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龔惠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龔惠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40年07月19日
上海市浦東新區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龔惠興(1940.7.19- )航天遙感、光電技術專家[1]中國工程院院士[2]上海市人。1963年中國科技大學畢業,1967年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研究員,國家863計劃航天航空領域專家委員會主任。早期從事紅外地平儀研製,用於我國通訊衛星飛行姿態測量。70年代中期起,在國內首先進行航天紅外遙感儀器--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的研製,解決了系統設計、性能檢驗和輻射定標方法,提出增加海洋觀測通道,為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的成功、衛星海洋遙感提前起步和使我國航天遙感從膠片攝影發展到光電傳輸探測作出了貢獻。提出並完成了風雲一號-03、-04星的十通道掃描輻射計的研製,該衛星2000年起被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列為國際業務衛星。1992年~1994年初任國家載人飛船工程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推進了我國航天遙感和空間科學實驗技術的發展。提出並研製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在神舟三號飛船上運行試驗成功。成功地進行了多次生物材料的空間微重力長晶試驗。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龔惠興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是紅外光電技術的空間應用。

人物經歷

1940年7月19日,龔惠興出生於上海市浦東新區。

1958年7月,龔惠興畢業於上海市東昌中學,9月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自動控制理論專業學習。

1963年7月,龔惠興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9月進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就讀自動控制專業研究生。

1967年年底,龔惠興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研究生畢業。

1968年1月,龔惠興分配到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航天遙感室主任、副所長、總工程師、研究員(1986年晉升)、博士生導師(1991年被批准)。

1991年3月,龔惠興在海外國語學院英語培訓班(至1991年6月)。

1992年1月,龔惠興擔任"神舟"號載人飛船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至1994年1月)。

1994年1月,龔惠興擔任國防科工委(現總裝備部)衛星有效載荷及應用專家組專家。

1995年,龔惠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遙感技術)。

1997年1月,龔惠興擔任國家863高技術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

1998年1月,龔惠興擔任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學部副主任。

1998年5月,龔惠興參加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三期黨外知名人士研討班(至1998年6月)。

1999年1月,龔惠興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兼職院長。同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3]

龔惠興
龔惠興:為中國氣象衛星裝「眼睛」

2000年1月,龔惠興擔任任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兼職委員。

2001年12月,龔惠興擔任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至2006年4月) 。

研究歷史

龔惠興早期從事衛星紅外地平儀研究,主持完成了靜態紅外地平儀初樣研製,主要研究結果成功地應用於八十年代至今我國地球同步軌道自旋穩定的通訊和氣象衛星姿態測量。

70年代中期起,龔惠興在中國率先開展航天紅外遙感系統的研究。並完成了風雲一號極軌氣象衛星可見紅外五波段掃描輻射計的研製,解決了系統設計、系統試驗中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創造性地提出在該衛星上增加海洋觀測通道並實施,建立了航天紅外遙感系統在地面真空、深冷背景環境下性能檢驗的方法和輻射定標用的常溫黑體輻射標準,為提高風雲一號衛星的探測水平、一星多用,為形成中國衛星的特色作出重要貢獻,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於1988年和1990年二次入軌可靠運行,圖象質量及探測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中國航天紅外遙感儀器的今後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80年代中期起,龔惠興擔任風雲二號地球同步氣象衛星遙感系統-多通道掃描輻射計副主任設計師,參與了技術方案的制定和關鍵技術問題的解決,自1997年6月風雲二號衛星發射入軌以來工作一直正常,探測能力和獲取的可見和紅外圖象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成果獲1998年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

1989年起,龔惠興與科學家合作開展空間微重力科學研究,主持了空間蛋白質晶體生長裝置的研製和二次軌道試驗,領導了空間晶體實時觀測裝置和空間通用生物培養輻射的研製和軌道試驗,均取得成功。獲得了多種有分析價值的優質蛋白質晶體資料,推動了中國空間試驗技術的發展。

1992-1994年,龔惠興出任中國「神舟號」飛船工程應用系統總設計師,主持了中國空間應用系統的前期研製工作(包括對地觀測、空間天文、空間環境探測、空間材料、和生物試驗以及地面應用系統)確定了研究目標,組織了設計師隊伍,劃分了個任務間的分工界面,爭取了上船試驗的條件,為後續研製工作打下了基礎。

