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
《彷徨》 |
《《páng huáng 》》 |
字 數 :113000 文學體裁 :小說集 作 者 :魯迅 創作年代 :1924年—1925年 首版時間 :1926年8月 |
《彷徨》,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小說集,於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初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後編入《魯迅全集》。
目錄
基本簡介
《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樓上》、《傷逝》等11篇小說。作品表達了作者徹底的不妥協地反對封建主義的精神,是中國革命思想的鏡子。作品主要包括農民和知識分子兩類題材。前者以《祝福》和《示眾》為代表;後者以《在酒樓上》和《孤獨者》為代表。 整部小說集貫穿着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該小說集在深廣的歷史圖景中,對人物命運的敘述滲透感情。
內容簡介
《祝福》:祥林嫂是一個受盡封建禮教壓榨的窮苦農家婦女。丈夫死後,狠心的婆婆要將她出賣。她被逼出逃,到魯鎮魯四老爺家做傭工,受盡鄙視、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搶走,並且拿走了她在魯四老爺家打工的所有工錢,然後賣到賀家成親。賀老六是個純樸忠厚的農民,很快又有了兒子阿毛,祥林嫂終於過上了安穩日子。然而命運多舛,賀老六因傷寒病復發而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經受雙重打擊的祥林嫂,喪魂落魄,猶如行屍走肉,於是,走投無路的她只能去再次投奔到魯四老爺家。可是人們還說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門檻「贖罪」,不然到了「陰間」還要受苦。她千辛萬苦積錢捐了門檻後,依然擺脫不了人們的歧視。最後,她沿街乞討,在魯鎮一年一度的「祝福」的鞭炮聲中,慘死在街頭。但是,人們非但沒有可憐她,還都罵她是一個謬種。
《在酒樓上》寫曾經激進的青年呂緯甫,最終回到子曰詩云的教授之中。
《幸福的家庭》講述一個處在窘迫環境中的青年作家為了糊口而創作了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寫作的過程不斷被妻子與小販的斤斤計較、討價還價、金錢匱乏、床底下的劈柴、五五二十五的算計、低矮狹窄侷促的房間、妻子的斥罵、孩子的啼哭等等打斷。
《肥皂》講述四銘在大街上看到兩個女乞丐,對其中一個年輕的女乞丐產生了不可告人的欲望,懷着這種欲望他給自己的妻子買了一塊肥皂,妻子識破了他內心深處的齷齪,但是也接受了那塊肥皂。
《長明燈》講述了瘋子想要吹熄廟裡的長明燈,引起了全屯人的恐慌,最後他被關押的故事。
《示眾》截取了大街上一個犯人被示眾的場景,期間出現了各色人圍觀。
《高老夫子》的「高老夫子」原名高幹亭,被牌友們戲稱為「老杆」,因為發表了一篇關於整理國史的所謂「膾炙人口」的名文,便自以為學貫中西了,「因仰慕俄國文豪高爾基之名,而更名為「高爾礎」,其實他是一個只會打牌,聽書,跟女人的無賴,他為了去賢良女校看女學生,便應聘去教書,而因為胸無點墨而當眾出醜便辭去職務,大罵新式教育。
《孤獨者》講述主人公魏連殳是一個獨具個性的現代知識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親手造就的「獨頭繭」中品味孤獨,最終以「自戕式」的「復仇」向社會作絕望的反抗。
《傷逝》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憤的內心獨白的方式,講述了他和子君衝破封建勢力的重重阻礙,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個溫馨的家庭,但不久愛情歸於失敗,最終以一「傷」一「逝」結局。
《弟兄》主要敘述主人公張沛君的弟弟生病後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張沛君承受着同事對兄弟關係猜測議論的壓力,以及是否要撫養侄子的生活重擔,於是無法化解的矛盾出現了。這個矛盾就是:自己在同事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的一方與不得不放棄侄子的權益以維護自己兒女的優越生存條件之間的,完全不可化解的矛盾。
