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三色旗」的由來

三色旗的由來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 三色旗」的由來

東京奧運會閉幕式上,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代表高舉着本國或本地區的旗幟緩緩入場。不少歐洲國家的國旗都是顏色與條紋近似的三色旗。閉幕式結尾的 「巴黎八分鐘」,貫穿這段視頻的核心元素即是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讓全世界人民都深刻體會到法國人民對這面國旗的熱愛。 [1]

目錄

三色旗的由來

2021年8月8日晚的東京奧運會閉幕式上,204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代表高舉着本國或本地區的旗幟緩緩入場,使東京新國立競技場變成了一片國旗的海洋。

細心的觀眾一定已經發現,不少歐洲國家的國旗都是顏色與條紋近似的三色旗。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三色旗當然是閉幕式結尾的 「巴黎八分鐘」,貫穿這段視頻的核心元素即是法國國旗的藍白紅三色,讓全世界人民都深刻體會到法國人民對這面國旗的熱愛。

然而,對於不熟悉歐洲國旗的觀眾來說,想搞清楚這些三色旗的主人還真不容易。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歐洲國家熱衷於三色旗?

沒有國旗的時代

荷蘭國旗出現在16世紀,作為較早誕生的國旗,誕生於荷蘭人反抗西班牙取得獨立的戰爭中。在此之前,古羅馬帝國只有軍旗,中世紀的歐洲以貴族領主的徽章旗幟為主。

中世紀的歐洲其實是大大小小封建領主的集合體,每個領主都有家族徽章,也稱紋章,一般畫在戰袍、盾牌和旗幟上,既是本家族的代表,同時也用於戰場上的敵我識別。

這些徽章的圖案五花八門,動物、植物、城堡、武器、工具、色塊等等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像法國波旁王室的紋章是藍盾金色鳶尾花,哈布斯堡家族的徽章是黑鷹等等。

直到16世紀歐洲各國交戰時,雙方揮舞的都是印着王室或領主徽章的旗幟,只有荷蘭人打破了這個傳統,因為荷蘭爭取獨立並非以某一位領主為核心,而是荷蘭人民自發參與了這場戰鬥,需要一面代表荷蘭的獨特旗幟。

荷蘭當時被稱為「尼德蘭」,屬於法蘭克王國及繼任的神聖羅馬帝國,領主是奧蘭治親王。16世紀前期,分為奧地利和西班牙兩個支系的哈布斯堡家族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疆域遍布整個歐洲,荷蘭便是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支系的一部分。

作為荷蘭的宗主國,西班牙派遣總督管理荷蘭事務及徵收賦稅,奧蘭治親王也要服從總督。但荷蘭人對西班牙的統治非常不滿,經濟和宗教因素都很強烈。

荷蘭是個低地國家,平均海拔低于海平面,土地鹽鹼化嚴重,不得不大力發展海運、漁業和工商業,致使荷蘭擁有較為發達的工商經濟及強大的資產階級力量,自由主義氣息也十分濃重。

儘管荷蘭提供的賦稅已經占到收入的一半,但哈布斯堡仍然醉心於爭霸歐洲,需要大筆資金支付龐大軍隊和戰爭費用,因此不斷加重對荷蘭的壓榨,引起荷蘭人民的極大不滿。

在宗教方面,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後,大部分荷蘭人改信新教,哈布斯堡仍然信仰着天主教,並對新教徒進行迫害。這些因素都促使荷蘭人想擺脫西班牙哈布斯堡的統治,終於在1568年打響了獨立第一槍。

西班牙軍隊使用的自然是哈布斯堡黑鷹徽章旗幟,荷蘭人卻發現自己沒有合適的旗幟。雖然奧蘭治親王站在荷蘭人民一邊,但荷蘭人並不認為自己是為奧蘭治親王而戰,用他的徽章旗幟顯然不太合適,荷蘭人民應該擁有自己的旗幟。

最早的三色旗

打贏這場以弱勝強的戰爭的是被譽為「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的平民游擊隊,他們利用遍布荷蘭的河流、沼澤和森林,殲滅了大批西班牙軍隊。

講究實用的平民們很快創造了一面從未有過的旗幟,橫條紋橙、白、藍三色旗,這三種顏色都源於奧蘭治親王的徽章,以表明奧蘭治親王與荷蘭有很重要的關係,但又不完全代表荷蘭。

這三色中最特殊的是橙色,「奧蘭治」的本意就是橙色,跟中國人姓「白、黃」是一樣的。至於為什麼選擇條紋旗,最大可能性是因為製作簡單,找塊白布刷上橙藍兩色即可,比印製那些圖案複雜、花里胡哨的徽章要容易得多。

