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過「燈節」吃圓子(顧永華)」

「過「燈節」吃圓子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過「燈節」吃圓子》中國當代作家顧永華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過「燈節」吃圓子

高郵民間流傳有「上燈的圓子,落燈的面」的民謠,意思是說正月十三「上燈」這天,當地的人有吃圓子的習俗。 圓子,因為其圓形,是「團圓」的象徵,含有吉祥喜慶的寓意。

高郵,地處蘇中里下河地域,盛產稻米,所產糯稻,加工成為糯米粉,是做圓子的原料。記得小時候,奶奶一般在進入臘月以後,買來糯米用淘米籮洗淘乾淨,然後放在大號頭盆中「酥」上半天,待潔白的糯米顆粒有些酥軟時,送到有碓的店家去「沖對」( 也稱舂米粉)。「沖對」,靠腳踏裝着鐵製「碓牙」的木製碓馬,衝擊放在石臼內的糯米,將米衝擊成米粉。糯米粉加工成功後,奶奶要將糯米粉用細篩再篩一遍,篩下的米粉粒摻些粳米用來煮粥吃,煮好的粥濃稠稠的帶着糯米的清香好吃得很。奶奶在朝陽的地方用長凳擱着竹匾,竹匾里盛着糯米粉,用竹筷將糯米粉攤平,曬上幾個晴天,曬乾的糯米粉裝在用「白大粗」棉布縫製的布袋裡,隨用隨取。那時,小城每逢進入冬季,幾乎每家的大門口院牆邊都曬有一匾子一匾子的糯米粉面,潔白的粉面讓走過的行人看得雙眼直打晃,成為郵城一道靚麗的風景。

冬天,奶奶從南門大街的肉案子上買來豬板油,用刀切成豬油丁,拌上白糖,放進瓷罐子封口醃製,待醃至一個

月的時辰,那種帶着甜美又透着葷油香味的圓子餡就製作成功了。青菜肉餡的圓子,是將青菜、雞蛋皮、茶干用刀分別切碎,豬肉切成肉丁,加入香油、醬油、鹽、糖等調料拌均。燈節這天,奶奶系上圍裙,洗淨手,從面袋裡取出糯米麵粉放進繪有喜鵲登梅圖案的面盆,加水將糯米麵粉和成麵團,放置一段時間「醒一醒」。奶奶搓制的圓子有大小兩種,小的是用純糯米麵粉搓成的實心圓子,大的是內裹着餡的圓子。帶餡的圓子,又分為用白糖醃製的葷油餡和青菜肉餡。

燈節這天待到夕陽西沉,郵城人家張燈結彩,許多人家在屋外掛起各式彩燈。奶奶將一匾子大大小小的圓子放在灶台上,大火將水燒開,圓子下鍋,用炒菜的銅鏟貼鍋底將沉底的圓子炒離鍋底,這樣圓子不會粘在鍋底易於煮透。蒸氣夾帶着圓子的清香鑽出鍋蓋瀰漫在鍋屋,揭開鍋蓋,一層白胖的圓子隨着沸騰的水在鍋中漂着漾着,澆少許冷水激鍋降溫,再次燒開水用小火讓圓子在開水鍋中「養」了會兒,圓子熟透了,大大小小的圓子擠滿鍋中,你挨着我我擠着你,顯現着喜慶祥和的景況。帶着藍色邊圈的青花三泓碗排放在灶台上,奶奶用湯勺給毎只碗盛上四小四大的圓子,說是「有大有小好過日子,四四如意討個好兆頭」。一家人圍着八仙桌而坐,圓潤滑溜的湯圓漾在碗中,用筷子挾着一隻放在嘴邊,只輕輕一抿濃濃的餡汁便流了出來。「慢點吃,別燙着」奶奶緊忙笑着叮囑一句,話語中透出老一輩人對晚輩的關心和關愛。「好吃,再添,鍋里還有,今天管吃夠」,奶奶又說了一句話,我這才發現,奶奶的那碗圓子一隻還沒吃,就光顧着看我們。

如今,奶奶離開我們已經有許多年了,當年奶奶額頭閃着汗珠,臉上含着微笑看着我們吃圓子的一幕,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里,就好象昨天發生的情景,清晰而溫馨[1]

作者簡介

顧永華,網名東方笑,江蘇高郵人,高郵市文聯作家協會會員、民間文學協會副秘書長, 1988年起,陸續在報刋發表小說、散文、詩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