或一个小铃,竹杆表面涂上各种颜色或油漆,再用五颜六色的纸或布条每隔三五公分缠一圈,两端系上用麻丝作的红缨子,其形状和楚霸王项羽的钢鞭相像,故民间称为“霸王鞭”,也称花棍。演员身着古装彩服,肩膀、膝盖、手腕、鞋上都缝有小铃,表演时按照音乐节奏,手抓花棍中心敲打着自己四肢或他人花棍,不断地发出呛啷、呛啷的声音,和着民歌,载歌载舞,据说公元前前110年(元封元年)10月,汉武帝北征朔方归来在中部(今黄陵县)祭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时,命百余军士手执钢鞭舞之,以祭祀先祖,从此,“霸王鞭”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又因“霸王鞭”两端有多处空槽,槽内装有可活动的铜钱片数枚,稍将鞭身晃动击打,则会发出“刷啦啦”的铜钱声,节奏明快,铿锵有力。舞者时而以手击鞭,时而以脚踢鞭,时而又以鞭触身,从上到下,肩、背、腰、腿、脚无处不到,每次碰撞都发出悦耳的声响,故又称“浑身响”。
“霸王鞭”在黄陵县流传已久,由于其形式自由,道具简单,舞姿秀美,则群众喜闻乐见,易于传播普及。目前在黄陵流传的"霸王鞭"是在借鉴传统霸王鞭的基础上,经通文艺工作者的加工而成的。在舞蹈动感、造型美感上,作了重点渲染,使动作夸张化、动态力度化、细节突出化,布局和调度方式丰富多变,场景大起大落,动静反差较强,从而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
“霸王鞭”根据其动作可分为低手鞭、高手鞭和腾空鞭;根据其速度可分为静止鞭、行进鞭;根据其场地大小可分为广场鞭、舞台鞭,广场鞭人数可达百人,舞台鞭可达十几人,形式灵活,易于变化。
三、跑竹马
黄陵跑竹马是表演传说中古时的某次战争场面,将战马做成中间有大洞的假马,即用泥作成模具,外表糊上多层麻纸,脱模后分别涂上红、白、黑、黄等各种颜色;扎上鬃毛、耳朵、眼睛等。演员上场时,从中间的大洞钻进去挂在肩膀上,身着古代将军服装(戏装即可),戏剧脸谱化妆,野鸡毛作翎子。插上六至八面彩色三角背旗,战袍将双腿盖着,按照各自角色手执长矛或长柄大刀等武器。
人物以具体的故事确定大将人数,每一员大将配一马牌或称旗手,着武士服装,手执大旗,旗中心书有该大将的姓氏,四边四角有花纹图案装饰,行在大将前边,挥舞大旗;每员大将还配一马童,要求稍有武功要会打车轱辘(虎跳)、翻跟斗(小翻)、栽立固桩(拿顶)、行在该大将之后,属牵马赶马角色。
表演时有激烈的锣鼓声和呼哨声(口哨)助威助兴,其场面热烈壮观、气势宏伟,表演一段、唱一段。
四、哑铃舞
哑铃舞是表演者双手各执直径约为八公分,长约三十公分的空芯木棒(哑铃),表演时演员自己双手紧握哑铃,时而在胸前,时而在背后或在头顶,或叉开双腿在腿中间,让两个哑铃顶端相互碰击,按照音乐节奏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同时伴唱着节奏轻快明朗的秧歌(民歌),刚柔合一,可以自身单打,也可以和别人对打。人数不限,男女各半。
五、竹板舞
竹板舞是男角左手拿一表演快板用的竹板,右手拿一根带锯齿的竹板,长约三十公分,宽约二公分,女角双手各执长约四十公分,宽约三公分的两片竹板,手握有柄的一端,食指夹在两个竹板之间,男女角按照音乐节奏敲打着各自的竹板。秧歌伴唱,变换位置,作各种舞蹈动作,人数不限,男女各半。
六、碟碟舞
碟碟舞是男女角双手各执一个瓷质菜碟,用无名指和小指抓着菜碟边缘,碟底紧贴手掌、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一双竹筷子,按照音乐节奏敲击菜碟正面中心,发出清脆悦耳的滴水声音。变换位置作各种舞蹈动作,边舞边唱秧歌。人数不限,男女各半。形式新颖,场面雅致。