1996年領導了空間晶體實時觀測裝置和空間通用生物培養箱的軌道試驗,都獲得成功。首次獲得了具有分析價值的優質大顆粒蛋白質晶體,以及有科學價值的失重狀態下完整的氧化物晶體結晶過程圖像資料和生物生長繁殖的數據。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龔惠興早期從事紅外地平儀研製,用於中國通訊衛星飛行姿態測量。70年代中期起,在國內首先進行航天紅外遙感儀器--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的研製,解決了系統設計、性能檢驗和輻射定標方法,提出增加海洋觀測通道,為風雲一號氣象衛星的成功、衛星海洋遙感提前起步和使中國航天遙感從膠片攝影發展到光電傳輸探測作出了貢獻。提出並完成了風雲一號-03、-04星的十通道掃描輻射計的研製,該衛星2000年起被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列為國際業務衛星。1992年~1994年初任國家載人飛船工程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推進了中國航天遙感和空間科學實驗技術的發展。提出並研製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在神舟三號飛船上運行試驗成功。成功地進行了多次生物材料的空間微重力長晶試驗。

承擔項目

龔惠興擔任國家863計劃航天航空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顧問,973某航天光學遙感項目專家組長。

科研成果獎勵

1987年-- 增加2個探測通道用于海洋水色觀測的建議--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9年-- 低溫面源黑體成為中國在200-320K溫度範圍的黑體輻射標準--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1年-- 中國科協首屆優秀科技建議一等獎第一名

1991年-- 關於我國風雲一號氣象衛星一星多用的建議-- 省部級一等獎

1992年--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可見紅外掃描輻射計--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3年-- 風雲一號甚高分辨率掃描輻射儀--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龔惠興
龔惠興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在滬舉辦

1994年-- 空間蛋白質晶體生長裝置--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5年-- 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原理性樣機及航空校飛-- 省部級一等獎

1998年-- 風雲二號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專通道掃描輻射儀-- 省部級特等獎

2000年--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十通道掃描輻射儀--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4年-- S2-3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榮譽表彰

2000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4]

2004年3月--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5]

2004年6月-- 第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6]

人物故事

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涉足我國第一代氣象衛星的研製算起,我在這個領域差不多已度過40多個寒暑。作為我國較早從事航天技術的科研人員,能夠有機會為國家和人民盡一點力,是我的幸運,感到我的一生沒有虛度。

一則報道 改變人生航向

高中畢業時,老師推薦我報考中國科技大學,父親對我說:「既然老師說好,又是郭沫若當校長,那你就聽老師意見考吧。」

我於1940年7月出生在上海浦東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我家老房子就在浦東南路張楊路口八佰伴商店的對面,那個地方離黃浦江不遠,可以說我從小受海洋文化的影響較深。老房子的鄰居中有不少是廠里的工人,也有靠船為生的。我家隔壁的老伯就是一個海員,我那時覺得海員既瀟灑又浪漫,希望自己今後也能當一名海員,遠遊世界。

考高中時,我第一年沒有考上,雖然家裡沒有責備我,但這次事件對我刺激很大。「知恥而後勇」,從此我努力學習,第二年順利考入剛成立的浦東東昌中學,高中三年學習成績一直優秀。

1958年高中畢業時,正值大躍進年代,我當時想報考大連海運學院。有一天,我從報紙上看到我國將創建一所新型的理工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由中科院主辦,郭沫若任校長,著名科學家執教。學校的老師看我成績好,又是出身工人家庭,就推薦我報考中科大。當時我徵求父親的意見,父親對我說:「既然老師說好,又是郭沫若當校長,那你就聽老師意見考吧。」於是,我報考了中科大自動化專業,並順利考取。

我一直銘記父親那句很平常的話:「到那裡好好讀書!」整個大學期間,儘管遇到三年困難時期,但我沒有放鬆學習,成績一直很好。1963年,我從中科大本科畢業後,又考入北京的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讀了四年的自動化專業研究生。

作為中科大的第一屆畢業生,我一直對母校給予的培養和教誨心存感激。科大的校風很純樸,我們這一代學生讀書的時候,大多養成了艱苦樸素、勤奮好學的習慣,這為我一生的工作與學習奠定了基礎。

