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古蹟·蜀主窺吳幸三峽》唐朝·杜甫
[1] 《詠懷古蹟五首》是杜甫於公元766年(大曆元年)在夔州寫成的一組詩。夔州和三峽一帶本來就有宋玉、王昭君、劉備、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蹟,杜甫正是借這些古蹟,懷念古人,同時抒寫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感。這是第四首。
作品名稱 詠懷古蹟·蜀主窺吳幸三峽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處 《杜工部集》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全詩字數 56
目錄
詩詞原文
《詠懷古蹟》
唐 杜甫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注釋譯文
詩詞注釋
⑴蜀主:指劉備。
⑵永安宮:在今四川省奉節縣。
⑶無野寺:原注今為臥龍寺,廟在宮東。
⑷伏臘:伏天臘月。指每逢節氣村民皆前往祭祀 。
詩詞譯文
劉備攻打東吳駕臨三峽,駕崩那年也是在永安宮中。
在空山里還可以想像他的行仗,野寺中還能隱約回憶起行宮。
古廟的杉松上,有野鶴作巢,每逢節氣,村裡的人來祭祀。
武侯祠緊緊相鄰在一起,君臣一體祭祀相同。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公元766年(大曆元年)游江陵、歸州一帶,訪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廟、武侯祠,因古蹟懷古人並自我傷感而作,一氣貫成,為一組詩,亦可分首獨詠。這一首通過老百姓對劉備崩駕地的四時祭祀之勤,表達了對劉備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時對詩人的飄泊生活不勝感慨,將荒涼的景象寫得分外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