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蘇·奈保爾
重新導向頁面重定向至:
維迪亞達·蘇萊普拉薩德·奈保爾(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1932—— ),簡寫維·蘇·奈保爾或V·S·奈保爾,英國印度裔作家。
1932年8月17日,維·蘇·奈保爾生於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1950年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1955年定居英國,並開始文學創作。其主要作品有《通靈的按摩師》、《重訪加勒比》、《非洲的假面具》等,曾獲得布克獎、毛姆獎、諾貝爾文學獎等多個獎項,與石黑一雄、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維迪亞達·蘇萊普拉薩德·奈保爾 (著名文學家) | |
---|---|
出生 |
1932年8月17日 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 |
國籍 | 英國 |
別名 |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
職業 | 作家 |
知名於 | 曾獲得布克獎、毛姆獎、諾貝爾文學獎等多個獎項,與石黑一雄、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
知名作品 |
《埃爾韋垃的選舉權》 《世途》 《米古埃爾街》 《通靈的按摩師》 《重訪加勒比》 《非洲的假面具》 |
目錄
目錄
1人物經歷
2個人生活
3主要作品
4創作特點
5獲獎記錄
6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32年8月17日,奈保爾生於中美洲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時為英國殖民地)的查瓜納斯一個印度婆羅門後裔家庭。
1939年,奈保爾一家人搬到了首都西班牙港。
1948年,奈保爾畢業於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的首都西班牙港的女王皇家中學。
1950年,奈保爾獲獎學金赴英國牛津大學留學,修習英國文學。畢業後定居倫敦為自由撰稿人,曾為BBC做「西印度之聲」廣播員並為《新政治家》雜誌做書評。[1] 1955年,奈保爾在英國結婚並定居。婚後,在妻子的鼓勵下,他開始文學創作。
1957年,奈保爾發表第一部作品《神秘的按摩師》。之後陸續出版《埃爾韋拉的選舉權》、《米格爾街》。
1960年代中,奈保爾曾在世界各地廣泛遊歷。
1962年,奈保爾因《米格爾街》獲得毛姆獎。
1964年,奈保爾出版印度三部曲之一的《幽黯的國度:記憶與現實交錯的印度之旅》。
1971年,奈保爾因《自由國度》獲得布克獎。
1977年,奈保爾完成印度三部曲之二的《印度:受傷的文明》。
1979年年中,奈保爾取道亞洲大陸,以七個月的時間展開了一趟伊斯蘭國家之旅。而後花了10個月的時間,奈保爾寫出了遊記《信徒的國度》。
1990年,奈保爾被英國女王授封為爵士。同年完成印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
1993年,奈保爾獲得英國大衛·柯恩文學獎。
2001年,奈保爾獲得瑞典文學院授予的諾貝爾文學獎。
2004年,完成小說《魔種》之後,奈保爾宣布封筆。
2009年,奈保爾從非洲的中心烏干達出發,先後經過加納、尼日利亞、象牙海岸、加蓬,最後到達南非,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旅行,並根據旅途中的觀察寫出了《非洲的假面具》一書。
個人生活
家庭
奈保爾出生在位於加勒比海的英屬殖民島嶼特立尼達,他的祖父是英屬印度的契約勞工,屬婆羅門種姓。印度人在世界上向來以遵循本國文化而出名,但奈保爾的父親西帕薩德卻對宗教敬謝不敏,喜歡英國文學,並終生懷抱作家夢。奈保爾童年時,父親常常會給他讀自己特別喜歡的英國文學作品片段。比如莎士比亞的《尤利西斯·凱撒》,狄更斯的《霧都孤兒》,一邊朗讀,一邊講解。在父親的影響下,奈保爾從小就對英國文化充滿嚮往。[2]
