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狗盜」「雞鳴」救孟嘗君》

(節自 《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在薛①,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②,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

目錄

原文

   (節自 《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在薛①,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歸孟嘗君。孟嘗君舍業厚遇之②,以故傾天下之士,食客數千人,無貴賤,一與文等。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③,問親戚居處。客去,孟嘗君以使使存問④,獻遺其親戚。孟嘗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飯不等,輟食辭去。孟嘗君起,自持其飯比之。客慚自剄。士以此多歸孟嘗君。孟嘗君客無所擇,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為孟嘗君親己。

秦昭王聞其賢,乃先使涇陽君為質於齊⑤,以求見孟嘗君。孟嘗君將入秦,賓客莫欲其行,諫不聽。蘇代謂曰: 「今日代從外來,見木偶人與土偶人相與語⑥。木偶人曰: 『天雨,子將敗矣!』 土偶人曰: 『我生於土,敗則歸土。今天雨,流子而行,未知所止息也!』今秦虎狼之國也,而君欲往,如有不得還,君得無為土偶人所笑乎?」孟嘗君乃止。

齊湣王二十五年,復卒使孟嘗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嘗君為秦相。人或說秦昭王曰: 「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 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嘗君,謀欲殺之。孟嘗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⑦。幸姬曰: 「妾願得君狐白裘⑧。」 此時,孟嘗君有一狐白裘值千金,天下無雙。入秦,獻之昭王,更無他裘。孟嘗君患之,遍問客莫能對。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 「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藏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幸姬為言昭王,昭王釋孟嘗君。孟嘗君得出,即馳去。更封傳⑨,變名姓,以出關。夜半,至函谷關⑩。秦昭王后悔出孟嘗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馳傳逐之。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盡鳴,遂發傳出。出如食頃,秦追果至關。已後,孟嘗君出,乃還。

始,孟嘗君列此二人於賓客,賓客盡羞之。及孟嘗君有秦難,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後,客皆服。

譯文

孟嘗君在薛那個地方,招致諸侯賓客,連那些逃亡的有罪的人,都來歸附孟嘗君。孟嘗君捨棄家中產業,優厚地接待那些賓客。這樣一來,盡把天下有技能的人都招來了,食客達到幾千人。食客無貴賤之分,一律與孟嘗君等同。孟嘗君接待賓客,坐下說話時,在屏風後面常常有侍史做記錄,記錄孟嘗君與賓客所談的話和問及賓客親戚的住址。客走了之後,孟嘗君還派人去問候其親戚,並贈送東西給他們。孟嘗君曾經在夜晚招待客人吃飯,有一人將燈光遮蔽了,那位客人很氣憤,認為飯食不一樣,便停下用餐要告辭而去。孟嘗君立即站起來,拿自己吃的飯與他相比。那客人慚愧極了,就自刎而死了。因此,那些士子多數歸附孟嘗君。孟嘗君對於食客不挑剔選擇,一律善待他們。因此,食客們個個都認為孟嘗君和自己很親密。

秦昭王聽說孟嘗君很有才幹,便先派其弟涇陽君到齊國做人質,請求孟嘗君到秦國見一見。孟嘗君打算去秦國,賓客們都不贊成他去秦,可孟嘗君不聽勸說。蘇代對孟嘗君說: 「我今天早晨從外面來,看見木偶人和土偶人在相互對話。木偶人說: 『天下雨了,你要毀敗了!』 土偶人說: 『我從泥土出生,毀敗了就仍舊回到泥土中。今天下雨,你隨流水漂流而行,不知要漂到哪裡才能停息呀!』 當今的秦國就像虎狼般兇殘,然而你卻要去那裡,如若你不能回來,那麼,你不是被土偶人見笑了麼?」 孟嘗君才終止去秦。

