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黏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黏虫

中文学名:黏虫

拉丁学名:Mythimna seperata(Walker)

别称:剃枝虫、栗夜盗虫、五彩虫、麦蚕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Arth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tera

:夜蛾科 Noctuidae

:拟粘液蛾属 Pseudaletia

:粘虫 Pseudaletia separata

黏虫(oriental armyworm),又称剃枝虫、行军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可为害16科104种以上的植物,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除西北局部地区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黏虫暴发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严重损害作物生长。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黏虫

拉丁学名:Mythimna seperata(Walker)

别称:剃枝虫、栗夜盗虫、五彩虫、麦蚕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Arthopoda

:昆虫纲 Insecta

:鳞翅目 Lepidotera

:夜蛾科 Noctuidae

:拟粘液蛾属 Pseudaletia

:粘虫 Pseudaletia separata

形态特征

  • 成虫

黏虫成虫体色呈淡黄色或淡灰褐色,体长17~20mm,翅展35~45mm,触角丝状,前翅中央近前缘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侧环形圆斑较大,后翅正面呈暗褐,反面呈淡褐,缘毛呈白色,由翅尖向斜后方由1条暗色条纹,中室下角处有1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雄蛾较小,体色较深,其尾端经挤压后,可伸出1对鳃盖形的抱握器,抱握器顶端具1长刺,这一特征是别于其他近似种的可靠特征。雌蛾腹部末端有1尖形的产卵器

黏虫卵半球形,直径0.5mm,初产时乳白色,表面有网状脊纹,孵化前呈黄褐色至黑褐色。卵粒单层排列成行,但不整齐,常夹于叶鞘缝内,或枯叶卷内,在水稻和谷子叶片尖端上产卵时常卷成卵棒。

  • 幼虫

黏虫幼虫共6龄,体长35~38mm,体色多变,发生量少时体色较浅,大发生时体色浓黑。4龄以上黏虫幼虫多呈淡黄褐至黄绿色不等,密度大时,多为灰黑至黑色。头部黄褐至红褐色,有暗色网纹,中央沿蜕裂线有一个"八"字形黑褐色纵纹。黏虫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白色,边缘有细黑线,背中线两侧有2条红褐色纵条纹,近背面较宽,两纵线间均有灰白色纵行细纹。腹面污黄色,腹足外侧具有黑褐色斑。

红褐色,体长19~23mm,腹部第5、6、7节背面近前缘处有横列的马蹄形刻点,中央刻点大而密,两侧渐稀,尾端具有1粗大的刺,刺的两旁各生有短而弯的细刺2对,雄蛹生殖孔在腹部第9节,雌蛹生殖孔位于第8节。

生活习性

黏虫只在幼虫阶段对农业产生危害。喜在温暖湿润麦田、水稻、草丛中产卵。怕高温干旱,相对湿度75%以上,温度23~30度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存活。但雨量过多,特别是遇暴风雨后,黏虫数量又显著下降。

黏虫成虫飞翔能力强,有假死和迁飞的习性,对糖、醋、酒液和黑光灯有很强的趋性行为,喜昼伏夜出。白天在枯叶丛、草垛、灌木林、茅棚等处隐藏。在夜间有2次明显的活动高峰,第1次在傍晚8~9时左右,另1次则在黎明前。

黏虫成虫3、4月间由长江以南向北迁飞至黄淮地区繁殖,4、5月间为害麦类作物,5、6月间一代化蛹羽化成虫后迁飞至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繁殖为害,6、7月间为害小麦、玉米、水稻和牧草,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二代化蛹羽化成虫后向南迁飞至山东、河北、河南、苏北和皖北等地繁殖,为害玉米、水稻。

黏虫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蜜补充营养,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产卵。主要的蜜源植物有桃、李、杏、苹果、刺槐、油菜、大葱、苜蓿等。

黏虫成虫产卵部位趋向于黄枯叶片。在玉米苗期,卵多产在叶片尖端,成株期卵多产在穗部苞叶或果穗的花丝等部位。产卵时分泌胶质黏液,使叶片卷成条状,常将卵黏连成行或重叠排列包住,形成卵块,以致不易看见。每个卵块一般20~40粒,成条状或重叠,多者达200~300粒。