七、蜡烛舞
蜡烛舞是男女角双手各执一很小的菜碟,小碟内中心栽一根高约八公分点亮的蜡烛,挥舞双臂,因蜡烛只可直立,不可倾斜,所以表演时其动作美似在打太极拳。并且有抒情悠扬的秧歌伴唱。人数不限,男女各半。
八、杂耍
1、八宝连环灯:是用两个大莲花灯笼,其中间和下部都有木轮,下边的木轮着地驱动莲花灯,跟在秧歌队后边一个正转一个反转助兴。
2、小老鼠嫁女:由迎亲的、送亲的、吹唢呐的、敲锣打鼓的、打旗的仪仗队、抬轿的、坐轿的新娘、骑假马的新郎等人扮演的老鼠组成的秧歌队,其风趣滑稽幽默。
3、二秃子打架:就是将两个葫芦作成两个光头人头,由表演者背着,双臂穿一条裤子,手上穿着鞋爬在地上,两个葫芦头正好朝上像两个人头,作两个假臂和假手,相互抱在一起,表演者双臂双腿前后左右做着不同的动作。看起来好象两个秃子在打架,也可多人表演。
4、鹤蚌相争:鹤是男角扮的,其头戴一顶极高的帽子,帽顶作成鹤头形,中部细长,下部作成鹤脖子戴在演员头上,身穿鹤毛衣,双臂穿鹤翅,双腿作成鹤腿。越细越好,脚作成鹤爪。蚌是由演员妆扮成俊俏秀气的古妆少女。背着两个能包住人的大蚌壳。表演时蚌一张一合不停地闪动双壳,前后左右舞动着,引诱挑逗远方的鹤。当鹤要叨蚌时,蚌又立即将壳合拢企图夹住鹤嘴,鹤又立即倒退躲避。如此反复多变地戏闹,风趣幽默,滑稽感人,直至鹤叨住蚌,蚌夹住鹤嘴,谁也无法摆脱时结束。此乃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典故。
5、跑旱船:黄陵的跑旱船与外地的大不相同。外地人所做的旱船仅用四条红绸子扎在船顶四角,分别吊上一朵绸子作的大红花。而黄陵人所做的旱船是很讲究的。分别将剪纸、纸扎、绘画等民间工艺美术品很细致地装扮在旱船的各个部位,使其雅致华丽。外地人跑旱船仅是用两手提着旱船扭秧歌,而黄陵人跑旱船才是真正地表演。要求船身真的像是在水上漂着,还要把遇到风浪、漩涡、急流、浅滩时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据老人们讲:黄陵老秧歌主要是在元霄节(正月十五)晚上进行演出,县城分为下城、东洼、西洼三个自发组成的秧歌社,各社都有秧歌队和秧歌服装、道具、乐器等设备,每年的组织者称为“慌头,”在春节前由慌头去各家募集费用,排练成熟后,初八、九就开始演出。十五晚更热闹,演出时还有来自店头、隆坊、田庄等乡镇下属的十里八乡的秧歌队,秧歌队有的年头元宵夜能多达100多支,从元宵节晚上直到第二天天亮,可以想像地当时的条件下,如此庞大众多的队伍,如此宠大的场面,如此高涨的热情,而且都是自发、自觉、自愿的,可想而知当时黄陵老秧歌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主要特征
(一)在老一辈黄陵人心目中,对老秧歌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从他们记事起就和老秧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是老秧歌的参与者和亲历者,老秧歌对于他们具有本乡本土的亲切性特征。
(二)老秧歌在演化的过程中,既有属于自己本源的东西,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性文化特征。
(三)老秧歌是土生土长在黄陵这块土地上的舞蹈表演形式,其表演形式不同于陕北秧歌,不同于关中社火,更不同于其它各省,属全国独有,具有独特性特征。