奈保爾和第一任妻子帕特相識於牛津校園。帕特是土生土長的英國和第一任妻子帕特人,比奈保爾大17天,苗條矮小,善良溫和。在雙方家庭都反對的情況下,兩人義無反顧地熱戀,並於1955年結婚。奈保爾甚至沒有準備戒指,帕特只好後來自己去買。結婚沒多久,奈保爾就拒絕與妻子發生性關係,因為他認為性慾是可恥的,不該與真愛掛鈎。而另一方面,他又經常出門嫖妓。他認為自己需要很多的生活經驗和體驗,以獲取寫作靈感。在41年婚姻里,帕特一直默默充當他的助手、,為他記錄每一個寫作素材。
奈保爾與英裔阿根廷女子瑪格麗特·穆雷瑪格保持了長達24年的情人關係。為了他,瑪格麗特離開了丈夫和三個孩子。在他們剛開始交往的時候,因為奈保爾沒什麼錢,瑪格麗特還得養着他。為了生計,離婚後瑪格麗特甚至當了一個銀行家的情婦。這個女人期望與奈保爾結婚,但最終沒能如願。瑪格麗特三次因奈保爾懷孕,卻只能三次墮胎。後兩次,奈保爾甚至都不付醫藥費。她時常因為被他打得鼻青臉腫而無法出門。奈保爾結識第二任妻子後,立刻就和這位軟弱的瑪格麗特分道揚鑣。1996年2月,63歲的帕特因癌症去世。兩個月後,奈保爾迎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巴基斯坦新聞記者納迪娜。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類型 | 創作時間 |
---|---|---|
《通靈的按摩師》 | 小說 | 1957 |
《全民選舉》 | 小說 | 1958 |
《米格爾街》 | 小說 | 1959 |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 小說 | 1961 |
《重訪加勒比》 | 小說 | 1962 |
《斯通與騎士夥伴》 | 小說 | 1963 |
《幽暗國度》 | 遊記 | 1964 |
《守夜人記事簿》 | 小說 | 1967 |
《模仿者》 | 小說 | 1967 |
《失落的黃金國》 | 遊記 | 1969 |
《自由國度》 | 小說 | 1971 |
《過分擁擠的奴隸市場》 | 遊記 | 1972 |
《游擊隊員》 | 小說 | 1975 |
《印度:受傷的文明》 | 遊記 | 1977 |
《大河灣》 | 小說 | 1979 |
《剛果日誌》 | 遊記 | 1980 |
《伊娃·庇隆歸來》 | 遊記 | 1980 |
《信徒的國度》 | 小說 | 1981 |
《尋找中心》 | 小說 | 1984 |
《抵達之謎》 | 小說 | 1987 |
《南方的轉折》 | 小說 | 1989 |
《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 | 遊記 | 1990 |
《選擇無家可歸》 | 小說 | 1994 |
《世間之路》 | 小說 | 1994 |
《孟買》 | 小說 | 1994 |
《不止信仰》 | 遊記 | 1998 |
《奈保爾家書》 | 通信集 | 1999 |
《半生》 | 小說 | 2001 |
《我們的普世文明》 | 小說 | 2002 |
《康拉德的黑暗我的黑暗》 | 小說 | 2003 |
《魔種》 | 小說 | 2004 |
《看,這個世界》 | 小說 | 2007 |
《非洲的假面劇》 | 小說 | 2010 |
以上參考 [3]
創作特點
主題
奈保爾: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 因為我是為文學服務的
奈保爾本人是出生在後殖民社會、定居於英國的印度裔作家,以他的邊緣身份只能去融入西方主流社會,而不是去投入第三世界。他的作品多是以亞、非、拉美等第三世界社會為題材,表達他自己的看法。在小說的寫作中,奈保爾是兩種作家的合體,一隻手深入第三世界的廣闊疆土,另一隻手縮回到帝國舊日的腹地,逆寫帝國。
奈保爾有三種類型的寫作,一種是帶有追憶往事屬性的小說《米格爾街》《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通靈按摩師》等有毛姆的遺風,《浮生》甚至直接寫毛姆的經歷,這些小說都以故國為主要故事發生地,有頭有尾,故事的走向跟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個人經歷有很大關係,他在復原一個幻想中的家園世界,在幻想中他好像依然生活在他們中間,在幻想中那些地方是萬物的起源,經典如《米格爾街》正是這個家園的雛形。及至《通靈按摩師》已經開始出現另外的特質,奈保爾的詼諧、機警、荒誕的標誌性風格已經形成。