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刘三姐歌谣”

劉三姐歌謠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壯族的民歌。

目录

背景

劉三姐,是中國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 歌手。 她從小聰慧機敏,歌能歌善唱,被視為"神女"。 12歲即出口成章,妙語連珠,以歌代言,名揚壯鄉。後曾到附近各地傳歌。最早傳說其見於南宋王像之《輿地紀勝》卷九十八《三妹山》。廣西宜山壯族傳說,劉三姐生於唐中宗神龍元年(703年), 人們對劉三姐無比喜愛,有關她的故事與記載很多,相傳人民群眾也通過壯族地區最大的歌圩日「三月三」來紀念她,所以「三月三」歌節又有「歌仙節」的美譽。[1]

有無數人慕名前來與她一起對歌,但短則一日,長則三五天,個個罄腹結舌,無歌相對,無言以答,羞赧而退。然而她的才華卻遭到流氓惡霸的嫉恨,後被害死於柳州。傳說她死後騎鯉魚上天成了仙。也有的說她在貴縣的西山與白鶴少年對歌七日化而為石。還有的說財主莫懷仁欲娶她為妾,三姐堅決反抗,莫買通官府迫害三姐,三姐乘船飄然而去,等等。

簡介

劉三姐的民謠大致可以分為七類:生活歌,生產歌,愛情歌,儀式歌,謎語歌,故事歌和古代創作歌曲。它具有以歌代言的詩性特點和鮮明的民族性,傳承比較完整,歌謠種類豐富 多樣,傳播廣泛。 劉三姐歌謠包含了千百年來的豐富情感及傑出的詩性智慧,表達了人們對現實生活的真實感受,並吐露了人們激盪在心胸間的歡樂,悲傷,悲傷和歡樂。劉三姐歌謠顯示了中華民族民間傳統藝術活態文化的魅力。它不僅具有見證民族歷史和情感表現的文化史研究價值,而且還具有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和美學等方面的的研究價值。 宜州是劉三姐歌謠富集的特定地區,也是漢文化比較早傳播和與底蘊深厚的壯族文化激烈碰撞的地區。正是在豐富深厚的山歌及歌圩的土壤及其與漢文化激烈的碰撞中。 中,出現了歌仙劉三姐,同時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劉三姐歌謠文化,宜州也被人們認同是劉三姐的故鄉。 隨著時代的發展,老一輩對年輕人的山歌文化傳承,使得劉三姐歌謠在年輕一代人的文化重新構架中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同時劉三姐歌謠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也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民歌作品,比如青年歌手後弦的作品《那年印象劉三姐》、夏瑤的《紅果果》、趙羽的《和你唱山歌》和韋晴晴的《敬酒歌》等等。在全球文化共享的時代,劉三姐歌謠文化面向世界以包容性和共享性影響和傳承著下一代,謳歌美好家園,禮讚大美廣西。

傳承保護

2006年5月20日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

为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并制定“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 按照国家文化部规划建立的“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逐步向市/县扩展。

国家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3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市级:扬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334个市级非遗名录;

县级:高邑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德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衡南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2853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