(四)老秧歌在黄陵有普遍的群众基础,深入人心,已成为黄陵地区城镇农村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的融入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所以具有民俗化特征。
主要价值
黄陵老秧歌在黄陵当民俗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集民间舞蹈、音乐、民间艺术美术装饰等于一体,更加体现了这种大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是黄陵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他无论是舞蹈表演的形式,鼓乐变换、绘画剪纸、纸扎制作等都是黄陵民间文化中的艺术奇葩,挖掘、抢救、保护黄陵老秧歌,其主要价值是:
(一)文化历史价值
老秧歌是黄陵当地土壤滋生的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是黄陵人文民风的现实表现,而且她在不同侧面反映了黄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黄陵人民追求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境界。其表演是本土化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性质的独特舞蹈表演形式,对黄陵老秧歌的挖掘、抢救、保护将极大的带动和促进黄陵民俗文化的发扬,而它所具有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基本特征是罕见的、是珍贵的。对她进行挖掘、抢救、保护,不仅对于丰富陕西舞蹈史内容,乃至中国舞蹈史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现实价值
黄陵老秧歌之所以流传很久,而且分布广泛,就说明她已深深地融入到每一个热爱故土,热爱传统文化的黄陵人的血液之中,挖掘、整理、保护黄陵老秧歌,对于更加深入挖掘老秧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好地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色彩,更好地展示黄陵人民勤劳、朴实、睿智、聪明、豁达、开朗的民族特性以及富有开拓、创新、发展、继承的民族精神和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这些都必将对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根据老秧歌的独特性,可作为黄陵县地方文化艺术的品牌产业,为游客表演,可获得报酬,则也有经济价值。
(四)老秧歌属于群众性娱乐,春节期间排练老秧歌可以杜绝赌博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
历史渊源