科學研究 本身就是探索性的

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剛成立時,有消息靈通的朋友要我去幫他們聯繫看有否可能接受他們,誰知道他們的專業與要求不符,而學自動化的我卻誤打誤撞得到了機會。

1968年我從北京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畢業後來到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從事紅外光電技術研究工作,似乎是一種「偶然」。

當時,研究生畢業面臨分配,心想最好能回上海工作。那年夏天正好我母親身體不好,我從北京返滬探望。研究生朋友中有兩個「消息靈通人士」打聽得中科院在上海新成立了一個技術物理研究所。看到我正好在上海就寫信給我,要我去技物所聯繫是否有可能接收他們到該所工作。這兩人一個學空氣動力學,一個學建築力學,技物所接待的人認為他們的專業不合適,當時我就順便多問了一句:「那你們要什麼專業的人?」他們回答要學自動化、電子學,或者學無線電的。我一聽,覺得太巧了,就對他們說:「我是學自動化的。」對方聽後當即拿過一張紙要我把學過的專業課程寫下來,並說三天以後來聽答覆。三天後我去了,技物所的人告訴我,已有人去中科院提出,把我畢業分配到該所工作。

一到新單位,我就面臨轉行。我是學自動化控制的,做儀器做系統是我的本行,而上海技物所的主要研究方向一直是以紅外物理和光電技術為主的,應該說是我不熟悉的領域。那個年月,紅外和遙感在我國乃至世界上都是新興學科,資料十分有限,研究工作都處於探索階段。我當時一面向幾個老先生請教,另一方面就仔細研究琢磨物理學中一些相關的基本原理。好在科學研究本身就充滿着探索性,不懂的東西,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才有意思嘛!

我和所里的同事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艱苦摸索,終於在較短的時間內弄懂了紅外遙感的基本原理。除了所里幾個老先生外,我們這批人也算是較早接觸這些技術的探路者。

攻克難關 研製衛星遙感儀器

當時使用伊爾-14航測飛機,在飛機肚皮上開一個洞,把儀器架在上面空中拍攝。

在前蘇聯和美國相繼成功將衛星送入太空後,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科學實驗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標誌着我國已具備進入太空的能力。為了提高我國天氣,特別是災害性天氣的預報能力,周恩來總理高瞻遠矚地發出了「中國也要搞自己的氣象衛星」的指示。

要發展氣象衛星尚需解決兩個關鍵技術:一是長壽命的三軸穩定衛星平台——衛星的「身體」;二是紅外遙感儀器——衛星的「眼睛」。當時中央決定把氣象衛星的研製任務交給上海,而上海技物所作為國內最早涉足紅外遙感技術的科研單位,理所當然地承擔了為衛星裝「眼睛」的工作。

1977年,氣象衛星正式立項研製,命名為「風雲一號」。當時我國氣象衛星的研製技術比較落後,可供參考的國外資料也非常少,只有一些外觀圖片,內部構造完全是靠我們自己摸索。

經過二年的緊張工作,終於研製成功了掃描輻射計的初樣。為了驗證儀器對雲、陸地和海洋的成像觀測能力,需要用飛機進行航空校飛。當時使用伊爾-14航測飛機,在飛機肚皮上開一個洞,把儀器架在上面,飛行高度3000米。白天飛機飛到江蘇、浙江一帶,夜晚為了安全,就沿着長江飛行。儀器在空中拍攝的可見光和紅外的多波段圖像非常漂亮和清晰。此次航空校飛,既驗證了我們研製的遙感儀器的原理和性能,也為我們研製星載遙感儀器增添了信心。

