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的自傳,也是歷史的片段(為生歌唱)
作品欣賞
「007」的自傳,也是歷史的片段
《丘吉爾的白兔》——一部情況比較特殊的「007」自傳,三次修撰,有三個不同版本。第一版:1952年《白兔》,布魯斯.馬歇爾根據對弗里斯特.約-托馬斯自傳,也就是個人經歷改編出版。第二版:1997年,馬克.西門又從弗里斯特的朋友那裡得到一些資料加了進去,重新編纂。而最後這版,是英國國家檔案館開放了英國特別行動處的文件資料後,作者蘇菲.傑克遜有機會把更多的資料充實進去,就成了現今這個版本。
這個版本可以說囊括了弗里斯特的一生,從出生到長大,到參軍、到最後成為一名出色的諜報人員和德國納粹抗爭,最後被俘,受到嚴刑逼供,又被押解到集中營,再從集中營脫逃,以及老年後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應該說是和「007」很相似的成長過程。而且,他的很多經歷都出現在「007」的電影中,從這點說,他就是電影「007」的原型也不為過。
一個人的自傳體小說,往往也代表了一段歷史。弗里斯特從小經歷了很不幸的家庭,和一段戰火紛飛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就參過軍,也被俄國俘虜過,殺了看守後才得以脫逃。之後,他做過各種工作,並且在一段失敗的婚姻後又有了一段刻骨的愛情。不幸,第二次世界大戰又開始了,多次曲折戰亂中,他變得越來越成熟,變成了可以從容和敵人同桌共餐的諜報人員,可以在酷刑之下仍能保持清醒的堅貞戰士,可以在崩潰的絕處仍能找到逃生方法的智慧男人。在描述這些的同時,我們也往往看到一戰和二戰時各國民眾、軍人在發生的事件時的縮影,就好像一張張發了黃的老照片在描述着那個紛亂的歲月。
但是,讀這本書的時候,讀者要有心理準備,雖然他有虛幻英雄的經歷。但是,他卻沒法把遭受的心理創傷和身體疾病放在一邊,像詹姆斯.邦德那樣再一次次地去冒險。實際上這就是一個真真實實地站在地面上的人,一個在現實中失去光環的人。不過,我們可以把他當成歷史來看,這可是沒有辦法造假的一段歷史啊!也許我們可以從書中的語句里,讀出我們自己的人生,讀出我們自己的歷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