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韻三篇》唐朝·杜甫
《三韻三篇》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意旨隱晦。第一首詩抒寫士有不可奪之志,表現出昂揚的志氣;第二首詩以萬斛船作喻,指出大才不可以小用;第三首詩痛批蠅營狗苟、趨炎附勢的可笑小人。前兩首詩運用比體,其中第一首兼用賦法,而第三首詩語多諷刺,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作品名稱 三韻三篇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盛唐
出 處《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詩
目錄
作品原文
其一 高馬勿唾面⑴,長魚無損鱗⑵。
辱馬馬毛焦⑶,困魚魚有神⑷。
君看磊落士⑸,不肯易其身⑹。
其二
蕩蕩萬斛船⑺,影若揚白虹⑻。
起檣必椎牛⑼,掛席集眾功⑽。
自非風動天⑾,莫置大水中⑿。
其三
烈士惡多門⒀,小人自同調⒁。
名利苟可取⒂,殺身傍權要⒃。
何當官曹清⒄,爾輩堪一笑⒅
作者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 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 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 。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