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彻底”的底子》

《“彻底”的底子》是鲁迅写的一篇文章。   

目录

原文

现在对于一个人的立论,如果说它是“高超”,恐怕有些要招论者的反感了,但若说它是“彻底”,是“非常前进”,却似乎还没有什么。

现在也正是“彻底”的,“非常前进”的议论,替代了 “高超”的时光。

文艺本来都有一个对象的界限。譬如文学,原是以懂得文字的读者为对象的,懂得文字的多少有不同,文章当然要有深浅。而主张用字要平常,作文要明白,自然也还是作者的本分。然而这时“彻底”论者站出来了,他却说中国有许多文盲,问你怎么办?这实在是对于文学家的当头一棍,只好立刻闷死给他看。

不过还可以另外请一枝救兵来,也就是辩解。因为文盲是已经在文学作用的范围之外的了,这时只好请画家,演剧家,电影作家出马,给他看文字以外的形象的东西。然而这还不足以塞“彻底”论者的嘴的,他就说文盲中还有色盲,有瞎子,问你怎么办?于是艺术家们也遭了当头一棍,只好立刻闷死给他看。

那么,作为最后的挣扎,说是对于色盲瞎子之类,须用讲演,唱歌,说书罢。说是也说得过去的。然而他就要问你: 莫非你忘记了中国还有聋子吗?

又是当头一棍,闷死,都闷死了。

于是“彻底”论者就得到一个结论:现在的一切文艺,全都无用,非彻底改革不可!

他立定了这个结论之后,不知道到那里去了。谁来“彻底”改革呢?那自然是文艺家。然而文艺家又是不“彻底”的多,于是中国就永远没有对于文盲,色盲,瞎子,聋子,无不有效的—— “彻底”的好的文艺。

但“彻底”论者却有时又会伸出头来责备一顿文艺家。

弄文艺的人,如果遇见这样的大人物而不能撕掉他的鬼脸,那么,文艺不但不会前进,并且只会萎缩,终于被他消灭的。切实的文艺家必须认清这一种 “彻底” 论者的真面目!

七月八日。

赏析

本文用了演绎推理和归谬的逻辑方法,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尖锐有力地揭了“彻底”论者批评家的 “底子” ——原来是要 “消灭” 文艺!

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一些左翼批评家中的一种极左的不良批评倾向而发的。揭示这种教条主义的极左的批评的严重危害,其目的是保护健康、有益的文艺。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论第三种人》《又论第三种人》的姊妹篇,是鲁迅在文艺批评战线上,既反右,又反“左”——坚持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为维护革命文艺的健康发展、团结和保护一切进步作家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文章的重点在于揭出那种极左的以“非常前进”自居的批评者的“彻底的”批评的种种表现,并指出其巨大的危害。先说文学原本是以识字读者为对象的,文学家主张“用字要平常,作文要明白”,这自然是文学家为多数读者考虑的“本分”。“然而这时 ‘彻底’论者站出来了,他却说中国有许多文盲,问你怎么办?”鲁迅说:“这实在是对于文学家的当头一棍,只好立刻闷死给他看。” —— “彻底论者”就这样扼杀了文学!

接着谈到艺术: 文学家给“闷死” 了,“还可以另外请一枝救兵来”——“请画家,演剧家,电影作家出马,给他看文字以外的形象的东西”。但是,“这还不足以塞‘彻底’论者的嘴的,他就说文盲中还有色盲,有瞎子,问你怎么办?”鲁迅指出,这一来,“于是艺术家们也遭了当头一棍,只好立刻闷死给他看。”“彻底论者” 便又扼杀了艺术!

接着再叙:绘画、戏剧、电影给“彻底”论者扼杀了,那就求助于讲演、唱歌、说书,这些不必用眼睛,只须用耳朵听的艺术形式,为文艺的生存权利作“最后的挣扎”。然而 “彻底”论者还是不予放行,他仍要问你:“莫非你忘记了中国还有聋子吗?”鲁迅感慨道:这“又是当头一棍,闷死,都闷死了”。

上面三个层次的演绎,“彻底”论者就得到一个结论:“现在的一切文艺,全都无用,非彻底改革不可!”这是用演绎推理和归谬的逻辑方法得出的一个荒唐的结论。

下文进一步揭露“彻底”论者这样“立论”之后的作为,进一步暴露其崇尚空谈、否定一切的恶劣作风,指出,“彻底”论者 “立定了这个结论之后,不知道到那里去了”,他并不来“彻底改革”。而文艺家却办不到那些事,“于是中国就永远没有对于文盲,色盲,瞎子,聋子无不有效的—— ‘彻底’ 的好的文艺”,“但 ‘彻底’ 论者却有时又会伸出头来责备一顿文艺家。”“彻底”论者就是这样一种只尚空谈,实则扼杀的“文棍”!

总结全文,提出对待这类批评的正确的态度,那就是:“弄文艺的人,如果遇见这样的大人物而不能撕掉他的鬼脸,那么,文艺不但不会前进,并且只会萎缩,终于被他消灭的。”所以,“切实的文艺家必须认清这一种 ‘彻底’论者的真面目!”只有这样,文艺才有希望。“好的文艺” 才会产生。

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对于教条主义的、极左 “理论”和“批评”的强烈反感以及保护文艺正常发展的热忱态度。这对当代文学的正常的发展,也具有启发意义。[1]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