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元曲選》臧懋循編著的雜劇集,成書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 [1]

[]

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戲劇是匯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為一體的綜合藝術,近代學術大師王國維極其簡練地用「以歌舞演故事」概括了它的特質。雖然它的形成較西洋戲曲晚很多,但當它一旦以成熟的姿態立定腳跟之後,其發展的趨勢竟是那樣銳不可當,很快就呈現出繁榮景象,飛速創造出了中國戲劇的第一個黃金時代———元雜劇的光輝燦爛的年代。儘管我們今天已無法領略元雜劇精湛的表演和優美的聲腔,而有幸流傳下來、保存在《元曲選》和《元曲選外編》中的156個劇本,卻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我們的遺憾,使我們能藉助這一渠道,對元代雜劇的輝煌,獲得一個相當豐富的認識。元曲選插圖臧懋循本人精通戲曲,尤其稱賞元雜劇。他論曲推崇「當行」,即「情詞穩稱」,曲文「雅俗兼收,串合無痕」;「關目緊湊」即要求「人習其語言,事肖其本色境無旁溢,語無外假」。他還要求戲曲的音律諧美。正因為他對戲曲有獨到的鑑賞能力,才能從幾百種元人雜劇中慧眼獨識,將精品畢集,使之得以傳世。提及元劇名家,首稱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四人,號稱「元曲四大家」。關漢卿是「初為雜劇之始」的大劇作家,在當時享有極高的聲望, 被《錄鬼簿續編》贈以「梨園領袖」、「編修師首」、「雜劇班頭」三頂桂冠。他不僅創作量大(達60多種),而且無論從作品的思想內容還是藝術造詣方面均達到了很高的成就。他是一位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作家,深深同情下層民眾的苦難,痛恨權豪勢要肆虐欺民的罪惡。他的《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魯齋郎》、《蝴蝶夢》等,都是以非凡的膽識、充沛的激情揭露社會的黑暗,怒斥邪惡勢力的猖獗, 將戲劇反映現實、懲惡揚善的社會教育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此外,他的歷史劇《單刀會》,慷慨豪放;愛情劇《拜月亭》,情真意切,也是中國戲劇史上的不朽名作。在藝術風格方面,關漢卿追求的是質樸、本色,語言平易自然。王國維《宋元戲曲考》說:「關漢卿一空依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故當為元人第一。」但他又不單調貧乏,根據人物的不同,氛圍的不同,對於語言的處理和修飾又有明顯的差別。白樸和馬致遠是與關漢卿同期稍晚的大家。白樸出身官僚世家,在金末大詩人元好問的撫養教育下成長起來。他既填詞又做劇, 《梧桐雨》和《牆頭馬上》是他的代表作。前者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並述其國破家亡的災難後果,後者則歌頌了一個貴族女子李千金大膽追求愛情的動人故事。馬致遠被稱為「曲狀元」,在雜劇和散曲創作方面皆有很高的成就。名劇《漢宮秋》就是他的代表作。他通過改編王昭君出塞和親的歷史故事,譴責匈奴族的侵略,抨擊漢朝統治者的怯懦無能,曲折地體現了一些時代精神。由於馬致遠的思想比較消沉,所以他又是當時寫作「神仙道化劇」的著名人物。他的《岳陽樓》、《任風子》等劇, 宣揚隱居避世,侈談修道成仙,這也是當時文人社會裡相當流行的一種消極傾向。白樸和馬致遠在藝術上均屬於文采派,他們的許多唱詞都寫得極富抒情意味,但兩人又有明顯的區別,白樸綺麗而有沉雄之氣,馬致遠清麗中有灑脫之風。鄭光祖是後期雜劇作家中的佼佼者。他最負盛名的作品是《倩女幽魂》。這個劇本與《西廂記》、《拜月亭》、《牆頭馬上》合稱元雜劇中的四大愛情悲劇。鄭光祖通過一個超現實的故事,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對自由愛情的扼殺,讚揚了張倩女追求愛情衝破羅網的抗爭精神。鄭光祖發展了《西廂記》「驚夢」的表現手法,又為後來《牡丹亭》描寫情理衝突起了導引先路的作用。王實甫未被列入「元曲四大家」之中,但他的名氣卻不在四大家之下。這當然是由於《西廂記》的巨大成就所產生的轟動效應。《西廂記》描寫的崔鶯鶯和張生的愛情婚姻故事,自唐代元稹《鶯鶯傳》以來,一直廣為流傳。王實甫打破元雜劇一本四折的通例,以五本二十一折的宏大結構,來表現這場衝破束縛、爭取愛情自由的故事,取得了突破性的歷史成就,將中國的愛情文學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西廂記》公開宣揚「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無論在社會生活中或是文學創作中,都對後世產生了巨大的積極影響。它所塑造的鶯鶯、張生、紅娘、老夫人的藝術形象豐滿生動,成為中國文藝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更值得注意的是,《西廂記》的唱詞華美明麗,充滿詩情畫意,又清新自然,瀟灑流暢,前人喻之為「花間美人」。古往今來,曾有許許多多的青年男女為它所陶醉。元雜劇的成就不止表現在上述幾位大作家身上,此外還有不少水平極高造詣獨特的作品,例如描寫梁山英雄的「水滸劇」,就在元代劇壇獨樹一幟。康進之的《李逵負荊》也是元代水滸劇中的翹楚。元雜劇題材廣泛,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歷史題材的劇本, 在元雜劇中占有很大比重。除了上面提到過的《單刀會》、《漢宮秋》、《梧桐雨》之外,紀君祥的《趙氏孤兒》也是這類作品中的傑作。作者歌頌程嬰和公孫杵臼等忠臣義士捨生忘死、救孤保孤的維護正義、自我犧牲精神,使這個劇本達到了很高的悲劇藝術境界。國學大師王國維說,《趙氏孤兒》可以列入世界大悲劇行列之中而毫無愧色。元曲選校注寫「公案」題材,是宋元以來出現的文學藝術現象。現存元代雜劇里,有20多種公案劇,專門寫包公等「清官」推勘折獄、除暴安良的故事。無名氏的《陳州糶米》,是其中最優秀的作品。作者通過一樁賑災案件,多方面地反映了封建政治的腐敗、黑暗和殘暴。劇中的包公,鐵面無私,嚴懲權貴,排除種種障礙,為人民申冤雪恨。這是中國戲曲舞台上清官形象的早期典範。尚仲賢的《柳毅傳書》和李好古的《張生煮海》,是元代雜劇中神話題材的典範。這兩部作品都寫的是人神戀愛,都是表現書生和龍女的愛情。兩個劇本都以龍女主唱,都在着意刻畫龍女情態方面取得相當的成就,比參對讀,能給人以不少意趣。元雜劇中還有許多描寫家庭生活的劇本,如楊顯之的《瀟湘夜雨》,揭露了無行文人忘恩負義,混入官場之後就拋棄妻子的卑劣行徑。又如石君寶的《秋胡戲妻》,則成功地寫出一個頗有獨立生活見解,果斷潑辣,不向任何金錢權勢低頭的女性。還有一個反映女真族將門家庭生活的劇本,名《虎頭碑》,作者為女真族作家李直夫。劇本寫女真族元帥山壽馬執法無私,責罰他叔叔銀住馬貪酒失地的經過。把山壽馬那種既兼顧法紀與親情,同時又公私分明的可貴精神,寫得極為生動。

