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SOS (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sos

中文名: 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

外文名: SOS

表现方法: 191519

特 点: 三短三长三短

sos即S.O.S,是国际摩尔斯电码救难信号,并非任何单词的缩写。

鉴于当时海难事件频繁发生,往往由于不能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和最快组织施救,结果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于1908年正式将它确定为国际通用海难求救信号。这三个字母组合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是因为它的电码“ ...---...”(三个圆点,三个破折号,然后再加三个圆点)在电报中是发报方最容易发出,接报方最容易辨识的电码。光线发射方法为:短光——长光——短光。

国际求救信号

船舶在浩瀚的大洋中航行,由于浓雾、风暴、冰山、暗礁、机器失灵、与其它船只相撞等等,往往会发生意外的事故。当死神向人们逼近时,“SOS”的遇难信号便飞向海空,传往四面八方。一收到遇难信号,附近船只便急速驶往出事地点,搭救遇难者。

许多人都认为“SOS”是三个英文词的缩写。但究竟是哪三个英文词呢?有人认为是“Save Our Souls”(拯救我们的灵魂);有人解释为“Save Our Ship”(救救我们的船)有人推测是“Send Our Succour”(速来援助);还有人理解为“Saving Of Soul”(救命)……。真是众说纷纭。其实,“SOS”的原制定者本没有这些意思。 SOS另有一种表现方法为191519。19、15、19分别为S、O、S在26个英文字母中的顺序。原因是SOS求救信号广为人知,当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之下SOS会暴露受难者求救的信息,所以191519是另一种隐晦的传递和表达求救讯息的符号。

事情还要追溯到20世纪初。1903年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会议在柏林召开,有八个海洋大国参加了会议。考虑到航海业的迅速发展和海上事故的日益增多,会议提出要确定专门的船舶遇难无线电信号。有人建议用三个“S”和三个“D”字母组成的“SSSDDD”作为遇难信号,但会议对此没有作出正式决定。

会后不久,英国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宣布,用“CQD”作为船舶遇难信号。其实这只是在当时欧洲铁路无线电通讯的一般呼号“CQ”后边加上一个字母“D”而已。海员们则把“CQD”解释为“Come quick, danger”(速来,危险)。因为“CQD”信号只是在安装有马可尼公司无线电设备的船舶上使用,所以这一信号仍然不能算作是国际统一的遇难信号。况且,“CQD”与一般呼号“CQ”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

1906年,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又在柏林召开。会议决定要用一种更清楚、更准确的信号来代替“CQD”。美国代表提出用国际两旗信号简语的缩写“NC”作为遇难信号。这个方案未被采纳。德国代表斯利亚比-阿尔科无线公司的一位专家建议用“SOE”作遇难信号。讨论中,有人指出这一信号有一重大缺点:字母“E”在莫尔斯电码中是一个点,即整个信号“SOE”是“···— — —·”,在远距离拍发和接收时很容易被误解,甚至完全不能理解。虽然这一方案仍未获通过,但它却为与会者开阔了思路。接着,有人提出再用一个“S”来代替“SOE”中的“E”,即成为“SOS”。在莫尔斯电码中,“SOS”是“···— — —···”。它简短、准确、连续而有节奏,易于拍发和阅读,也很易懂。

在宣布“SOS”为国际统一的遇难信号的同时,废除了其他信号,其中包括当时普遍使用的“CQD”。但“SOS”并没有马上被使用,电报员们仍然偏爱于“CQD”,因为他们大多数过去是在铁路系统工作的,习惯使用“CQD”。

1909年8月,美国轮船“阿拉普豪伊”号由于尾轴破裂,无法航行,就向邻近海岸和过往船只拍发了“SOS”信号。这是第一次使用这个信号。直到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之后,“SOS”才得到广泛使用。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SOS这三个字母无论是从上面看还是倒过来看都是SOS,当遭遇海难,需要在孤岛上摆上大大的“SOS”等待救援的时候,头顶上路过的飞机无论从哪个方向飞来都能立刻辨认出来。

在1908年之前,国际公海海难求救信号为C.Q.D.。这三个字母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尽管很多人认为它是Come Quickly, Danger.(快来,危险!)的首字母缩写。虽然1908年国际无线电报公约组织已经明确规定应用S.O.S.作为海难求救信号,但C.Q.D.仍然有人使用。泰坦尼克海难发生初期,其他船只和救助组织之所以没有能够及时组织施救,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明白船上发报员开始发出的过时的C.Q.D.求救信号。直到整个船只都快没入大海才发出了S.O.S.求救信号,但到了此时谁可能还有如此的回天之力,拯救那些无辜的即将永远葬身海底的灵魂呢?