黄陵秧歌舞是流行于黄陵民间的一项古老的舞蹈艺术,黄陵老秧歌,主要是先民们在庆祝战争胜利和获取猎物时,为表达激动之情,随意手舞足蹈,用很简单的形体语言表现喜悦之情,这就是黄陵老秧歌最初的雏形。到了黄帝时代,造文字、做舟车、制衣冠、创医学、定算数、辨音律、定法制,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伶伦制乐后,人们伴随在器物、木头上敲击出的简单粗犷的节奏,踏歌起舞,共享欢乐。黄帝驭龙升天后,人们为了感戴黄帝功德,祈求和谐平安,在祭奠黄帝时,百姓舞之,以祭先祖,从而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原始祭祀舞蹈。到了汉代黄陵老秧歌不断发展、变化,并且从祭祀活动中逐渐深入到民间的节庆之中。据《黄陵县志》记载,黄陵老秧歌真正形成固定的表演程式是在明朝中期。相传黄陵县城东南约十华里的桥沟村刘景,曾供职于宫庭乐府,官拜御史,在朝给宫娥彩女们排练歌舞为职,卸职回乡后,在原来黄陵祭祀舞蹈和黄陵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又将宫庭舞蹈融汇贯穿其中,使黄陵老秧歌日趋成熟,一直沿袭到“文革”前期,社会发展到现在,消失40多年的黄陵老秧歌又一次被民间文艺人士搜集整理,编排出来,使人感觉亲近自然,耳目一新。
相关信息
一、黄陵老秧歌主要乐器
黄陵民间打击乐器常见的有抬鼓、大鼓、花鼓、大锣、京锣、马锣、铙钹、铰子。购买打击乐器时也应注意挑选音调,一般以“F”调为准,大件的音低小件的音高,应在“F”高调中的5、1、3、5、1范围。
黄陵秧歌舞对打击乐器的用法有两种,在泥区河沟以北的各村表演秧歌舞时多用小乐器伴奏。即:参与的乐器是马锣、饺子、花鼓三样。只有马锣的声音最突出。泥区河沟以南的各村多用大件乐器伴奏。即:抬鼓、大鼓、大锣、铙钹,但不排除小乐器的参与,该两种形式的乐谱是相同的,混合在一起演奏时还可以产生配器的效果。
二、黄陵裙子舞基本要领
黄陵秧歌大致有两种形式,以泥区河沟以北的南村、北村、奎张村为主的形式是一个耍杂(男角),一个包头(女角)、一个打花鼓或饺子或马锣的三人为一小组,由多个小组组成。表演时耍杂在前,包头在后,小击乐随之。在场内跳跃打击伴奏。大鼓、铙钹、大锣等在场外,只在入场、退场,踏小场时伴奏,烘托气氛。
以泥区河沟以南的马家塬村、梨园村、县城内为主的是以二至四支小分队组成,每支分队由一个耍杂领头,后随多个包头不定人数、包头后边还有俊老头、丑老婆,或有医生、先生、商人等社会杂角。还有三、五个小顽童。打击乐队大鼓、大锣、铙钹为主。除了唱以外,一直把秧歌队敲的送进场,又送出场。但以上两种形式的服装、化妆、道具、打击乐谱是相同的。
1、头饰、服装和化妆
(1)耍杂
头饰:旧时耍杂的帽子是用草帽圈褶叠成前边低后边高的样子。也可以用下面方法制作作袼褙之法:取(1×2)米的木工板或类似的面板作案子或用现成的案子,再取一些干净的布块,新旧都可,浸湿拧干:先将大块的最好和案子相同大的一块平铺在案子上;取糨子一小桶搅匀;用毛刷涮到这块布上,再取一小块布铺到上面粘实摸平如此各处共粘五层左右,最后一层应选用兰色、绿色或浅绿色的新布封面,干透后摺下来待用,俗称袼褙。作耍杂帽子时取一决袼褙先剪成直径约56公分的大圆片,再在中间圆心剪去直径为历18.3公分的圆,所剩的材料就和草帽相似了,然后再进行褶叠,作上带子缝好就成了。
服装:上下身均为黑、兰、灰色中式便衣统传布纽扣,腰系下坠感好、柔软、稍重的布料作成裙子,白色为宜,出场时将右边一角提起别于腰间,脚穿牛鼻子布鞋(脚背到脚头有两道布梁梁)。白色中式布袜子,将裤腿上装在袜子口内,用白布带绑紧。
化妆:丑角化妆,只在两眼和鼻子之间的三角区划一白色棱形豆腐块,带三撮小黑胡子。
道具:左手执30公分球形的花灯,一般都是莲花灯笼,以备夜间照明表演时用,右手执蝇甩。
(2)包头
包头在旧时都是男扮女妆,因受封建社会约束,一般女人不扭秧歌。
其所用的头花、假发、顶花、服装、扎裙等制作极为考究,在此不一一叙述。
(3)杂角