齊湣王二十五年,秦國又來要求孟嘗君去秦,孟嘗君到了秦國,秦昭王即用孟嘗君做秦國丞相。秦國有人對秦昭王說: 「孟嘗君是很能幹,然而他是齊國的王族。現今做秦國丞相,他必定是先關照齊國,然後才是秦國,這樣秦國就危險了。」 於是,秦昭王便停止孟嘗君做相,還把孟嘗君囚禁了起來,並謀劃要殺了他。孟嘗君派人冒險到秦昭王所寵幸的姬那裡去求救。姬說: 「我想得到孟嘗君那件狐白裘。」 此時,孟嘗君有一件價值千金的狐白裘,天下沒有第二件但是,孟嘗君入秦時,把它獻給秦昭王了,再沒有其他的狐白裘了。孟嘗君為此而十分擔憂,問遍賓客,都沒有想出好辦法來。有一個很卑下的食客,會做狗盜的事,他說: 「我能為你得到狐白裘。」 在夜裡,他便裝扮成狗的模樣,進入秦宮庫藏中,偷取了獻給昭王的那件狐白裘回來。孟嘗君用它獻給了秦昭王的寵姬,寵姬為孟嘗君在昭王處說好話,秦昭王便釋放了孟嘗君。孟嘗君得以出來,立即飛奔出秦國。更改了通行的證件,變換了名姓,以便出關。半夜時,抵達函谷關。此時,秦昭王后悔釋放孟嘗君,他找孟嘗君,孟嘗君卻已走了。他立即派人騎了驛站快馬去追趕孟嘗君。孟嘗君半夜到達函谷關,而根據當時關法規定,一定要雞叫才能開關門,讓客人進出。孟嘗君料定秦昭王會後悔放了他,因此十分擔心秦的追人趕到。恰好,他的食客中有個卑下的人能夠學着雞叫。這人一聲雞鳴,而那周圍所有的雞都鳴叫起來。這樣,孟嘗君才得以驗發證件而出了關。孟嘗君出了關大約一頓飯的工夫,秦國追趕的人果然到達函谷關。但是已經晚了,孟嘗君已出了函谷關,追趕的人便掉頭回去了。

當初,孟嘗君把會狗盜雞鳴的二人安排在賓客里,賓客們都瞧不起他們倆,甚至羞辱他們。直到孟嘗君遭遇了秦國之難,竟然靠此二人逃脫危難。從此之後,賓客們都佩服這二人了。

鑑賞

本文寫孟嘗君養士,及其在士人的幫助下從虎狼之秦脫險的故事,反映了戰國後期國與國之間的複雜的矛盾鬥爭。

、(一) 養士。孟嘗君在薛,捨棄家業,廣招天下賓客,無論有無一技之長,也不管是否逃亡者和有罪之人,只要投奔他,他都無挑剔、無選擇、無貴賤地一視同仁,善待之; 並遺贈財物給士子的親戚、家人。因此,那些士子都把孟嘗君視為 「親己」。

(二) 拒秦。孟嘗君在諸侯中有了聲望後,秦昭王以其弟涇陽君為質,要他去秦相見。在門客蘇代的勸諫下,認為入虎狼之秦國,若不得還,豈不為天下所笑?他才未入秦。

(三) 入秦與脫險。齊湣王二十五年 (前299),孟嘗君應秦昭王之約,入秦為相。不久,被疑囚禁,險遭謀殺。求助於秦昭王幸姬,需用那件已獻給昭王之天下無雙的狐白裘作交換。孟嘗君焦慮之時,其食客中有一 「能為狗盜者」,夜入秦宮藏中,盜狐白裘獻幸姬,乃得釋放。逃至函谷關時,按關規雞鳴才能開關放人,孟嘗君怕秦昭王追兵至,焦頭爛額,無法可想。食客中有一 「能為雞鳴」者,引起眾雞鳴,而得出關,脫離險境。可見,孟嘗君之所以能僥倖脫險,全靠「狗盜」、「雞鳴」食客之幫助。自此之後,原被羞辱「狗盜」、「雞鳴」之二人,得到眾門客的敬服。

從這一事件中,看出孟嘗君不拘一格,重才愛才,最終得到了所養之士的回報。[1]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

史記

《史記》是由司馬遷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哲學、政治、經濟、軍事等)。《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傳」,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是古代史書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璧」。[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