印度裔青年甘涅沙,在物質與精神雙重匱乏的英殖民統治下的彈丸之地,上演了一串串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他曾經屢戰屢敗,但這個具有離奇宗教思想的人認定冥冥之中上天對他的人生道路自有安排。在此信念的支撐下,他的人生故事變得詭異起來,搖身變成通靈大師,憑着一小點科學知識、一小點運氣,為人驅魔,名噪四方,從一個看似不可能成功的混混,實現「神人合一」、加入政壇,直至獲得大英帝國勳章,被派駐聯合國。但此時的他給自己徹頭徹尾改了一個英國名字,已經完全忘卻或者說不願再記起自己曾經的出發地。奈保爾此類小說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典型的故國人物,在展示他們生活世界的過程中,承襲自牛津的理性與故國圖景神秘纏繞在一起,顯示了交叉騰挪的力量。
另一種是遊記,奈保爾有很多機會到英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尤其是第三世界去遊歷,1961年受到特立尼達政府資助,第一次去加勒比海地區前西班牙殖民地遊歷,這開啟了他的另一種寫作方式,用作家庫切的話說,這可能是一種寫作上的不得不做的選擇,「他沒有幻想的才能;只有一個在微不足道的西班牙港的童年可供利用,沒有什麼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記憶(這正是特立尼達讓他失望之處,也是特立尼達背後的印度令他失望之處);他似乎沒有題材」。正是在經歷了多年辛苦寫作之後,才終於像普魯斯特那樣明白,他一直都是知道真正題材的,而他的題材就是他自己——「他自己和他作為一個在一種不屬於他(他被告知)和沒有歷史(他被告知)的文化中成長的殖民地人想在世間找到一條出路所作的一切努力」。從印度、非洲、加勒比海岸到馬來西亞,作為一個殖民地人,行走在新大陸上,讓奈保爾獲得了一次重新觀看成長之地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遊歷都是他特立尼達故事的另一種延續。
更為重要的一種類型是奈保爾所衷愛的半自傳體寫作。在這些小說中讀者很難釐清奈保爾與小說中「我」的區別,這也是奈保爾對英語文學的主要貢獻,歷史報道和社會分析以具有自傳色彩的小說和旅行回憶錄的方式流出。《抵達之謎》里有一個模仿者,叫做皮頓的園丁,從外貌上看不出他有任何不合時宜的,可憐的或卑微的樣子。體格健壯,挺着結實的將軍肚,穿上正式的衣服,就顯得十分體面。「他不是我概念中的園丁」,看上去是一個更加時髦的男子,一個上流社會的人。奈保爾十分專注地描寫交代皮頓的家庭生活、日常勞動以及虛榮的小伎倆等。「我」有一次撞破了皮頓家生活的窘迫,皮頓不停遮掩,用傻笑掩飾尷尬,接着「我」就把另一個時空里的生活並列出來:小時候,有錢的親戚來做客,我們強烈地顯示出自誇、炫耀的本能,我們向更富有的人誇耀,雖然他們能夠很容易識破我們的虛榮心。半自傳體的寫作釋放了奈保爾剖析的熱情,以及作為一個觀察者的強大能量,它不斷逼視被觀察者和自我的生活,祛除最後的遮掩。《抵達之謎》中,作家以鑄幣工藝般的筆法講述了鄉間的「故事」和鄉村衰敗的景象,真切地展現了「日不落帝國」向「日落帝國」蛻變的過程和後果,並且把自我身世的迷茫和尋找嵌入這個鄉間場景中。作家不斷重複自己身為英國鄉間的陌生人,有着陌生者的神經,又有着語言、語言史和寫作方面的知識,但他能夠在看到的東西中發現一種特殊的過去。絕望與無法完整表達的宿命,讓如何書寫變得無比重要,於是書寫對奈保爾來說是一種躲藏,似乎在被看見的同時去躲藏。
奈保爾對第三世界的呈現不是嚴格社會學意義上考察,他有許多備受指責的觀點。他大膽地談論別人的信仰和宗教,也惹怒了許多人,但從寫作上來說這無可指摘,或者用他自己的說法,寫作,更準確地說,指的是洞察力,一種觀察和感覺的方式。他說,用文學之眼,或者藉助於文學,從這當中看到很多東西。無論是他身居威爾特郡鄉間別墅期間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感覺,還是穿越印度、非洲、馬來西亞時,他都讓讀者看到了很多東西,我們跟隨他的目光,流連峽谷里的山毛櫸,野玫瑰、山楂、呆鵝,笨拙滑稽的僕人,遊行中鞭打自己的人,骯髒的庭院,腥臭的排水溝,灰撲撲的擦鞋人,讀者看到帝國的榮光,看到模仿者的尷尬,看到古老的宗教在一個個具體人身上的展開,徜徉在一個個滄桑的命運之上。奈保爾虛構的和寫實的作品(他的不少作品是兩者的結合或混合)直接地表達了他對世事的尖銳批評和對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中有些流露了對現代社會和人類本性的懷疑。他對第三世界國家和民眾(如對印度、非洲和亞洲穆斯林)的不客氣的描寫引起過爭議;他對英國等新、老帝國主義國家的批判也曾遭到反駁。被人說他是在後殖民世界裡流浪里的知識分子。奈保爾在各種自傳體遊記中,所展現的自由自在的心態和隨意伸展的觸角,讓在地的尋常故事具有了傳奇的色彩。[4]
