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感测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MEMS感测器是一种利用微米级立体结构,来进行感测动作或执行功能的一项关键零组件,在装置上既拥有电子讯号的处理能力,并且有机械结构的运动能力。
MEMS技术的优点为:
1. 制程精确 2. 可将机械元件和电子元件整合在同一矽晶片上 3. 批量制造:可以在同一矽晶片上,一次完成数百个或数千个机械元件,以降低生产成本 4. 缩小化:因应用光学图像方法,可制作出微小且精确的机械元件
目前的微机械技术主要有三种制造方式: 1. Surface Micromachining(面型矽基加工):是利用薄膜沉积及蚀刻技术将需要的机械元件制作在矽晶表面上 2. LIGA Process:是综合X-ray光蚀刻、电镀与射出成型三项技术制作微机械元件 3. Bulk Micromachining(体型矽基加工):是利用利用非等向性蚀刻、蚀刻终止与蚀刻幕罩等技术将矽晶片腐蚀成机械元件
以应用层面来看可分为压力感测器(Pressure Sensing)及惯性感测器 (Inertial Sensing)、热感测 (Thermal Sensors)等;压力感测器主要发展于汽车、医疗、航太相关产业,而惯性感测器最著名的即为陀螺仪及加速器等产品。[1]目前市场主流功能包括动作感测、环境感测、声学感测以及微致动器等四大类。龙头大厂包括意法半导体、AKM、Avago、Bosch、InvenSense等。
低成本、高效能的微机电系统 (MEMS) 感测器,如今已是司空见惯,但以前却非如此。大众巿场 MEMS 的历史最远可追溯到 1991 年。当时,模拟、固态物理学、制程技术、封装和测试等诸多领域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约历时十年的技术大论战,Analog Devices 旋即宣布推出 ADXL50 单轴加速计 (目前已停产),并于 1993 年开始量产
此元件的尺寸为 5 mm x 5 mm,这项颠覆性技术专用于单一项非常特殊的应用,即触发车内的安全气囊。当时,安全气囊刚刚引进市场,还不是强制性配备。在 MEMS 感测器面市之前,安全气囊大部分都是利用 Allen K. Breed 于 1967 年开发的感测器来触发。其使用管中移动的滚珠作为感测块;撞车减速时会导致滚珠与固定式磁铁分离,并触发小型电气开关,造成闭路后引燃安全气囊的化学物质。
率先推出的 MEMS 感测器在尺寸和成本上都有所缩减,且更容易封装,但这些只是最基本的优点而已。更重要的是,这款元件让加速度感测从单纯的是/否两种选项,变成能够提供感测值的类比流,进而让实际的加速度波形演变成触发演算法的一部分。
虽然 ADLX50 于 1999 年停产,并由更高阶的 MEMS 单元所取代,但此元件当时带来的“广泛影响性”是显而易见的。[2]随后推出的元件增加了高可信度的感测器自我校准功能 (对大多数感测器而言非常重要),并加入了内部讯号调整、类比数位转换器 (ADC)、微控制器介面,以及其他容易使用的功能。在短时间内,之前做起来既费劲又花钱的参数测量作业 (尺寸、重量、功率),已几乎不成问题。
厂商有就此就停止发展吗?当然是很快又推出双轴、甚至三轴的加速计,一开始是当作微型模组,后来就变成单晶片元件。忽然之间,诸如真实运动感测,甚至导航之类的应用变得可行 (基本物理原理:加速度的积分是速度;速度的积分是位移)。
不久之后,这些微小的元件加入了振动 MEMS 音叉,成为陀螺仪及全惯性量测单元 (IMU),可在许多情况下取代 50 年前 (2019 年 7 月正好满 50 周年) 引导太空人登月所用的篮球大小 IMU (>100 lb 且 >200 W),甚至可取代 1980 年代已经很成熟的环形雷射陀螺仪 (RLG) 和光纤陀螺仪 (FOG)。
突然间,人们开始能在先前遥不可及的加速/定位应用,以及无人机的导引核心中使用这种微小的 IMU,以 STMicroelectronics 的 LSM6DSOXTR 为例。此三轴 IMU (满量程范围为 ±2/±4/±8/±16 g) 采用 14 引线封装,尺寸仅 2.5 mm × 3 mm × 0.83 mm,且只需要 0.55 mA 的电流,并且配有 SPI 和 I2C 介面。
影片
MEMS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
参考资料
- ↑ MEMS感测器06.07.2021 MoneDJ理财网
- ↑ MEMS 感测器是优秀的元件,但是革命才刚刚开始05.15.2019 Digi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