救援中心简介

1998年7月,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国际医疗风险管理公司-国际SOS救援中心(以下简称SOS)。总部设在伦敦和新加坡。到目前为止,SOS有103家常设机构和170家临时机构分布在五大洲的60多个国家。它有10架专门用于医疗紧急救援和转运的飞机。

SOS有4000名专职工作人员,每天可以提供77种语言的服务。

国际SOS拥有6400个团体会员,其中包括超过60%的世界财富500强企业。国际SOS成立22年来,与其无可比拟的优质、专业、全面的服务在全球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紧急救援机构

优普环球救助公司

欧乐国际救援机构

安盛救助集团

蒙迪艾尔救援集团

发信号的方法

有几种不同的发信号方法,不过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你的情形和你可用的材料。

通用远程表达方式:

求救方式一:发出声响,三短三长三短(. . . _ _ _ . . .)莫尔斯电码。

求救方式二:灯光,如手电,三短三长三短(开关灯) .

亮200、灭200、亮200、灭200、亮200、灭500、亮400、灭200、亮400、灭200、亮400、灭500、亮200、灭200、亮200、灭200、亮200、灭1300 (MS)循环 低电平LED亮。

用火

在黑暗中,火是最有效的信号手段。生三堆火,使之围成三角形(国际通用的受困信号),或者排成直线,每堆火之间相距大约25码(23米)。只要时间和形势允许,尽快把火堆生起来,小心看护不要使它们熄灭,直到你需要它们的时候。如果你是孤身一人,保持三堆火燃烧可能有点困难,那就保护好一堆火。

生信号火堆时,要考虑你的地理位置,例如,如果你在丛林中,那么找一片天然的空旷地或者在溪水边生火,以免火堆被丛林的树叶遮挡住。如果没有天然的空地,那么你需要清理出一片空地来。如果是在雪地中,你可能需要清理地面的积雪或者搭一个平台来生火,这样火才不会被融化的雪水浇灭。 燃烧的树是另外一种吸引注意力的手段。含有树脂的树木即使是未干枯的也能点燃。对于其他类型的树木,你可以在较低的树枝上放一些干枯的木头,点燃干木头,这样火势向上烧,会点燃整棵树。在树未烧完前,砍一些未枯的小树添加到火里,可以产生更多的烟。一定要选择离其他树木很远的树,以免发生森林火灾,危及自身安全。

用烟

白天可以用烟来吸引注意力。国际通用的受困信号是三柱烟。你应该尽力使烟的颜色和周围的背景颜色有区别:如果背景是浅色的,那么使用黑烟,反之亦然。如果你在火上加一些绿色的树叶、苔藓、或者浇一点水,那么产生的烟会是白色的;如果往火里加一些橡胶、浸过油的碎布等,产生的烟会是黑色的。

在沙漠地区,烟无法升高,总是在地面盘桓,不过在空旷的沙漠地带,飞行员还是能看见。

用烟来做信号通常只适用于相对风和日丽的日子,大风、雨、雪都会将烟驱散,减少你被发现的可能性。

烟雾手榴弹。如果你有烟雾手榴弹,你可以使用它们,模式和用火一样。一定要保持手榴弹干燥,确保需要使用时它们有效,使用时注意不要点燃周围的植物和草。

M186信号枪

飞行员救生衣中就有这种信号枪求生装置,包括一支枪,枪上用绿色尼龙绳绑着一粒子弹。发射时,笔形子弹发出的声音很像手枪射击发出的声音。子弹射程达500英尺(152米)高,空中范围直径约为10英尺(3米)。

要想使子弹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可以将它从包装中取出,将其部分旋入手枪,手枪扳机处于非击发位置,然后用绳子或链子挂在脖子上准备好,一旦救援飞机出现马上发射,并准备好第二次发射。同时也需要做好隐蔽的准备,以防飞行员误将信号弹当作敌人火力。

星状烟火信号弹。红色是国际通用的危险颜色,所以,如果可能的话,使用红色的烟火信号弹,不过任何颜色都可以使救援人员发现你的位置。星状烟火信号弹射程高度达200到215米,可持续燃烧6到10秒钟,下落速度为每秒14米。

星状伞信号弹

这种信号弹射程高度达200到215米,下落速度为每秒2.1米。M126型(红色)能够燃烧大约50秒,M127型(白色)可以燃烧大约25秒。在夜间,这些信号弹的可视范围为30到35英里(48~56千米)。

反光镜闪光物

在晴朗的白天,镜子是最好的信号装置。如果没有镜子,可以磨光你的水杯、皮带扣、或者其他类似物体,使之可以反射阳光。将反光集中于一处,要避开敌人的视线。就练习使用镜子或闪光物来发信号,不要等到需要使用时才练习。

MK-3型信号镜

将信号镜用绳子或链子悬挂在脖子上,随时准备好使用。不过一定要将可以反光的一面贴着你的身体,以免它反光被敌人发现。

警告:用镜子发信号时速度不要太快,因为飞行员可能会错把信号当成敌人火力。光线直射到飞机座舱上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不要超过几秒,因为这样可能会使飞行员眼花。

阴霾、雾气都可能使飞行员很难看到闪光物发出的信号,因此,如果可能,到周围地势最高的地方去发信号,如果看不到飞机,那就朝着飞机发出声响的方向发信号。

注意:在多数环境中,镜子发出的反光信号在正常情况下,70英里(113千米)以外就能看见。如果在沙漠地区,100英里(160千米)之外都能看见。

手电筒闪光灯

晚上你可以使用手电筒或闪光灯向飞机发出SOS信号。使用频闪闪光灯时,小心不要让飞行员误认为是袭来的枪弹。频闪闪光灯一分钟闪光60次。有些频闪闪光灯有红外线外罩和镜头。