老太婆:丑角打扮;假大肚子;穿作饭用的围裙;用爆竹或红辣椒作耳坠;驴安眼(驴拉石磨磨面时遮挡眼睛的两个草帽壳)作奶罩,手执大棒槌或擀面杖等,红脸蛋,白眼圈;表演时丑态百出。
小顽童:头顶两个直立的小辫子,肩挂一条驴串铃,其形如佩带(宽约四公分,旧时是用牛皮作的,现在可用上述的袼褙作成上系五至八个直径约五分分大的铜铃),小丑化妆。
其他社会条角的服装、化妆随意
2、基本动作
(1)为了便于介绍和理解,特作以下注释
①以下将演员自己的上下、前后、左右仍称上下、前后、左右,将身体各部位仍称手指、手掌、手背、手腕、小臂、肘、大臂、腰、小腿、大腿、膝盖。只将脚心的前端称脚掌,后端称脚跟。
②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左脚向前动次迈出的第一步称一中跷(半步),两跷才算一步,以下无论左右脚只要向前迈一次者皆称一步,则左右脚都向前迈了一次对称两步。
③绕广场正转或绕他人正转均属逆时针旋转,反之是顺时针旋转。同理掏他人逆时针绕过为正掏,反之为反掏。
(2)甩蝇甩和甩扎裙法
①蝇甩大甩∞字:是耍杂在第一小节强拍的同时将蝇甩从自己的右上方再甩到自己的左下方,又由左下方拉起到左上方,再由左上方甩到自己的右下方再拉起来。正好在空中划了一个横向的∞宇。要求八拍完成一个∞字。
②蝇甩小甩和大甩∞字:不同的是耍杂在身体前边,腰的下半部甩,甩的辐度很小,每两拍完成一个∞字,强拍由右向左,弱拍由左向右。
③甩扎裙:是包头的重点动作,因扎裙的的前角都有小布环套在中指上,甩时先要将手向所甩的反方向从下边摆过一点,然后由下而上,乘着势能,用上劲儿,先向外再向上豁出去。要求甩得展开顺风飘起,然后高举绕过头顶。
(3)步法
①云步
a、单碾云步
b、双碾云步
②碎步
③走步
④舞法
a、货郎闪担曲
b、孔雀三点头
c、凤凰单闪翅
d、轻松舞动式
e、飞蛾扑灯式
f、凤凰双闪翅
以上飞蛾扑灯和凤凰双闪翅都是黄陵秧歌舞的要求,必须认真做好、使之能产生动之若蝉、舞之如蝶,如水上浮,似云中飘的艺术效果。
3、表情要求
黄陵秧歌舞主要是表现了地处黄土高原黄陵之民情民意、风俗习惯和拙中见巧,丑中现美的民间艺术特色,表现其身强力壮的汉子除了阳刚之气外,也有几分秀美,而黄陵秧歌舞中的女角(包头)主要要表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含情不露、羞羞答答、娇娇滴滴,文静雅稚,纯朴善良的娇柔美。
所以耍杂应以风趣、幽默、滑稽不断挑逗包头的表情出现,包头应以既羞羞答答、不敢面对耍杂,又娇娇滴滴地偷眼斜视耍杂。既想躲开耍杂却不由自主地紧随耍杂的矛盾心理表情为主。
4 、乐队组成
按中型百人秧歌舞应有擂鼓两抬、大鼓两个、铙钹八付、大锣一面、京锣两面、花鼓四件、马锣六件、饺子六付,统一应为“F”调,按大小件以5、1、3、5、i为宜,还须“F”调,唢呐六至八支。
5、基本的广场表演
前边已经提到黄陵的秧歌舞,南北两地形式不同,就村和村之间也大同小异,在这里只能将各种形式取长补短结合一起,按照以下结构形式为例介绍。
秧歌队中共16个打小锣鼓的(8锣、4钗、4鼓),以下统称小鼓。大鼓和大钗在场外伴奏统一简称大鼓。8个耍杂的,按顺序为1、2、3、4、5、6、7、8组,48个包头(女角),老夫、老妇、杂角可随意增减。共80余人,设一个总领头的。男角按身高分别依耍杂、小锣、小钗、小锣、小鼓的顺序排列呈单行,每一个男角包括小击乐的按女角的身高所排成的单行队分别引两个并排的女角,共为8组,依次排列,呈花插一路队形。即一男引二女呈三角形依次排列。
