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S海祭廣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AMIS海祭廣場位於台灣花蓮縣 吉安鄉。該廣場鄰近花蓮溪出海口之吉安化仁海堤閒置空間,連接花蓮雙潭自行車步道,形成一系列帶狀觀光遊憩區;其中,每年六、七月期間,靠海的原住民阿美族會舉行獨特的海祭儀式,藉捕魚一事,教導後輩了解及尊重自然,建立長幼生活經驗的傳承。而透過結合海洋生態與阿美族「捕魚節暨海祭活動」傳統海洋文化,除發展為阿美族傳統海祭廣場,活絡本地文化認同,平日亦為民眾休閒遊憩之空間,藉以推廣海洋休閒文化。[1]
AMIS海祭廣場同時也是花蓮濱海線自行車道與光華河岸線自行車道的交會處,在google map上比較不好找,且現場無停車場;而為讓民眾方便前往,吉安鄉公所於南濱路與華中路口設置「AMIS海祭廣場」意象入口指標,以原住民元素進行包裝以利指引遊客經由華中路進入海祭廣場。當旅人抵達廣場,可發現視野非常廣闊,現場設有一個地標式的裝置藝術,方便旅人席地而坐,因此此地除了適合健走慢跑運動的好去處外,外加前方就是洄瀾灣,也就是花蓮溪出海口,更是遠眺花蓮山 (七七高地)、眺望太平洋、欣賞日出與賞鳥的好地方。吸引許多旅人前往運動及賞景。[2]
景點介紹
AMIS海祭廣場的規畫緣由始於在阿美族的先祖時代,每年到了糯米稻、小米(栗)收穫季來臨的時候,依歲時祭儀的節序、約在六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每年這時在豔陽下所舉辦的「捕魚祭」(在臺灣東海岸阿美族部落裡也稱捕魚祭為「海祭」),阿美族人都是以家族為單位,全家大小都參加,形成部落文化傳承,經世代流傳下來,遂成了海祭的傳統。[3]
但前往AMIS海祭廣場並沒有明顯路標,常讓遊客摸不著頭緒。因此,吉安鄉公所特此在南濱路及華中路口設置「AMIS海祭廣場」入口意象,以原住民元素包裝吸引遊客注意。其中,「AMIS海祭廣場」意象入口指標以鍍鋅鋼板進行彩繪刻板,海祭場方向指標圖騰想法源自於阿美族的生活習性,隨著南島文化的大遷息促成阿美族在台灣沿岸登陸,族人因心系著原古的文化與淵源,在海邊形成聚落以捕魚為生,華麗的紅色半圓環象徵著族群的榮耀及太陽的光芒,追思遠古的文化及尋根之意。祈願透過吉安鄉公針對海祭場的位置進行規畫外,也能配合傳統祭儀的文化需求,並和周邊多處景點如光華河岸自行車道、洄瀾灣廣場、阿美文化村、台開心農場等結合,讓旅人可規劃一系列行程來好好享受吉安鄉的山海在地美景。[4]
鄰近國家級濕地的海祭廣場
AMIS海祭廣場是傳承「捕魚祭」與阿美族海洋文化的重要場域;其中,海祭是東海岸靠海居住的阿美族人獨特祭儀,除了展現傳統傳統文化,更可教導後輩了解及尊重自然,建立長幼生活經驗的傳承,且男子也能從中強化自己對家族的責任,形成阿美族特有的原民文化傳承。[5]
而鄰近AMIS海祭廣場的花蓮溪口重要濕地屬於國家級濕地,具有完整的河口濕地生態系,最受注目的陸域動物資源為鳥類,共51 科204 種,包括35 種保育類,有7 種列名於聯合國保護遷移性物種公約(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 CMS),並有8種臺灣特有種、23 種特有亞種。[6]
AMIS海祭廣場於100年建置完成後已成為吉安鄉民經常騎往的遊憩景點,公所在規劃之初,除考慮到海祭場位置,需配合傳統祭儀的文化需求,也透過花蓮溪出海口的人文印象、溼地生態等天然資源的整合,發揮更多元、多樣性的休憩功能。過去由於海祭場難尋,因此在南濱路與華中路口設置「AMIS海祭廣場」意象入口指標,以原住民元素進行包裝,藉此指引遊客經由華中路進入海祭廣場。近年來更多次於海岸遊憩景點舉辦元旦升旗、文化祭典、暢遊海岸自行車道啟用及淨灘清掃等多個活動,藉此除了打開知名度外,也期望吸引許多旅人前往造訪及參觀。[7]
視頻
【「AMIS海祭廣場」入口意象 讓遊客不在迷失方向】
【2022.09.04 - AMIS海祭廣場旁的海岸】
參考文獻
- ↑ 海祭場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
- ↑ AMIS海祭廣場 花蓮觀光資訊網
- ↑ 阿美族--海祭祭場典藏臺灣
- ↑ 海祭場在哪? AMIS來指路奇摩新聞
- ↑ 阿美族海祭場 入口意象亮相自由時報
- ↑ 花蓮溪口重要濕地(國家級) 濕地保育資訊網
- ↑ 吉安「AMIS海祭廣場」入口意象洄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