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目錄

內容簡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爾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長篇小說,創作於 1873—1877年。作品由兩條既平行又相互聯繫的線索構成:一條是安娜與卡列寧、伏倫斯基之間的家庭、婚姻和愛情糾葛;一條是列文和吉娣的愛情生活及列文進行的莊園改革。安娜是一個上流社會的貴婦人,年輕漂亮,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卻是一個性情冷漠的「官僚機器 」。一次在車站上,安娜和年輕軍官伏倫斯基邂逅,後者為她的美貌所吸引,拚命追求。最終安娜墮入情網,毅然拋夫別子和伏倫斯基同居。但對兒子的思念和周圍環境的壓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漸發現伏倫斯基並非一個專情的理想人物。在相繼失去兒子和精神上最後一根支柱 ——伏倫斯基後,經過一次和伏倫斯基的口角,安娜發現自己再也無法在這個虛偽的社會中生活下去,絕望之餘,她選擇了臥軌自殺。小說揭露了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俄羅斯上流社會的醜惡與虛偽,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處在社會轉型期時所進行的複雜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1]

創作背景

19世紀後半期的沙皇俄國,當時正值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整個社會處於由古老、守舊的封建社會向新興的資本主義社會急劇轉變的特殊時期。一方面在世界資本主義尤其是西歐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革命的強力衝擊下,俄國封建農奴制度迅速崩潰,封建貴族地主日趨腐化墮落的思想與新興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發生了激烈的對撞,其政治、經濟制度,思想、道德觀念也在急劇變化之中,歐洲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的啟蒙、人性的自覺不自覺地覺醒,使人們要求人性解放、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越來越高,要求擺脫封建思想道德的羈絆;另一方面,反動腐朽的封建農奴制對資產階級人文思想仍具強大的阻力。

從19世紀70年代起,俄國鄉村遭到資本主義勢力的人侵,"到民間"去等活動的開展,使托爾斯泰開始了新的思想危機和新的探索時期。他研讀各種哲學和宗教書籍,不能找到答案。他甚至藏起繩子、不帶獵槍,生怕自己為了求得解脫而自殺。此後,他訪問神父、主教、修道士和隱修士,並結識了農民、獨立教徒康。修斯塔夫。終於完全否定了官辦教會,接受了宗法制農民的信仰。這是托爾斯泰複雜的探索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期產生了《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經典語錄

人並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們都在等待,等待着別的人來拯救我們自己。——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有同樣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風中之燭在風中搖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終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水滿則溢,說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作品影響

1877年,小說首版發行。據同代人稱,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場真正的社會大爆炸",它的各個章節都引起了整個社會的"蹺足"注視,及無休無止的"議論、推崇、非難和爭吵,仿佛事情關涉到每個人最切身的問題"。

但不久,社會就公認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達到的高度是俄國文學從未達到過的。偉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興奮地評論道:"這是一部盡善盡美的藝術傑作,現代歐洲文學中沒有一部同類的東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稱托爾斯泰為"藝術之神"。而書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則成為世界文學史上優美豐滿的女性形象之一。

《安娜·卡列尼娜》把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最高峰,人們又把《安娜·卡列尼娜》當做俄國19世紀現實的教科書。正是通過它,許多人了解到了俄國19世紀70年代的社會現實。俄國後來的民主主義革命者對社會的攻擊便是從這裡開始的。俄國革命的領導人列寧曾反覆閱讀過《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皺了。

100多年來各國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銀幕、熒光屏。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羅斯文學大師。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描繪了俄羅斯民眾廣闊的生活場景,被稱為「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代表作為《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