風格
奈保爾的文字簡潔節制,清爽利落,直來直去,有時顯得冷漠。他的簡潔里包含所有的複雜性,直來直去之中似乎很傷人感情。但是西方多年以來文章都以委婉曲折為主,讀者已厭倦這種煩瑣的品味,因此奈保爾的硬朗直接的文字便很令人着迷。奈保爾的語言因着各種躲藏,永遠無法抵達的真理,罩上了謎語的霧,也就遠離了語言的郊區,是一種含糊、複雜如城牆疊嶂一樣的語言。這當然與作家無窮無盡的探索式寫作,以及與之匹配的內心傾述尋找有關。這就是卡爾維諾所說的文學是福地,語言在其中變成了它真正應該具有的樣子。
奈保爾的作品主要表現了後殖民主義時期,殖民宗主國對第三世界,尤其是非洲國家的控制和破壞,以及異質文化間的衝突和融合。這一文學風格和主題的確立來源於作者青年時代在牛津大學的求學經歷。在牛津期間,奈保爾初次體嘗了移民生活的貧困、孤獨,深感自己如迷途的羔羊在異國他鄉漂泊,心中苦澀難言。形成其文學風格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奈保爾長期在外旅遊。旅遊期間,他寫下了《中間通道》、《在信徒中間》等多部作品。長期的旅行生活使他更深刻地觀察了社會,也形成了他鮮明的文化旅行家的寫作風格,更鑄就了他原本就無根的,無文化歸屬的個人特質,使其成為「無國界」作家的代表人物。
奈保爾有很多可供談論的方式,他的殖民地背景、他的西方主義眼光、他的第三世界書寫、他對種族主義和歷史的探究,還有他的語言、故事、寫作方式。從鄉村到城市,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從出生之地到謀生之地,奈保爾的精神世界正是人們所經歷、感受中漂泊的世界。在這一點上他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作家,他在浸潤了漿汁似的生活世界描繪中,包裹了一片片滄桑生命的輝光,他用現實主義的筆法記錄着自己接觸到的人,他們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他們隱秘的情感、躲藏的自我,以及奈保爾置身自己所觀察世界的種種自反式體悟。這一點跟眾多影響深遠的現代主義作家不同,他不是那種像刀片一樣插入現實的作家,而是包裹和浸潤人們的作家。[5]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奈保爾是英語文學大師。(南非作家庫切評)
奈保爾的著作將極具洞察力的敘述與不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為一體,是驅策人們從被壓抑的歷史中探尋真實的動力。(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7] 奈保爾的感知能力是最高的,而他的文體則為他表達這些感知提供了完美的載體。(英國小說家、評論家馬丁·艾米斯評)[8]
以天賦和才華而論,奈保爾當居在世作家之首。(《紐約時報》評)[9]
參考資料
- ↑ 諾獎得主奈保爾抵滬參加上海書展 為首訪中國 .新民網 . 2014-08-11
- ↑ 奈波爾官方網站關於維·蘇·奈保爾的介紹 .諾貝爾官方網站 . 2013-09-16
- ↑ 諾貝爾官方作品列表 .諾貝爾官方網站 . 2013-09-16
- ↑ V.S.奈保爾:一半天才,一半惡棍 .成都商報 . 2014-08-18
- ↑ Sir Vidia Naipaul admits his cruelty may have kill .The Telegraph . 2013-09-16
- ↑ 諾獎得主奈保爾 自傳體小說出版 . 鳳凰網 . [2018-6-5]
- ↑ 維·蘇·奈保爾:現在獲諾貝爾文學獎有點委屈 .搜狐新聞 . 2013-12-18
- ↑ 【閱獨】諾獎得主奈保爾為何鍾愛嫖娼 . 騰訊網 . [2018-6-5]
- ↑ 諾獎作家奈保爾:一個人要有三個人生 . 中國新聞網 . [2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