VS-17信号布板。白天时你可以用VS-17信号布板发信号。将橙黄色的一面朝上,因为在空中,橙黄色比紫罗兰色更容易被看见。晃动布板会更容易让飞行员发现。

衣服。将衣服放在地上或者放在树顶上也是一种发信号的方法。选择那些和周围颜色对比明显的物品,将它们排成大大的几何图案,这样它们更容易吸引注意力。

天然材料

如果没有其他方法,你也可以利用天然材料来组成可以从空中看见的符号或信息。你可以堆一些可以投射阴影的土堆,或者可以利用任何类型的灌木、树叶、岩石或者雪块等。

在积雪覆盖的地区,可以使劲踩踏雪,踩出一些字母或符号之后,将一些可形成对比的材料,如树枝等,放入字母或符号中。

在沙地,用砾石、植物、或者海草来组成图案。

在灌木丛生的地区,按照想要的图案将灌木砍掉,或者将地面烧焦。

在苔原地区,挖掘沟渠,或者将草皮翻过来。

不管在什么地区,都要用有对比的材料来布置符号,这样才能让飞机上的机组人员看到。

海水染色剂

军用飞机如果被指派去附近有水的地方执行任务,或者去执行水上任务时,都会配备一个装有海水染色剂的救生箱。如果你处在水上求生的困境中,可以在白天使用海水染色剂来标识自己的位置。染色区域在三个小时之内都会非常明显,除非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所以该染色剂只能在友好区域使用。将染色剂包裹好,直到需要使用时才打开。只有当你听到或看到飞机时再使用。染色剂还可用于雪地,用它将求救代码字母染色也非常有效。

SOS介绍

英文

Many people think that SOS means "save our soul", but actually SOS is the commonly used description for the international Morse code distress signal (...---...). This distress signal was first adopted by the German government in radio regulations effective April 1, 1905, and became the worldwide standard under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Radiotelegraphic Convention, which was signed on November 3, 1906 and became effective on July 1, 1908. SOS remained the maritime radio distress signal until 1999, when it was replaced by the 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Safety System.

中文

很多人认为SOS意味着"拯救我们的灵魂",但实际上SOS是国际电码遇险信号的常用描述(...---...)。这个求救信号首先通过了德国政府无线电法规并在1905年4月1日生效,然后成为了全世界标准下的第二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在1906年11月3日签署并于1908年7月1日开始生效。直到1992年被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所取代之前,SOS仍然是海上无线电求救信号。

为何是“SOS”

十九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世界航海业也飞速进步,告别了古老的风帆,蒸汽机、螺旋桨相继发明并应用在航海上。应用了新技术的船舶速度更快,活动范围更大,世界海运业蓬勃发展。但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船舶在大海上仍然无法避免风暴、浓雾、暗礁,甚至机械事故对航行造成的威胁。但是那时候的通讯技术相当落后,航行在变化无常茫茫的大海上,如果遇难只能听天由命,无数生命因此葬身海底。

1895年英国人马可尼与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机,并开始使用摩尔斯电码传递信息。在马可尼向英国邮政局官员演示无线电报后不久,在1896年实现了海岸与船舶之间的第一次通讯。1898年英格兰海岸附近,通过无线电通讯成功搭救了附近的遇难船舶,这是最早的无线电救援记录。

但是无线电在当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国船员有着各自的习惯与语言,在求救信号上更是五花八门。其次“未经规范”的各种无线电设备可能相互之间也不兼容,造成电报发送不成功。

基于这种情况,1903年第一届国际无线电报会议上提出确定规范的船舶遇难无线电信号。会议不久后,航海大国英国支持马可尼无线电公司并宣布使用“CQD”作为遇难信号。“CQD”中的“CQ”即Call to Quarters( All Stations Attend) 是“全部台站皆应答”的意思,是当时欧洲铁路通讯的续,后面加上一个“D”表示Distress是遇难的意思。而海员们也将“CQD”解释为:“Come Quick,Danger”( 速来,遇难)。但是也埋下了一个隐患“CQD”与一般呼叫“CQ”仅仅一字之差很容易引起混淆。

1906年第二届国际无线电会议上决定采用一种更清楚,更准确的信号来代替“CQD”。会上一位德国专家建议采用德国的经验使用“SOE”作为统一遇难信号,但随即就有人指出他的重大缺点:字母“E”在摩尔斯电码中表示为一个“短音”,在拍发或者接受时很容易被误解或错过。人们借鉴了这个思路,决定用第一个字母S代替E。在会后宣布“SOS”成为了国际统一无线电遇难求救信号。

新的“SOS”国际统一无线电遇难求救信号在摩尔斯电码中由“三个短音”加“三个长音”加“三个短音”构成。简短、准确、连续而有节奏的“SOS”信号在电报中最易发送也最容易辨识。1908 年7月1日协议正式生效,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