不僅如此,荷蘭人的實用主義還體現在這面國旗的演變上。1581年7月,哈布斯堡被迫承認荷蘭獨立,成立「尼德蘭聯省共和國」,橙白藍三色旗成為共和國的國旗。奧蘭治親王也斷絕了與哈布斯堡的臣屬關係。

歐洲當時是君主制的天下,荷蘭人的這個共和國在與歐洲各國進行貿易和外交往來時很不方便,遭到各國王室的敵視,給商業發展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因此,荷蘭人在1584年擁戴奧蘭治親王為國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國家事務仍然掌握在議會手中。

大約在1630年,荷蘭宣布將國旗中的橙色改為紅色,理由是原來的旗幟在海上和戰場上不易分辨,改成紅色並加深藍色後會更醒目。今天的荷蘭國旗就是紅、白、藍三色,橙色早已不是國旗色。

有人認為這又是荷蘭人的實用主義在作崇,當時的橙色是由紅黃兩種顏料混合而成,經過長時間風吹雨淋後,黃色顏料首先被衝掉,只剩下了紅色,荷蘭人索性改成紅色,以降低製作成本。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可以看出,那時候荷蘭人對橙色的狂熱遠不及現代。現代荷蘭人把橙色當作自己的民族標誌色,用在國內外很多場合,連足球隊、排球隊都被稱為「橙衣軍團」。

荷蘭三色旗在最初的兩百年裡沒有對歐洲產生明顯影響,唯一的例外是俄國。沙皇彼得一世17世紀親自到荷蘭學習造船等先進技術,受荷蘭文化的影響,仿照荷蘭三色旗設計了一面橫條紋白、藍、紅三色旗作為海軍旗。

雖然這面三色旗要到1893年才被正式定為俄國國旗,但三色旗傳統已經在俄國確立下來,歷史上其他國旗也多是三色旗式樣,今天的俄羅斯聯邦採用的正是這面三色旗。

法國大革命催生三色旗

在君主制盛行的歐洲,荷蘭人這面式樣簡單的三色旗顯得十分獨特,深受封建領主們壓迫的民眾們頭一次看到不代表任何王公貴族的國旗,無疑會受到莫大的鼓舞。

17-18世紀的思想啟蒙運動,使平等自由思想開始深入人心,法國波旁王朝的君主專制日益引起人民的不滿,再加上無節制的橫徵暴斂,法國人民的怒火終於爆發出來。從1789年5月攻打巴士底監獄開始,法國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

波旁王朝的徽章旗幟是白底藍盾金色鳶尾花,革命的法國人民當然不能再用王室旗幟,在組建國民自衛軍時採用了豎條紋的紅白藍三色旗作為隊旗。

法國與荷蘭是近鄰及主要貿易夥伴,對荷蘭三色國旗再熟悉不過,法國三色旗的設計顯然受到了荷蘭的啟發,除了三種顏色本身略有差異外,主要是條紋方向不同。

很多現代專家認為法國三色旗的設計者是國民自衛軍首領拉法耶特,據說一開始只有紅藍兩色,代表思想啟蒙運動倡導的自由和博愛精神,後來他又把代表波旁王朝的白底加了進去,希望能代表國王與人民的平等合作。

法國大革命一開始是要求路易十六仿效荷蘭與英國的實行君主立憲制,人民與國王並未完全站在對立面。路易十六在1791年同意了這個要求,還簽署了新憲法,一度做到了國王與人民的和解。

可是當1793年1月,路易十六因為陰謀復辟君主專制而被處死後,國王變成人民的死敵,法國人民便按照思想啟蒙運動的精神對三色旗重新進行了解釋,藍、白、紅三色分別代表自由、平等、博愛,成為法國人民反君主反封建的象徵。

三色旗飄揚全歐洲

法國大革命處死國王、催生共和國,引起了全歐洲君主們的恐慌,他們組成反法同盟,企圖扼殺新生的法蘭西共和國。拿破崙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輝煌戰績贏得了人民的擁護,混亂而又低效的共和制被拋棄,拿破崙在1804年成為法蘭國皇帝。

拿破崙稱帝並沒有緩解法國與歐洲君主們之間的矛盾,為了瓦解反法同盟,拿破崙發動全面反攻殺出法國。到1812年,法國軍隊征服或迫降了大半個歐洲,從西班牙、荷蘭、普魯士到波蘭。

