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頭樹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黑頭樹鵲

黑頭樹鵲(學名:Crypsirina cucullata)是中等體型的盤尾樹鵲。尾甚長而端部展開;

上體體羽閃亮灰色,並具金屬光澤;下體灰白色,嘴粗厚而呈鈎狀; 嘴黑色,喙基有桔紅色斑;

腳黑色。單獨或成對活動,棲於次生林、竹林。在林下植被覓食,攀爬靈活,

長尾巴可以作很多動作。主要是食蟲,吃蝗蟲,蝗蟲,螳螂和翅白蟻。分布於馬來西亞。

中文學名黑頭樹鵲

拉丁學名Crypsirina cucullata

別 名黑巾盤尾樹鵲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雀形目

科鴉科屬盤尾樹鵲屬種黑頭樹鵲

亞 種無亞種命名年代Jerdon, 1862外文名Hooded Treepie

外形特徵

黑頭樹鵲身長30至31厘米,這種鴉有一個強大的樹鵲嘴,具有強烈彎曲喙尖。腿瘦短,

翅膀短而寬,尾巴很長,尾部羽毛以中央對爆發,形成了鏟樣。前額和眼先有緻密的天鵝絨般的羽毛,

為烏黑色。頭部黑色,有綠色的金屬光澤,超薄在翕邊緣形成細窄的白邊。身體是淺灰色與紫色的色調,

下部黃褐色。翅膀灰色,主飛羽棕褐色和白色相雜,二級飛羽黑色,形成了一個狹窄的條紋斑,

機翼角有外螺紋白色。中央尾羽黑色。鳥嘴和腿黑色。虹膜深藍色。眼圈顯示暗灰色或黑色。

兩性相同。第一次換毛的幼鳥羽色更沉悶,偏暗灰,尾巴細長而窄,沒有抹刀形式的盤尾。

該喙是黑色,嘴尖橙色,眼環橙色,邊界淡藍色。第一年的亞成鳥也有別於成鳥而更加暗灰,

特別是脖子和翕,頸部沒有白色條紋,尾部保留原來的形狀,嘴黃色而不是橙色。

在第二次換羽後,會獲得成鳥的羽毛,直到2歲才完全與父母相同。

棲息環境

棲息於乾燥的森林。包括次生林和再生竹叢林、竹林、灌叢以至庭院。

這個物種在當地可以飛至海拔高拔1000米的高空。

生活習性

盤尾樹鵲發出沙啞的呼喊並不和諧,類似於那種興奮的鴿子。沙啞而無韻律的嘶叫聲,

兩至三聲的金屬音叫聲。一般單獨、成對或集小群活動。它的翅膀在飛行時產生呼呼聲。

活動方式類同普通樹鵲,也就是說,它很少降臨到地面活動。在林下植被覓食,攀爬靈活,

長尾巴可以作很多動作。主要是食蟲,吃蝗蟲,蝗蟲,螳螂和翅白蟻。

分布範圍

分布於緬甸低地的中部和南部。

繁殖方式

盤尾樹鵲的繁殖期在5月至6月,雌鳥單獨築巢。巢是用植物草莖、卷鬚和小根構成。

有時用草覆蓋,有圓頂,看起來像一個較小的喜鵲的巢。巢被放置在一個小喬木或灌木上。

每巢產卵有2至4枚,乳白色或綠色,上面有許多褐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

常常在鈍端形成圈狀或帽狀。雌雄親鳥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人口分散的。由於棲息地喪失而

種群數量下降的的結果,因此被認為是近危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1]

參考資料

  1. 黑頭樹鵲,搜狗, 201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