創作背景

元代的雜劇最發達,但是元朝並沒有文獻留存下來,如今我們看到的元曲,都是明代人加工過的本子。明代人對於元曲,做了許多集佚和改正的工作。在眾多明人的元曲選本中,《元曲選》是最流行、最為讀者接受的。其他選本如《也是園古今雜劇》因為名作太少,流傳有限。元劇主要作家和作品,都被收羅在《元曲選》內,經過編者的整理校訂,科白俱全,最便閱讀。但是,學者們對於編者的校訂也給了不少批評,主要是說他輕率地竄改了元劇的本來面目。不過,此後的300年中,《元曲選》幾乎成了人們了解元劇的惟一橋樑。《元曲選》的編者是臧懋循。

榮譽表彰

2020年10月30日,該書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作品評價

《元曲選》就是這樣為後人保存了這麼深切動人的作品,堪稱中國古代戲曲文學的寶庫。作為一個雜劇總集。完全可以與聞名遐邇的梁朝蕭統編輯的《文選》相媲美,更與其後毛晉編輯出版的《六十種曲》交相輝映,成為一般作者可讀、同時又是戲曲研究者必讀的首選書目之一。也因為臧懋循的編選成功,使得元雜劇和唐詩、宋詞得以醒目地並立文學史林。臧懋循出版書籍雖然眾多,但是其真正用心、而且也確實使他青史留名的就是《元曲選》。《元曲選》為元人雜劇的總集。共10集,每集5卷,每卷一劇,共選錄100個劇本。元雜劇劇本,現存世150種左右,而《元曲選》所選就占其中2/3。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先刊前集,共50種,次年刊後集50種。《元曲選》之外,還有不少元雜劇劇本留存,現代學者隋樹森將近幾十年陸續發現的刻本和抄本62種收集在一起,編輯成《元曲選外編》一書。這樣,有了正編和外編,就意味着有了全部現存整本的元人雜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