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鹤呈祥”的地方(张水源)
作品欣赏
“四鹤呈祥”的地方
中国文化中的“鹤”,有长寿、吉祥和高雅的象征。福建南平江滨公园九峰索桥、剑州大桥簇拥的防护堤上,有座雕塑曰“四鹤呈祥”,我常见许多男男女女乐在其周围翩翩起舞。
据《南平县志·城市志第五》载:“今西门门外,有四鹤桥坊。相传有古柏千年,鹤巢其上。番国识者取为香,燃烟中,有四鹤翔舞。” 听前辈说,为了铭记四鹤给里人带来的祥瑞之兆,百姓曾在四鹤翔舞之地立过“鹤碑亭”。我居住的街道也因之得名“四鹤”。
西门门外,老南平人多叫“城墙下”,1980年公布的县级《南平市地名录》为“四鹤巷”。这里有一条不叫溪的“流水坑”,宽五米左右,水从金山塔滴水门方向蜿蜒而下,经三元坊靠近城墙下入西溪汇闽江。建国初,此沟也被说成南平的“龙须沟”。妻子告诉我,她大妹妹就出生在四鹤巷的土木楼房里。每到洪水季节,水进人退,水退人进。一位老朋友对我回忆说,平时这坑的水还行,越往上越清,他年轻时下水捡过石头。
我记事起,南平市延平公社的社址就在西门城墙上紫芝小区这“老地方”,前门靠人民路,后楼落脚四鹤巷。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这上了几个月班,就下乡到上洋长期包队去。当时,靠近“流水坑”的后楼近似危房。次年,延平公社搬到梅山的中山居委会重建楼房。再后来,取代延平公社的南平市城市工作委员会也撤销,时逢紫芝小区旧房改造,我在延平公社的家,移到“老地方“。弹指间,不觉已过了30个年头。牛年春节,紫芝小区有位九十多岁的老同事给在北方“就地过年”的我打来电话,说起延平往事。我感恩老先生前几年主动为民间社团操办的文化讲座,也收藏他因此挥毫泼墨的书法作品。
四鹤街道及紫芝社区的这块地,在上世纪后半叶曾被人们记忆为“灾民区”,南平的旧城改造是从此开始的。我搬来初,有位电大同学羡慕地说,这辈子能住上这样的房子,也就知足。只过十多年,我到那老同学的家,是他所在单位的职工住房,不仅面积比我大一倍,室内格局、室外视野,与我的住房都是跨世纪的差别。
差别在不知不觉地变化着。走上走下的居民也发现:紫芝小区人民路这头原先简朴的半地下层商业网点,现在一年四季吸引着本地、外地追求时尚的雅客。又见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带着自己的“宝宝”常来常往。四鹤巷那边的“流水坑”,加上“盖”辟为延城第二条步行商业街后,不宽也不长的里弄小巷,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摇身变为靓妹、帅哥们浪漫休闲的网红打卡地,“霓虹灯下的四鹤呈祥之巷”。
我当然知道,居民们还不满足“设施陈旧”的紫芝小区楼与楼之间的绿化、美化有所变化。近来,人们欣喜地发现,延城东山那边的天官岭小区已经从“设施陈旧”蝶变为配套5G设施的“智慧型”居民小区。大伙期盼着咱居民小区新时代的“家园蝶恋”。
“四鹤呈祥”在延平四鹤,连起闽北和祖国大地。
延平区四鹤街道是城乡合一的街道,从闽江起点到沙溪口水电站,又深入到茫荡山溪源头,面积有36平方千米。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如毗邻“四鹤呈祥”雕塑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延寿门楼前,立有“延平王军政生涯起点”的勒石。明、清“延平府衙”原址上的南剑州大剧院,串起西门外的四贤公园、四贤街,疑似让咱穿越时空,走进和了解“理学名邦、文武延平”:“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 承前启后了中国古文化,民族英雄郑成功在这演兵条陈,提出“通洋裕国”……
我常在“老地方”登高眺望城区这片天地,“ 雄关虎踞三江口,秀水龙腾双剑潭”“一城山水一城楼,满眼清新满眼画”。又朝向山里的上洋村,改革开放前,这“家家忙种粮,吃饱要帮忙”。如今“从穷山村到都市后花园”,我退休前,村办的景区荣获“溪源峡谷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咱与闽北的和海内外都市来的男女老少,都喜欢走在南平溪源峡谷的路上。这里有“溪山第一”“溪源仙境”和“并君携手,碧水丹山开笑口”的实景,这里有难以数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且融入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有我难忘的与“原住民”相处的故事。我晓得是他们用爱心与智慧不断保护和耕耘着自己的乡土,用青山绿水换来取之不竭的祥瑞之果。
我深知,在“四鹤呈祥”的地方,咱们百姓将为自己明天的幸福生活可持续地奋力翔舞。[1]
作者简介
张水源,1953年生于福建延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