入场:(先轻后急式)唢呐、小鼓伴黄陵民歌、耍杂货即闪担式、女角凤凰单闪翅和孔雀三点头式总领头引成一路,慢步扭过场,打圆场子、待观众围起来之后,起大鼓、加速度、小收点之后,所有男角侧身面对女角碎步倒退,蝇甩大甩正圆形,引女角正转,女角右手高举扎裙,左手拿平,低着头,背着观众侧身面里,碎步紧追男角。(注意:要锣鼓急,步子紧、扬起风、女角右手之扎裙要像彩旗一样随风飘动。当转完一圈之后,总领并没有一个飞脚,返身转向队列右侧高举蝇甩在空中甩正圆形,指挥第一个耍杂、左转变领队伍再向左反转一圈,又一个飞脚转向队列右侧高举蝇穗在空中大甩正圆形,指挥队伍向左进入正转)。随即总领头口哨第三响的同时,所有要杂蝇甩大甩8字形,女角立即舞动扎裙变为飞蛾扑灯式,再转两三圈。(注意:要求男角的蝇甩、摆向哪边,女角所提扎裙就扑向哪里,相互对面照应)。
(一)游龙戏恋凤(热烈式)
(二)并蒂莲花开(先轻后急式)
(三)四禧乐平安(轻盈式)
(四)八宝莲花灯(热烈式)
(五)龙凤呈吉祥(热烈式)
(六)鸳鸯闹春波(先轻后急式)
(七)白龙马分鬃(热烈式)
(八)蝎子倒颠尾(热烈式)
(九)日月同光辉(轻盈式)
(十)二龙戏明珠(热烈式)
(十一)丹凤朝阳开(轻盈式)
(十二)新春闹元宵(热烈式)
(十三)盘龙兴中华(热烈式)
三、黄陵霸王鞭基本要领
“霸王鞭”,又称花棍,因服装多处都系有小铃,花棍打到哪里哪里就响,则该舞蹈又称“浑身响”,所以称道具为“花棍”,称节目为“浑身响”。
(一)由于花棍本身就要发出响声,则需要用空蕊的材料制作,在旧时只能用竹杆制作,以直径3公分、长度80公分为准,两头垂直方向各打三个小眼打透,共6个。要能穿过细铁丝。眼与眼与端头之间的距离宜2.5公分左右,再用细麻绳在管腔内穿上适当数量的铜线做小垫圈,要求舞动时能发出声音,再用淡黄色油漆涂刷两遍,干透后再用各种颜色的彩纸每隔三至五公分,用糨糊缠绕在花棍上。再在两端系上麻丝或毛线作的彩色缨子。长度约20公分。花棍就作成了。
(二)服装或化妆
由于浑身响是古代流传而来的,又因其动作类似武打,所以黄陵人打花棍一般都模仿戏剧武士的服装和化妆,女的都模仿武旦的服装和化妆。则男的头包大方巾。上下身都着紧衣紧袖彩色服装系腰带。女的基本和男的相同,不同的是颜色应以暖色为主。肩披苫肩,腰间系绣花短裙。无论男女肩上,袖口、鞋上都系有小铃,才能浑身都响。
(三)乐队
旧时的浑身响一般都是演员自己唱着民歌打着花棍,载歌载舞的形式,现代人如果表演浑身响可以有乐队。在广场表演时宜以民乐唢呐、笙为主。视人数而定唢呐数,只需很少量的小鼓、小钗、小锣之类的小击乐轻打节奏。并应有场外伴唱者。在舞台表演中,应以弦乐为主,碰铃之类打节奏,也有伴唱的。歌曲宜选择旋律明快顺畅,节奏强劲有力的民歌。
(四)基本动作
浑身响和其它舞蹈相同,其基本动作编导的创作设计后是可能千变万化,这里只介绍黄陵民间流传的几种最基本的动作。
(1)行进式
(2)跳跃式
(3)单打式
(4)对打式
若将以上四种基本打法理解以后,很容易得知,浑身响的表演也同样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经过具体编导的设计,能够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动作。
(五)浑身响的表演
表演浑身响的人数可多可少,为了便于介绍以下以6男6妇女共12人为例,并分别按大小个,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为代号排成单行队,演员在后场处于预备状态。单号为男,双号为女。并设指挥一名在场外发信号。
(1)广场表演时乐队和伴唱在场外,这里称后场,当乐队奏响歌曲之前奏曲时演员在后场处于预备状态。当发出第一拍时,①号领队员单行以行进式入场正方向(逆时针)绕场一至二周。