我們並不滿足於眼前的成績,為了不斷提高氣象衛星遙感圖像的分辨率,以滿足氣象部門對衛星圖像清晰度及探測數據定量化的要求,依靠我所在碲鎘汞紅外探測器及輻射製冷器等關鍵部件性能的迅速提高,在1977~1986的9年時間內,兩次主動提出把儀器的圖像地面分辨率從8公里提高到3.6公里,再提高到1.1公里,並於1985年提出再增加兩個探測通道用于海洋水色觀測,使探測通道從3個增加到5個。儀器的成像探測通道數、地面分辨率和圖像幅寬與當時正在業務運行的美國「諾阿」氣象衛星掃描輻射計一致,使我國氣象衛星的成像觀測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併兼有海洋水色觀測能力,形成我國氣象衛星的特色。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分二批共發射4顆。01批的風雲一號A星和B星分別於1988年和1990年成功發射。特別是第二顆衛星,遙感儀器軌道運行穩定,在我國天氣預報和1991年江淮水災監測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衛星雲圖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可與美國「諾阿」衛星雲圖媲美。02批的風雲一號C星和D星分別於1999年和2001年發射,衛星上掃描輻射計的探測通道增加到10個,比01批的5個探測通道翻了一倍,它不僅包含了美國「諾阿」衛星掃描輻射計的全部7個探測通道,還有3個通道用於滿足我國氣象和海洋部門的觀測需求,使我們研製的掃描輻射計成為國際同類氣象衛星中觀測功能最強的遙感儀器。由於衛星工作穩定,掃描輻射計性能優良,有30多個國家接收和使用我國風雲一號衛星發送的實時過境觀測資料,2000年,風雲一號衛星被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列為國際業務衛星,成為中國航天史上首顆國際業務衛星,為祖國贏得了榮譽。

面對風險 既有信心又要細緻

2002年,我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了個提案,建議利用遙感衛星監測我國的土地利用狀況。當時的國防科工委認為這個提案很好,很快就有了回復。

經過「863」計劃多年的論證,1992年國家終於啟動載人飛船的工程研製工作,同年11月我被任命為該工程應用系統總設計師。神舟飛船應用系統是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內容最多、技術最複雜的空間應用系統,包括對地觀測、空間天文、空間環境探測、空間材料、空間生命、公用設備以及地面應用系統等,需研製的空間儀器多達三十三種,直接承擔儀器研製、數據應用和科學支撐的有幾十家單位。我當時面臨的任務是:組織這些儀器的研製;協調儀器研製與數據應用及科學目標之間的關係;合理配置,將所有儀器分裝五艘飛船進行空間試驗;爭取儀器上船試驗的資源,特別是重量、功耗。

龔惠興
龔惠興

其中最重要和最困難的任務是爭取上船試驗的資源,因為沒有重量、功耗等條件的保證,儀器做得再好也不能上天試驗。為此,我先從應用系統內部入手,在儀器任務要求和採用的技術路線初步明確後,對各儀器提出的過高重量、功耗和體積要求進行了削砍和分配,然後向飛船系統提出應用系統載荷上船試驗的資源要求。在飛船工程總體和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通過艱苦的努力,終於爭取到所需的資源,為應用系統的各項對地觀測和科學試驗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基礎。任職期內,還負責審查了各項目的技術可行性,初步確定了各研製單位的技術分工界面,每艘飛船的試驗項目,建立15個分系統並任命了14個分系統的主任設計師等。上述工作,基本確定了1992~2005年載人飛船工程應用系統的框架,也為後續研製工作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我自1988年起擔任上海市和全國政協委員,至今已20多年。2002年,我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提了個提案,建議利用遙感衛星監測我國的土地利用狀況。當時的國防科工委認為這個提案很好,很快就有了回復。遙感衛星不但能夠大面積快速觀測,而且信息準確、客觀,沒有人為的「干預」,對政府在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做出宏觀決策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航天是一項高風險的工作,作為航天技術的科研人員,我們首先要有信心,其次要細緻,我們的工作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躁。我常和年輕的科研工作者說,在我國航天技術的發展中,要發揮科學院雄厚的研究力量優勢,爭取用較差條件和設備,創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儀器,這才是真正的科技創新之路,只有堅持這個信念,我們才能不斷創新,不斷前進。

社會任職

1988年04月至1993年02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上海市)委員

1993年02月至1998年01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上海市)委員

1997年-- 國家863高技術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8年03月至2013年0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

視頻

小學生對話中國院士龔惠興 | 上海教育電視台

參考來源

  1. 中國航天光電遙感技術的開拓者——龔惠興 ,百度學術
  2. 龔惠興 ,中國工程院
  3. 龔惠興院士簡介 ,同濟大學, 2016-11-11
  4. 龔惠興 ,專家首頁, 2014-06-27
  5. 名譽副理事長 龔惠興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6. 第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獲獎者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