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國語
|
|
|
《國語》相傳是春秋時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國別體著作。他的編纂方法是以國分類,以語為主,故名「國語」。至唐,始有人疑問,或謂之西漢劉向校書所輯,或謂多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陸續編成,近代包括康有為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是戰國或漢後的學者託名春秋時期各國史官記錄的原始材料整理編輯而成的,將存疑考證。該著作記錄範圍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約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滅(公元前453年)。《國語》中包括各國貴族間朝聘、宴饗、諷諫、辯說、應對之辭以及部分歷史事件與傳說。《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目錄
作品介紹
《國語》,又名《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相傳為春秋末魯國的左丘明所撰,但現代有的學者從內容判斷,認為是戰國或漢後的學者託名春秋時期各國史官記錄的原始材料整理編輯而成的。《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記事。記事時間,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戰國之交,前後約五百年。
相較《左傳》,《國語》所記事件大都不相連屬,且偏重記言,往往通過言論反映事實,以人物之間的對話刻畫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國語》按照一定順序分國排列。在內容上偏重於記述歷史人物的言論。這是國語最大的特點。
《國語》全書二十一卷,《周語》三卷,記載了西周穆王、厲王直至東周襄王、景王、敬王時有關「邦國成敗」的部分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從西周到東周的社會政治變化的過程。《魯語》二卷,則着重記載魯國上層社會一些歷史人物的言行,反映了春秋時期這個禮義之邦的社會面貌。《齊語》一卷,主要記載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採取的內政外交措施及其主導思想。
《晉語》九卷,篇幅占全書三分之一,它比較完整地記載了從武公替晉為諸侯,獻公之子的君權之爭,文公稱霸,一直到戰國初年趙、魏、韓三家滅智氏的政治歷史,從公元前678年到公元前453年,時間長,分量重,所以有人把《國語》稱為「晉史」。《鄭語》一卷記周太史伯論西周末年天下興衰繼替的大局勢。《楚語》二卷,主要記靈王、昭王時的歷史事件。《吳語》一卷、《越語》二卷記春秋末期吳、越爭霸的史實。
作者簡介
《國語》的作者,自古存在爭議,迄今尚未有定論。最早提出《國語》作者為左丘明的是西漢大史學家司馬遷。他在《報任安書》中說:「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此後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也記載:「《國語》二十一篇,左丘明著。」按照他們的說法,左丘明為孔子《春秋》作傳後,不幸失明,但他:「雅思未盡……稽其逸文,纂其別說……」根據作傳所剩下的材料,又編輯了一本書,即《國語》。班固、李昂等還把國語稱為《春秋外傳》或《左氏外傳》。
但是在晉朝以後,許多學者都懷疑這類說法。晉代思想家傅玄最先提出反對意見,他在《左傳·哀十三年:正義》引中言:「《國語》非左丘明所作。凡有共說一事而二文不同,必《國語》虛而《左傳》實,其言相反,不可強合也。」宋人劉世安、呂大光、朱熹,直至清人尤侗、皮錫瑞等也都對左丘明著《國語》存有疑問。
宋代以來,包括康有為在內的多位學者懷疑《國語》為西漢劉歆的偽作。
到了現代,學界仍然爭論不休,一般都否認左丘明是國語的作者,但是缺少確鑿的證據。普遍看法是,國語是戰國初期一些熟悉各國歷史的人,根據當時周朝王室和各諸侯國的史料,經過整理加工匯編而成。他們認為:《國語》並非出自一人、一時、一地。它主要來源於春秋時期各國史官的記述,後來經過熟悉歷史掌故的人加工潤色,大約在戰國初年或稍後編纂成。
社會影響
國語在內容上有很強的倫理傾向,弘揚德的精神,尊崇禮的規範,認為「禮」是治國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國語的政治觀比較進步,反對專制和腐敗,重視民意,重視人才,具有濃重的民本思想。 國語記錄了春秋時期的經濟、財政、軍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種內容,對研究先秦時期的歷史非常重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