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β铁是一種已過時的名詞,以前用來稱呼鋼鐵的一種顯微組織,後來發現其實就是溫度超過臨界溫度A2,由鐵磁性變為順磁性肥粒鐵[1]

低碳鋼、中碳鋼及大部份鑄鐵在室溫下的主要都是肥粒鐵(α鐵),當鐵或肥粒鐵钢加熱超過臨界溫度A2,也稱為居里溫度771 °C(1044K或1420 °F),,其原子因熱的隨機運動已超過3d軌域未成對自旋電子的磁矩,A2是圖1相圖中β铁的溫度下界,β铁在晶体学上α鐵完全相同,只有磁疇及和溫度有關的延伸立方晶系晶格參數不同,因此在熱處理上的重要性不大。因為這個原因,β相半多不會視為一個獨立的相,會視為是α鐵在高溫下的情形,而the A2溫度的重要性也比A1共晶溫度)、A3、Acm臨界溫度要低。

Acm奥氏体碳化三鐵+γ-Fe平衡的狀態,已超過圖1的右邊界。在技術上來說,α相 + γ相的區域在超過A2之後即為β相 + γ相。β鐵的命名維持用希臘字母為鐵及鋼的相命名的習慣:肥粒鐵(α-Fe)、β铁(β-Fe)、奥氏体(γ-Fe)、高溫的δ鐵(δ-Fe)及高壓下的Ε鐵(ε-Fe)。

目录

A2臨界溫度和感應加熱

β铁和A2臨界溫度對鋼的感應加熱相當重要,如表面硬化的的熱處理。鋼一般會在900–1000 °C奥氏体化,然後再進行淬火回火。感應加熱是利用高頻的交流磁場,在居里溫度以下的二個效應來加熱鋼:渦電流的電阻加熱或焦耳(I2R)加熱,以及鐵磁性材料的磁滯損失。在A2溫度以上,磁滯現象消失,而相同溫度上昇需要的能量比A2溫度以下要高很多。需要用對應的電路,調整電感電源的阻抗來補償上述的變化。

地質學中的β铁

乌普萨拉大学的Saxena Dubrovinsky等人觀察一個高溫高壓鐵碳晶相下的X射線衍射(XRD),認為是β鉄。 A foil of 99.9%純肥粒鐵的薄片用金剛石砧壓縮,壓力在35–40 GPa,以形成標準的高壓相,六方最密堆積的Ε鐵|Hexaferrum。

將ε-Fe用雷射加熱到1500 K,用X射線衍射掃描,淬火後再掃描,出現了四層六方最密堆積超晶格的β,認為可能是地球鐵質地心的可能狀態。不過後續的研究無法產生β铁或是其他的正交晶系,因此上述實驗認為可能是亞穩態或是錯誤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肥粒鐵,t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