為了爭取歐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支持,或者說是想削弱君主們的力量,拿破崙把法國大革命的自由平等思想當作武器傳播到全歐洲。因此他在1812年將代表反君主反封建的紅白藍三色旗定為國旗,飄揚在整個歐洲的上空。

雖然拿破崙戰爭很快演變成傳統的大國爭霸,但客觀上極大促進平等、自由,民族獨立和解放思想的傳播,歐洲乃至全世界的被壓迫的各民族都把三色旗看作是革命和獨立的象徵。

拿破崙最終失敗了,封建君主制又重新占到上風,歐洲恢復了往日的秩序。但是,隨着19世紀前期工業革命在歐洲的快速推進,資產階級力量迅猛增長,人民要求反君主專制、享有自由平等的呼聲越來越高漲。

封建制度最頑固的德意志在1818年出現了橫條紋黑、紅、金三色旗,被定為資產階級共和派的旗幟。其他被壓迫民族也紛紛拿出自己的三色旗,作為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標誌。

這場混合着資產階級和民族解放的革命風潮在1848年終於達到最高潮,席捲了整個歐洲。德意志三色旗就是在1848年被定為國旗的,被歷屆共和政府所使用並延續至今。

受到1848年革命打擊最沉重的是奧地利和奧斯曼兩大帝國,被兩者統治和奴役的很多民族都打出帶有本民族特點的三色旗,大大加速了兩大帝國的瓦解。

奧地利統治下的意大利使用豎條紋綠白紅三色旗,可以說是與法國三色旗最相像的國旗之一,原因也很簡單,這面旗就是拿破崙親自設計的,作為他統領過的意大利軍團的軍團旗。

意大利各邦國反抗奧地利時用的旗幟大多以這面意大利軍團旗為藍本,統一後很容易達到一致,只是加上了撒丁王朝的徽章,直到二戰後才變成現在的樣式。

而奧斯曼帝國境內的塞爾維亞、克羅地亞等斯拉夫民族,受斯拉夫老大哥俄國的影響,參照俄國橫條紋白紅藍三色旗設計了本國的國旗,使其成為斯拉夫國家的一個顯著特色。

也就是說,經過19世紀前期革命風潮的歐洲,以王室徽章為核心的旗幟已經基本消失,無論哪種政體都有了新式國旗,其中又以三色旗及其變種最為普遍。

擴散的三色旗

三色旗風潮在19世紀刮遍歐洲後,開始吹向廣大的亞非拉殖民地,尤其是在二戰後出現了殖民地獨立的高潮,而這些殖民地又深受歐洲文化的影響,在國旗上也不例外。

許多殖民地在設計國旗時都把三色旗作為模板,因為三色旗本身就代表着自由平等和民族解放,而各種顏色在不同國家可以有不同的含義,還可以加上本國的特色標識。

比如印度的橫條紋橙、白、綠三色旗,分別代表勇敢、真理、生命,旗幟中央還有一個藍色法輪,代表着神聖的意思。墨西哥的豎條紋綠白紅三色旗,代表着希望、和平、統一,中間有國徽「仙人掌上的鷹」。

大部分阿拉伯國家的國旗也是三色旗(埃及、伊拉克、敘利亞、也門等)或由三色旗衍生而來(科威特、阿聯酋、蘇丹等),綠色在阿拉伯國旗中代表着伊斯蘭或牧場,是最受歡迎的顏色,幾乎每個國家都採用了。

非洲不少國家的國旗則以綠黃紅為主色調,除了三色旗本身的文化因素外,還受到了歷史上唯一沒有被真正殖民的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的影響。

而埃塞俄比亞國旗其實也是受到歐洲革命的啟發,在1897年定下橫條紋綠、黃、紅三色旗作為國旗,這種式樣很快被賦予濃厚的泛非色彩,被新獨立的非洲國家所模仿。

不僅如此,三色旗還即將走出地球,1999年出現的火星旗也是一種三色旗,分別為紅、綠、藍三色,代表着在人類的努力下,紅色火星將向藍色地球轉變。

三色旗可以說是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國旗,圖案簡單、寓意廣泛,至少已被41個國家所採用。不過也正因為如此,不同國家的三色旗很容易被人混淆。

2015年底,大批土耳其民眾為了抗議俄軍轟炸土敘邊境,而聚集到荷蘭大使館外扔了一大堆雞蛋進去,以表達對俄羅斯的憤怒。可為什麼倒霉的是荷蘭人呢?誰讓荷蘭和俄羅斯國旗如此相似呢,都是橫條紋紅白藍三色,俄羅斯大使館應該感謝彼得一世當年的睿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