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陳丞相世家燕王盧綰反》
原文
燕王盧綰反,上使樊噲以相國將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惡噲者[2]。高帝怒曰:「噲見吾病,乃冀我死也[3]。」用陳平謀而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4],平至軍中即斬噲頭!」二人既受詔,馳傳未至軍,行計之曰[5]:「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呂后弟呂嬃之夫[6],有親且貴,帝以忿怒故,欲斬之,則恐後悔。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未至軍,為壇,以節召樊噲[7]。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8],傳詣長安[9],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反縣[10]。
平行聞高帝崩,平恐呂太后及呂嬃讒怒,乃馳傳先去[11]。逢使者詔平與灌嬰屯於滎陽。平受詔,立復馳至宮,哭甚哀,因奏事喪前。呂太后哀之,曰:「君勞,出休矣。」平畏讒之就[12],因固請得宿衛中[13]。太后乃以為郎中令[14],曰:「傅教孝惠[15]。」是後呂嬃讒乃不得行。樊噲至,則赦,復爵邑。
孝惠帝六年[16],相國曹參卒,以安國侯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
王陵者,故沛人,始為縣豪[17]。高祖微時,兄事陵。陵少文,任氣,好直言。及高祖起沛,入至咸陽,陵亦自聚黨數千人,居南陽,不肯從沛公。及漢王之還攻項籍,陵乃以兵屬漢。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坐陵母[18],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為老妾語陵,謹事漢王。漢王,長者也,無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項王怒,烹陵母。陵卒從漢王定天下。以善雍齒[19],雍齒,高帝之仇,而陵本無意從高帝,以故晚封,為安國侯。
安國侯既為右丞相,二歲,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諸呂為王,問王陵,王陵曰:「不可。」問陳平,陳平曰:「可。」呂太后怒,乃詳遷陵為帝太傅[20],實不用陵。陵怒,謝疾免,杜門竟不朝請[21],七年而卒。
陵之免丞相,呂太后乃徙平為右丞相,以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22],常給事於中[23]。
食其亦沛人。漢王之敗彭城西,楚取太上皇、呂后為質,食其以舍人侍呂后[24]。其後從破項籍為侯,幸於呂太后。及為相,居中,百官皆因決事。
呂嬃常以前陳平為高帝謀執樊噲,數讒曰:「陳平為相非治事,日飲醇酒,戲婦女。」陳平聞,日益甚。呂太后聞之,私獨喜。面質呂嬃於陳平曰[25]:「鄙語曰『兒婦人口不可用』,顧君與我何如耳[26]。無畏呂嬃之讒也。」
呂太后立諸呂為王,陳平偽聽之[27]。及呂太后崩,平與太尉勃合謀,卒誅諸呂,立孝文皇帝,陳平本謀也[28]。審食其免相。
段意
寫陳平在呂太后執政期間,曲伸變化,明哲保身,最後與大臣合謀誅滅諸呂的
注釋
[1]病創:因受傷而生病。
[2]短惡:詆毀。
[3]冀:希望。
[4]馳傳:即馳驛。傳:驛車。
[5]行計之:在路上商量。
[6]弟:古時稱妹妹為女弟。呂嬃:呂后妹,嫁樊噲。
[7]節:符節,使者所持的信驗。
[8]檻車:囚車。
[9]傳詣長安:用驛站的車馬把樊噲押送到長安。
[10]反縣:反叛之縣。
[11]先去:先趕到京城,目的是向呂后表明心跡。
[12]就:成功。
[13]宿衛中:住守宮廷。目的是身近呂后,有事可早為之謀。
[14]郎中令:九卿之一,掌管宮庭門戶諸事。
[15]傅教:輔導教育。
[16]孝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
[17]縣豪:縣中有勢力的人家。
[18]東鄉坐:古代坐席以東鄉為尊。鄉:同「向」。
[19]以善雍齒:因為與雍齒友好。
[20]詳遷:明升暗貶,奪了王陵的相權。詳:同「佯」,假裝。太傅:與太師、太保合稱三公,系榮譽職務。
[21]杜門:閉門不出。朝請:漢制,諸侯見天子,春曰朝,秋曰請。
[22]不治:不設府辦事,只在宮中供職。
[23]給事:服務,聽從使喚。
[24]舍人:家人,僕人。
[25]面質:當面。
[26]顧君與我何如耳:只看你對我怎麼樣。
[27]偽聽:假意順從。
[28]陳平本謀也:陳平與周勃等誅諸呂事,詳見《呂后本紀》、《絳侯世家》。[1]
司馬遷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省韓城市,另說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漢史學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