(2)当相互距离拉开约三米多,且形成无断条无缺口的图形,指挥员发信号(唢呐等)四拍后全场同时变成跳跃式,三、两圈后指挥员发号四拍后同时恢复进行式,且双号向内到出走成内双号外单号两个圆形。
(3)指挥发号四拍后,单号立即反复反身旋转,则外圈反转内圈正转,发号四拍后同时作单打动作,则外圈的单号侧身面里双手举起花棍作抬架动作,内圈的双号按照速度和节拍遇到哪一位打哪一位的花棍中段,稍转一合,发号四拍后恢复行进式,单号在外圈继续反转。此时待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⑨和⑩、⑾和⑿号面对面对齐时,且要前后照应首尾相进圆形,不得有断条,不得有缺口,间隔距离保持在3.5米左右时。原地行进式。
(4)发号四拍后。全场先打跳跃式前四拍,且单号和双号呈面对面状,从节拍开始内外同时都起步从所对队员之右这穿过去完成了八拍后立即又转过身原地打前四拍后又从第五拍开始起步从所面对的队员之右边穿过,完成八拍后立即又转过身面对着。如此反复几次,待双号进入内圈时,发号四拍后恢复进行式。外圈仍然反转,内圈正转,并保持相互交替对齐队形。
(5)指挥发号四拍后,全场开始对打式,边转边打。外圈侧身面里,里圈侧身面外,遇见谁和谁打,数次后,发号恢复行进式退场。
四、黄陵跑竹马教程
跑竹马是黄陵县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对其锣鼓声、唢呐声、呼哨声助阵,场面热烈壮观,阵势雄壮宏伟。只在五十年代中期出现过,参与过的人如果在世,也已九十有余了。对跑竹马了解的人也就相对不多了,现在只能根据苏孝先和吴百顺先生的回忆进行整理,现介绍如下:
(一)道具、照装、化妆和乐队
主要道具是竹马,其制作是模仿马伪形状用竹楣子将马的上半部绑扎成框架,再用多层麻纸糊成马的外形,根据具体节目所需要的数量作成后,分别涂上红、白、黑各种颜色,扎上鬃毛、耳朵,安上眼睛等,将麻丝涂上颜料做马尾,背部应留一大洞,表演前从人的头顶或脚下穿过,挂到腰间,再给马脖子挂上串铃,给马头顶系上红缨子,要求非工精致逼真。其它服装、化妆和导具及古典戏剧相似。乐器以大鼓、大钗、大锣为主。
(二)人物角色
跑竹马是表演传说中古代某次战争的演义场面,以下以三战吕布为例介绍:
(1)马介大将和战马总称马介,大将是刘备、关公、张飞、吕布,戴头盔、着战袍、插背旗、按照戏剧脸谱化妆,头盔上插着用野鸡毛作的翎子,手执大刀或长予,骑不同颜色的假战马。马介以下称刘马介、关马介、张马介、吕马介。
(2)旗手也称马牌。每一个马介需配一名旗手。同时期人四名,武士服饰和化妆。手执一约一米见方的大旗,四边有图案装饰,三个边有火焰牙形,中间两边都有所属大将的姓氏。其它服装和化妆及古装戏剧相似行在马介前边。
(3)马童,每个马介还需设一名马童,则共四名马童,戏剧古装武童打扮,着小卒或兵字的马夹,执马鞭属赶马挥马的角色。大都在所属大将马介后面跟随。
(4)定桩,丑角武夫打扮,有武功,属全场最活跃的角色,也是表演总指挥。全场共一名。
以上仅以三战吕布为例所以只有刘、吴、张、四组人马,如果表演其它战事,人物可能就很多了。但每一马介只配前后两名副手。
以上的角色只有马介的动作简单,表演时只须跑着跳着表
现马在奔跑的动作就可以了。其它角色不同,应有一定的武功,起马要合翻有力斗(小翻)打车轱辘(以下简称打车轮)栽立谷桩。以下称拿顶。
(三)广场表演
为了便于介绍和理解,以下将演员出场的场内之处称后场,广场的中部称中场,后场的对面接近观众的地方称前场。
(1)入场
(2)白马分鬃
(3)二马分鬃
(4)四马分鬃
(5)退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