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記》
原文
亭以雨名,誌喜也①。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 漢武得鼎,以名其年; 叔孫勝狄,以名其子②。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③,為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樹,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於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④。既而彌月不雨⑤,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忭於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⑥。
於是舉酒於亭上,以屬客而告之⑦,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五日不雨則無麥。」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荐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⑧。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遊以樂於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遊而樂於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邪?」
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襦;使天而雨玉,飢者不得以為粟⑨。一雨三日,伊誰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 歸之天子,天子曰不; 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為功; 歸之太空,太空冥冥⑩,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翻譯
①名: 命名。志:記,記住。
②周公得禾,以名其書: 相傳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得到一種生長奇異的禾,就獻給周成王。周成王又轉送給周公。周公就撰寫了 《嘉禾》這篇文章。漢武得鼎,以名其年: 漢武帝元狩六年夏,在汾水得到寶鼎,於是改年號為 「元鼎元年」。叔孫勝狄,以名其子: 春秋時期魯文公十一年冬,魯文公命叔孫率兵抵抗鄋(sou) 瞞族侵犯魯國,在鹹地大敗鄋瞞部隊,俘獲其首領僑如。叔孫為紀念這次勝利之戰,於是給自己的兒子起名 「僑如」。
③扶風: 鳳翔府,今陝西鳳翔等地。治: 治理,管理。
④雨麥: 雨 (yu),動詞,落下的意思。雨麥是龍捲風把地面的麥粒捲入空中而掉下的一種自然現象。岐山: 今陝西岐山縣。陽: 山的南面。占: 占卜。有年: 豐收。
⑤彌月: 整月。
⑥相與: 一道,共同。商賈 (gu): 古代起初運貨販賣的叫 「商」,囤積營利的叫 「賈」。後來二字才漸漸沒有了區別。泛指做買賣。忭 (bian): 喜樂,歡樂。適: 恰好。
⑦屬 (zhu): 勸酒、飲酒。
⑧滋: 更加,增添。熾:盛。
⑨雨: 動詞,落下。襦 (ru): 短衣,短襖,泛指衣服。粟 (su): 穀子,泛指糧食。
⑩造物: 指創造萬物的天。冥冥(ming): 深遠,渺茫。
譯文
亭子用 「雨」命名,是為記住下雨這一喜事。古代有喜事,就用它來命名,表示永不忘記的意思。周公得周成王送的生長奇異的禾,就用 「嘉禾」 兩字取為書名; 漢武帝獲得了寶鼎,就用 「鼎」命名年號; 叔孫戰勝敵人,俘獲其首領僑如,就用 「僑如」 給自己的兒子取名。他們的喜事大小不一樣,但是他們表示不忘記的意思是一致的。
我到扶風的第二年,開始治理官員住的房屋,在廳堂的北面建造了一座亭子,並且在亭子的南面開鑿了池塘,引進流水,種植樹木,把亭子作為休息的地方。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天上落下了麥子,占卜的結果是豐年的預兆。後來整月不下雨,百姓正感到憂慮。過了三月,四月二日就下雨了; 十一日又下雨了,百姓認為不夠; 十四日又下大雨,下了三天才停止。官吏在庭中共同慶賀,商人在市場上共同唱歌,農民在田野里共同歡樂。憂慮的人因此喜悅,患病的人因此痊癒,而我的亭子恰好建成。
於是在亭子備酒宴,我問來飲酒的客人說: 「五天不下雨可以嗎?」 回答說:「五天不下雨便沒有麥子了。」 又問: 「十天不下雨可以嗎?」 回答說: 「十天不下雨便沒有稻子了。」「沒有麥子,沒有稻子,年歲將要接連有饑荒,監獄的犯人和訴訟就會多起來,並且盜賊也就會更加厲害,那麼,我和大家即使想悠閒地在這亭子裡快樂,難道能辦得到嗎? 現在老天爺不忘記這裡的百姓,開始乾旱,然而還是把雨賞賜給他們,使我和大家能夠一道悠閒地在這亭子裡快樂,都是雨的賞賜呀! 難道又可以忘記嗎?」
已經用 「喜雨」命名亭子,接着又歌唱它,說: 「假使天上落下明珠,寒冷的人不能夠拿來做衣服; 假使天上落下美玉,飢餓的人不能夠拿它來做糧食。一場大雨下了三天,這是誰的力量? 百姓說是太守,太守沒有這力量; 把這力量歸功於皇帝,皇帝說不是這樣; 把這力量歸功於太空,太空渺茫,不能夠有名分。我就用 「喜雨」 來命名我的亭子。」
鑑賞
宋仁宗嘉祐七年,蘇軾任鳳翔府 (今陝西鳳翔縣) 簽書判官時,撰寫了 《喜雨亭記》。
全文緊扣「喜雨」兩字,共分四個自然段。第一段,敘說「喜雨亭」 的命名,是沿襲「古者有喜則以名物」 的傳統觀念; 第二段,敘說久旱逢喜雨,而「吾亭適成」,上下慶賀; 第三段,敘說喜雨給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和社會治安帶來的種種益處;第四段,敘說用歌以 「喜雨」 命亭。此文寓意深刻,客觀自然,筆調靈活,把「喜」、「雨」、「亭」三層意思,通過分寫和合寫,順寫和倒寫,虛寫和實寫,從不同角度表現得淋漓盡致,筆態風趣活潑,充分體現了作者樂觀向上的喜悅之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