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義鶻》唐朝·杜甫

《義鶻》唐朝·杜甫

《義鶻》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義鶻》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首段十二句敘述蒼鷹幼雛遇難;中間十六句描寫義鶻為雛鷹報仇,撻伐惡霸白蛇,受到詩人熱情的讚揚;末段八句表明詩人作詩的動機。這是一首情感強烈的寓言詩,詩人借「義鶻」為蒼鷹報仇之事,表達了對俠義精神的歌頌,構思精巧,寄意深遠,感情真摯。

作品名稱 義鶻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古詩

作品別名 義鶻行

唐·杜甫

陰崖有蒼鷹, 養子黑柏巔。

白蛇登其巢, 吞噬恣朝餐。

雄飛遠求食, 雌者鳴辛酸。

力強不可制, 黃口無半存。

其父從西歸, 翻身入長煙。

斯須領健鶻, 痛憤寄所宣。

斗上捩孤影, 噭哮來九天。

修鱗脫遠枝, 巨顙坼老拳。

高空得蹭蹬, 短草辭蜿蜒。

折尾能一掉, 飽腸皆已穿。

生雖滅眾雛, 死亦垂千年。

物情有報復, 快意貴目前。

茲實鷙鳥最, 急難心炯然。

功成失所往, 用舍何其賢。

近經潏水湄, 此事樵夫傳。

飄蕭覺素髮, 凜欲沖儒冠。

人生許與分, 亦在顧盼間。

聊為義鶻行, 用激壯士肝。

這一首五言古體寫的是一則寓言故事。白蛇吞食了雛鷹,鶻應雄鷹之邀為鷹族報仇,殺死了白蛇。據詩人說故事為潏(yu)水(長安杜陵附近水名)邊一個樵夫所傳。其實,他只不過是借一個故事明其心志,呼籲人間壯士稟大義而行事,救人於危難之中。此詩系乾元元年(758)作,時值安史之亂。作詩用意恐與此有關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