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黑頂噪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黑頂噪鶥[1](學名:Garrulax affinis):為鶲科噪鶥屬的鳥類,全長約25cm。

上體暗橄欖褐色並具灰色斑點。中型鳥類,體長24-26厘米。

前額、臉、頦、喉黑色,頭頂黑褐沾棕或深棕橄欖褐色,背栗褐或棕褐色,

顴斑白色或棕紅色,眼後緣和頸側亦具白斑,飛羽金黃橄欖色而具藍灰色尖端。下體淡棕褐色。

棲息於海拔900-3400米的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竹林、針葉林和林緣灌叢中。

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小群。常在林下茂密的杜鵑灌叢或竹灌叢中活動和覓食,

特別是在多岩石和苔蘚的潮濕灌叢地區尤為常見。主要以昆蟲和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

形態特徵

黑頂噪鶥雌雄羽色相似,前額、眼先、臉頰黑色,頭頂至後頸黑色或黑褐色微沾棕色,

有的呈暗深橄欖褐色,前部有時變暗,臉下有一大的白色顴斑(滇東亞種顴斑棕紅色),

有的眼後緣和耳羽後亦有白斑,頸側有灰色塊斑。背栗褐或棕褐色具灰色羽緣,

形成鱗片狀,腰灰褐或橄欖褐色、也有呈橄欖棕色;尾上覆羽栗棕色和銹色,

中央一對尾羽基部金黃綠色,端部藍灰色或灰褐色,其餘尾羽外翈金黃綠色,內翈灰褐色或藍灰色。

兩翅覆羽顏色與背相似,初級覆羽黑褐色,飛羽黑褐色,

外側飛羽外翈藍灰色,基部金黃綠色向內逐漸擴大,到內側飛羽外翈幾全為金黃綠色,僅尖端為藍灰色。

頦、喉黑色,下喉、胸栗褐或淡棕褐色,

各羽均具灰色狹緣形成片狀,其餘下體亦為淡棕色或更淺淡,羽緣亦不顯。

虹膜褐色或深鉻黃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腳棕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60-85克,♀52-78克;體長♂240-284毫米,♀228-270毫米;嘴峰♂17-24毫米,♀17-23毫米;翅♂90-109毫米,♀95-104毫米;尾♂115-144毫米,♀116-137毫米;跗蹠♂31-40毫米,♀33-39毫米(滇西亞種)(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黑頂噪鶥主要棲息於海拔900-3400米的山地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竹林、針葉林和林緣灌叢中。

生活習性

  • 遷徙: 留鳥。
  • 習性:除繁殖期間成對或單獨活動外,其他季節多成小群。

常在林下茂密的杜鵑灌叢或竹灌叢中活動和覓食,特別是在多岩石和苔蘚的潮濕灌叢地區尤為常見,

有時甚至上到雪線以上的高山灌叢草甸地帶。常在岩石下及苔蘚間覓食昆蟲、草籽及野果。

  • 食性: 主要以昆蟲和植物果實與種子為食 。
  • 叫聲:善鳴叫,鳴聲宏亮動聽,但較嘈雜,多為三聲或四聲一度的哨聲,其聲似『欺、欺、吐、威』。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中國:中國為西藏南部及雲南、四川等地的留鳥,數量較少。

繁殖方式

黑頂噪鶥繁殖期在5-7月。通常繁殖在海拔1500-3400米的山地森林中,

巢多置於林下或林緣灌叢中,距地1-2米。巢呈杯狀,主要由苔蘚、

細枝、枯草莖等材料構成。每窩產卵2-3枚,卵藍色、鈍端具少許粗著的紫黑色斑點,卵的大小為28.5毫米-21毫米。

參考文獻

  1. 黑頂噪鶥. 百問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