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折叠
β折叠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中国的汉字也在不断演化着,从最初的甲骨文[1]渐渐发展到了小篆[2],后来文化进一步发展后,才出现了”汉字”这种说法。
目录
名词解释
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肽键平面折叠成锯齿状,相邻肽链主链的N-H和C=O之间形成有规则的氢键,在β-折叠中,所有的肽键都参与链间氢键的形成,氢键与β-折叠的长轴呈垂直关系。
组成
60年代以来,球状蛋白质的晶体结构被陆续解出,发现许多蛋白质中都有β-折叠层,平行的和反平行的都有。有时候许多段肽链排列成一大片,正、反平行的β-折叠层也可交错在一起排列,构成“扭转折叠层”。在多数蛋白质中,β-折叠层与α-螺旋是并存的,但也有个别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 IgG的分子中只存在β-折叠层和无特定结构的部分。
β折叠层并不是平的,因为侧链的存在使得它看上去像手风琴一样波纹起伏。这样每一股会更紧密排列,氢键更容易建立。氢键的距离为7埃。在蛋白质结构中beta-折叠通常会用箭头表示。肽链的氮端在同侧为顺式,两残基间距为0.65nm;不在同侧为反式,两残基间距为0.70nm。反式较顺式平行肽链更加稳定。能形成β折叠的胺基酸残基一般不大,而且不带同种电荷,这样有利于多肽链的伸展,如甘氨酸、丙氨酸在β折叠中出现的几率最高。免疫球蛋白有大量的Β-肽链层。
另一种常见的蛋白质模序是alpha-螺旋和三种不同的β-转角。不属于一个模序的蛋白质一级结构部分被称之为不规则螺旋。这些部分对蛋白质的空间构象非常重要。
特性
β-折叠(β-sheet)也是一种重复性的结构,大致可分为平行式和反平行式两种类型,它们是通过肽链间或肽段间的氢键维系。可以把它们想象为由折叠的条状纸片侧向并排而成,每条纸片可看成是一条肽链,称为β折叠股或β股(β-strand),肽主链沿纸条形成锯齿状,处于最伸展的构象,氢键主要在股间而不是股内。α-碳原子位于折叠线上,由于其四面体性质,连续的酰氨平面排列成折叠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折叠片上的侧链都垂直于折叠片的平面,并交替的从平面上下二侧伸出。平行折叠片比反平行折叠片更规则且一般是大结构,而反平行折叠片可以少到仅由两个β股组成。
结构要点
1. 肽链呈锯齿状,按层排列,可以是不同的肽链,也可以是同一条肽链的不同肽段。
2. 相邻肽链的C=O与N—H间形成氢键,氢键与长轴垂直。
3. 相邻肽链平行或反平行排列,反平行的更稳定。也存在平行与反平行混合出现的结构,约占20%。
4. 一个残基占0.325nm(平行式)或0.35nm(反平行式)。
影响稳定因素
1. 靠键间氢键维持稳定。
2. 氨基酸Pro破坏之。
3. 侧链过大,带同种电荷侧链基团相邻时均影响β折叠片的稳定性。
平行与反平行
在平行的β折叠结构中,两条肽链走向相同,氢键不平行;在反平行中β折叠结构则指走向相反,氢键平行。
参考文献
- ↑ 汉字小时候|一个文字,一段历史,搜狐,2020-11-24
- ↑ 书法丨原来小篆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国家规定的标准汉字形态!,搜狐,2017-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