危害特点

黏虫卵孵化成幼虫,需8~10天;第一次蜕皮需6~7天;第2次至第5次蜕皮,依次各需3天左右,第6次蜕皮需6~7天。黏虫每蜕一皮,个头长大,食量随之增大。3龄前的黏虫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可将玉米、高粱、谷子的幼苗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

我国从北到南一年可发生2~8代。河北省1年发3代,以为害夏玉米最重,春玉米较轻。黏虫为害夏玉米,主要在收获前后咬食幼苗,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是夏玉米全苗的大敌,故应注意黏虫虫情,并及时防治。

防治黏虫要做到捕蛾、采卵及杀灭幼虫相结合。要抓住消灭黏虫成虫在产卵之前,采卵在孵化之前,药杀幼虫在3龄之前等3个关键环节。

在北纬33°(1月份0℃等温线)以南黏虫幼虫及蛹可顺利越冬或继续为害,在此线以北地区不能越冬。黏虫幼虫6次蜕皮变成蛹、直至再变成黏虫蛾后不再吃植物叶子,而改食花蜜,故不再对农业产生危害。

防治策略

带麦防治:由于小麦生育期推迟和天气影响,造成部分麦田黏虫幼虫虫口密度偏高。为防止小麦收获后幼虫扩散为害,夏播玉米如前茬小麦上虫量大,应在收获前开展带麦防治,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有虫3头。

玉米苗前防治:为确保夏播玉米全苗,在玉米播后苗前开展二代黏虫药剂防治。防治方法可结合土壤封闭除草,加入杀虫剂一同喷施,达到除草、防虫双重效果。

玉米苗期防治:在黏虫幼虫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防治指标为春播玉米每百株有虫10头、夏播玉米每百株有虫5头。

防治措施

  • 化学防治

在玉米、高粱等作物苗期百株有黏虫幼虫20~30头,或生长中后期百株有幼虫50~100头时,即应施药防治。

在黏虫幼虫3龄前,每公顷用灭幼脲1号有效成分15~30克,或灭幼脲3号有效成分5~10克,加水后常量喷雾或超低容量喷雾,田间持效期可达20天。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 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 1500倍液,或25%氧乐氰乳油 2000倍液均匀喷雾。

喷粉防治:2.5%敌百虫粉每公顷22.5~30公斤;5%马拉松粉剂每公顷22.5~30公斤。[1]

喷雾防治:2.5%溴氰菊酯乳油兑水500倍喷雾;20%速灭杀丁或杀灭菊酯兑水500倍喷雾; 50%甲胺磷兑水1500倍喷雾。

早期防治:对低龄黏虫幼虫可选用昆虫生长调节剂进行防治,降低农药污染,保护天敌。每亩可选用5%氟虫脲(卡死克)乳油50-75毫升,或25%灭幼脲悬浮剂30-40毫升,或20%除虫脲悬浮剂5-10毫升,对水50千克均匀喷雾。

达标防治:当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应立即开展药剂防治。每亩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77.5%敌敌畏乳油、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75-10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77.5%敌敌畏乳油50毫升,对水50千克均匀喷雾。

  • 注意事项

施药时应在晴天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5时以后,若遇雨天应及时补喷,喷雾要均匀周到,田间地头、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喷雾时要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防止中毒。

带来灾害

2013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黏虫害虫在山西省暴发。此次黏虫危害,从南至北,波及多地,忻州、朔州、大同、长治、吕梁等地尤为严重。山西省植保总站监测数据显示,全省黏虫发生面积达570多万亩,是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山西山西省再度动用飞机灭虫。黏虫危害已基本得到控制。2012年8月,国内华北、东北地区暴发黏虫灾害。大量黏虫羽化成黏虫蛾后,飞回南方产卵越冬,由此造成黏虫基数比较高。2013年5月至6月,黏虫幼虫在江苏、江西、山东等地羽化成黏虫蛾,向北方飞迁,进入山西省产卵孵化,产出黏虫幼虫,这次危害山西省农作物的是当年生第二代黏虫。2013年5月以来,山西省北中部降雨较多,适合黏虫孵化发育,最终暴发黏虫灾害。上世纪大同地区暴发蝗虫灾害。为控制虫害,经省有关部门协调,空军某部调来一架飞机,实施空中洒药作业,及时控制了虫灾,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