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元史·趙師魯傳》

元史·趙師魯傳出自《元史》。《元史》的體例整齊,文字淺顯敘事明白易懂,還保留了當時的不少方言土語,這同朱元璋提倡淺顯通俗的文字是分不開的。宋濂修《元史》時,遵照朱元璋的意圖,強調「文詞勿致於艱深,事跡務令於明白」,因此《元史》稱得上是一部較好的正史。卷 數:210卷 。內容:本紀、志、表、列傳。 《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禕(1321~1373年)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1]

目錄

【原文】

趙師魯,字希顏,霸州文安縣人,父趾,秘書少監,贈禮部尚書。師魯為人風采端莊,在太學,力學如寒士。延祐初,為興文署丞。

五年,遷將院照磨。七年,闢為御史台掾,後補中書省掾,於朝廷典章故事,律令文法,無不練習。臨事明敏果斷,執政奇之,及典銓選,平允無私,人無不服。擢工部主事,遷中書省檢校官,成著能名。泰定中,拜監察御史。時大禮未舉,師魯言:「天子親祠郊廟,所以通精誠,迓福釐,生添民,阜萬物,百王不易之禮也。宜鑒成憲,講求故事,對越以格純嘏。」帝嘉納焉。

元夕,今出禁中,命有司張燈山為樂。師魯上言:「燕安息情,肇荒淫之基;奇巧珍玩,發奢侈之端。觀燈事雖微,而縱耳目之欲,則上累日月之明」疏聞,遽命罷之,賜師魯酒一上尊,且命御史大夫傳旨,以嘉忠直。

是時,宰相倒刺沙密專命令,不使中外預知,師魯又上言:「古之人君,將有言也,必先慮之於心,咨之於眾,決之於故老大臣,然後斷然行之,渙若汗不可反,未有獨出柄臣之意,不咨眾謀者也。」不報。倒剌沙雖剛狠,亦服其敢言。有朝士年未及致仕,其子請預蔭其官,而執政者為之地,師魯駁其非,事遂止,遷樞密院都事,改本院經歷。致和初,升奉政大夫、參議樞密院事。

天曆中,遷樞密院判官,改兵部侍郎。丁父憂,特旨起為同金樞密院事,師魯固辭不就。服除,復為樞密判官,持節治四川軍馬,諭上威德,大閱於郊。寬簡有法,士卒懷其恩信。未幾,遷中順大夫、刑部侍郎,樞密院復奏為其院判官。久之,出為河間路轉運鹽使,除害興利,法度修飭,絕巡察之奸,省州縣廚傳贈遺之費,灶戶商人,無不使之,歲課遂大增。暇日,又割己體,率僚吏新孔子廟,命吏往江右制雅樂,聘工師,春秋釋奠,士論稱之。師魯由從官久典金谷,每鬱鬱不樂,疾篤,棄官歸京師,至元三年九月卒,年五十有三。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天水郡侯,諡文清。 (節選自《元史•趙師魯傳》)

【譯文】

趙師魯字希顏,是霸州郡文安縣人。父親名叫趙趾,官至秘書少監,追贈禮部尚書。趙師魯儀表莊重舉止大方,在太學學習,如同寒門學士一樣努力。延祐初年,擔任興文署丞。

延祐五年,他被提拔擔任將院照磨。延祐七年,被徵召做御史台屬官,後來補任中書省屬官,對朝廷的典章舊例、律令文法,無不通曉熟悉。處理事情聰明機敏堅決果斷,執政的大臣對他很賞識。等到他負責考察推選時,公平適當,沒有私心,沒有人不信服他。被提升為工部主事,升遷中書省檢校官,都因才能顯著而聞名。泰定年間,拜任監察御史。此時還沒有舉行過祭祀大禮,趙師魯上奏說:「天子親自到郊廟舉行祭祀,是為了通達精誠,迎接福澤,以求保祐黎民百姓得 到生存,使萬物豐盛,這是歷代君王奉行不變的禮儀。如今應當借鑑過去的法令,遵循舊例,用相配的舉動來祈求幸福。」皇帝讚許 並採納了他的建議。

元宵之夜,從宮中傳出命令,命令有關部門布置燈會取樂。趙師魯上奏:「安逸懶惰,是釀成荒淫的根由;奇巧珍玩,是引發奢侈的禍端。觀燈之事雖然小,但是如果放縱耳目的欲望,對上而言就會影響皇帝皇后的英明。」皇帝閱完奏章後,立刻下令停止舉行燈會,賞賜給師魯一樽御酒,並且命令御史大夫傳達旨意,用來表彰趙師魯忠義耿直的品德。此時,宰相倒剌沙秘密地專權獨管皇帝的命令,不讓朝廷內外大臣預先知道,師魯又上奏說:「古代的君王,如果有命令將要發布,必須首先在心中考慮成熟,與相關臣子商議,由故老大臣作出決定,然後再果斷地施行它,如同汗水流出而不能返回一般;未有獨自出於權臣的意願而不同隸臣 商議謀劃的。」他的奏書沒有得到批覆。倒剌沙雖然為人蠻橫狠辣,也佩服師魯敢於直言。有一位朝士還未到退休的年齡,他的兒子請求預先蔭庇官職,而執政宰臣為他請求封地,師魯駁斥這種做法不對,此事於是被制止。(天曆年間),趙師魯升任樞密院都事,改任本院經歷。

致和初年,升任奉政大夫和參議樞密院事。天曆中期,又升任為樞密院判官,後改任兵部侍郎。因父親去世守喪在家, 皇上特別下旨啟用他做同僉樞密院事,趙師魯堅決推辭不就任。服孝期結束後,又擔任樞密判官,帶着符節去治理四川軍隊,宣揚皇上的威德,在郊外舉行盛大的閱兵,處理事情寬容簡便又有法度,士兵們都感念他的恩德信義。不久,升任中順大夫、刑部侍郎,樞密院又奏請任用他做樞密院判官。過了很久,出京外任河間路轉運鹽使,除害興利,修整法度,杜絕巡察的腐敗,免除州縣宴請迎送饋贈的費用,鹽戶和商人,無不認為便利快捷,每年所徵收的稅銀於是大幅度地增加。閒暇之時,又拿出自己的俸祿,率領其僚屬幕吏重新修繕孔子廟,命令官吏到江西一帶去定製雅樂,聘請樂師,每逢春秋兩季舉行祭奠,因此得到讀書人的稱讚。

師魯由皇帝侍從之官,長時間外任管錢糧的官員,所以常常鬱鬱不樂,病重時,棄官回歸京師,於至元三年九月去世,終年五十三歲。追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天水郡侯,諡號文清。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