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E模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CGE模型是中國的一個專有文化術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名詞解釋
可計算的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模型作為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在世界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逐漸發展成為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
世界上第一個CGE模型應是約翰森(Johansen)1960年提出的。在此之後,CGE模型的發展似乎出現了一段時間的中斷,直到70年代都沒有顯著進步。在70年代,有兩個因素引起了人們對CGE模型的興趣。
1、世界經濟面對着諸如能源價格或國際貨幣系統的突變、實際工資率的迅速提高等較大的衝擊。
2、促使近20年來CGE模型的應用不斷擴大的因素是其細化處理的能力日益提高。
CGE模型的發展歷史
為了真正理解CGE模型的含義,有必要簡單回顧一下CGE模型的歷史演變。CGE模型脫胎於利昂·瓦爾拉斯(L. Walras)的一般均衡理論。1874年,瓦爾拉斯提出了一般均衡的理論模型,用抽象的數學語言表述了一般均衡的思想。1936年,列昂節夫首次引入投入-產出模型,並假定成本是線性的、技術係數是固定的。不過,這些理論一般均衡模型的解的存在性至此還一直沒有解決;理論一般均衡模型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優化性和穩定性直到50年代才由肯尼斯·約瑟夫·阿羅(Arrow)和羅拉爾·德布魯(Gerard Debreu)給予證明。
儘管理論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取得了如此的進步,但是,要將其應用於實際問題,還需解決相應模型解的算法問題。幸運的是,約翰森(Johansen,1960)構建了一個包括20個成本最小化的產業部門和一個效用最大化的家庭部門的實際一般均衡模型,並給出了相應的均衡價格的具體算法。由於約翰森模型的可計算性質,人們普遍把約翰森模型看作第一個CGE模型。1967年,斯卡夫(Scarf)研製了一種開創性的算法,用於對數字設定的一般均衡模型進行求解。斯卡夫關於均衡價格開創性的算法使得一般均衡模型從純理論結構轉化為可計算的實際應用模型成為可能,並大大地促進了大型實際CGE模型的開發和應用。
CGE模型的特徵
CGE模型是什麼? 沒有確切的定義;不過,可以給出一般性的描述。從本質上講,CGE模型是多部門應用模型,設定在所有競爭性市場中不存在對商品和要素的超額需求或超額供給。這一描述有三點內容,反映了CGE模型的主要特徵。
第一,CGE模型按照慣常的新古典微觀經濟理論方式明確設定所有經濟主體的行為都是優化的,因而是關於一般而非局部經濟主體行為的模型。
典型的CGE模型設定所有主體都是價格接受者,生產者在技術約束下追求成本最小化並獲得零純利潤,消費者在預算約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所有主體的需求和供給都來自這些最優化問題的解。通過使用這樣的最優化行為假設,CGE模型強調了商品和要素的價格在影響主體的需求和供給決策中的作用。除生產者和居民外,模型還可以進一步包括政府、工會、資本創造者、進口和出口商等主體。
第二,它使用了市場均衡而非市場不均衡的假設,所有市場同時得到結清。
換言之,CGE模型刻劃了不同經濟主體的供給和需求決策對一些商品和要素價格的作用機制。在一般均衡條件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數量和價格都同時內生決定。因此,CGE模型按一致方式考慮了整個經濟的相互作用。
第三,它是可計算的而非純理論性的,會生成具體的數字結果。
CGE模型使用數據描述某基準年度的經濟,通過變更某組成要素而衝擊經濟並改變模型中所有數據項的值。CGE模型的核心數據是投入-產出帳戶,CGE模型的基準實際上是某觀察年度經濟數據解的複製。CGE模型可以受到來自政策變動的衝擊;通過求解 CGE模型可以得到衝擊後的新的一般均衡狀態。正是由於經濟主體的行為方程因替代可能而被設定為高度非線性,CGE模型的數值解法才變得很複雜,很久之後才變得可計算並用於政策分析。
參考文獻
- ↑ 漢語是什麼語言,其本質是什麼?,搜狐,2020-10-19
- ↑ 精美絕倫的藝術瑪雅文字,搜狐,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