《離婚》就純屬一個鄉下女人的不幸了。魯迅有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那個愛姑在「七大爺」的威嚴之下,竟不敢說她早已想好的話了。有什麼辦法呢?他們是官,且有勢。而她,只是一個鄉下人。[1]
作品目錄
名稱 | 寫作時間 |
---|---|
《祝福》 | 1924年2月16日 |
《在酒樓上》 | 1924年2月16日 |
《幸福的家庭》 | 1924年2月18日 |
《肥皂》 | 1924年3月22日 |
《長明燈》 | 1925年3月1日 |
《示眾》 | 1925年3月18日 |
《高老夫子》 | 1925年5月1日 |
《孤獨者》 | 1925年10月17日 |
《傷逝》 | 1925年10月21日 |
《弟兄》 | 1925年11月3日 |
《離婚》 | 1925年11月6日 |
創作背景
《彷徨》寫於「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陣營分化的時期。原來參加過新文化運動的人,「有的退隱,有的高升,有的前進」,魯迅當時象布不成陣的游勇那樣「孤獨」和「彷徨」。《彷徨》表現了他在這一時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彷徨》是在作者目擊了「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們」的「分化」後,一方面畢露了妥協性,又一方面正在「轉變」。社會的力量需要有人領導。然而曾被「新文化運動」所喚醒的青年知識分子則又如何呢?——在這樣的追問下,產生了《彷徨》。在這方面,主要地表現了那些從黑暗中覺醒,滿肚子不平,憎憤,然而腦子裡空空洞洞,成日價只以不平與牢騷餵哺自己的靈魂,但同時肩上又負荷着舊時代的重擔,偏見,愚昧,固執,虛無思想,冒險主義,短視,卑怯,——這樣的人們。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在《彷徨》中,魯迅站在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上:提出國民性改造和民族徹底解放等主題,貫穿着反對封建主義的重大主題。 首先,《彷徨》充分表現了在封建制度鄱封建宗法勢力長期統治下,農村廣大貧苦農民遭受殘酷經濟剝削和精挫奴役的悲劇命運。例如《祝福》的深刻性正是在於描寫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權下所感到的恐怖。 其次,《彷徨》表現了魯迅對知識鄉命運與道路的關注。他着重從知識分子在中國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這個角度進行描繪和考察,因此,他的剖析、同情、批判,最能切中肯綮,發人深思。在魯迅的筆下,主要刻畫了封建衛道士,如《肥皂》中的四銘和《高老夫子》中的高爾礎。這類人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滿嘴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通過對他們齷齪心理入木三分的剖析,揭露其偽君子的醜惡嘴臉。第三類是頹唐的知識分子形象。如《在酒樓上》的呂緯甫、《孤獨者》中的魏連殳、《傷逝》中的涓生等。魯迅對這類知識分子題材的開掘,着眼於揭示他們精神的創傷與危機。在辛亥革命中曾熱血沸騰的呂緯甫,革命後擺脫不了孤獨者的命運,在強大的封建傳統壓力下,像一隻蠅子飛了一小圈子,又回來停在原地點,在頹唐消沉中毫無價值地消磨着生命;當年曾經拔過神像鬍子的魏連殳,到頭來甚至「躬行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藉此「復仇」,雖然「勝利」了,卻又「真的失敗了」;涓生、子君是「五四」時期勇敢地衝出舊家庭的青年男女的典型,然而,他們衝出了舊家庭也沒有改變什麼。整個社會不解放,他們的個性是不會真正得到解放的,在社會的重壓下,他們「盲目的愛」最終「失去附着」,以悲劇而收場。
藝術特色
情節結構
魯迅的小說結構大都是單線發展,很少有錯綜複雜的結構,常常是將生活中的幾個生活片斷串聯起來,構成「離去一歸來一再離去」的復調式結構。如《祝福》《在酒樓上》《孤獨者》等小說,講的都是別人的事,但在講的過程中又不時穿插「我」的個人經歷。比如《祝福》有三個描寫視點:即「我」「祥林嫂」「魯鎮」。「祥林嫂」與「魯鎮」的關係意在表現小說的「吃人」主題,這是讀者普遍關注、一看便知的。「我」與「魯鎮」的關係則暗含了「離去一歸來一再離去」的情節模式,「雖說是故鄉,然而也沒有家,所以只好寓在魯四老爺的宅子裡。」這樣的敘述顯然就是「離去」又「歸來」的表述。而「我」決計要離開魯鎮的,因為「我」作為一個知識者,一次偶然的回鄉居然扮演了祥林嫂靈魂審問者的角色,祥林嫂的死, 「我」雖然不是罪魁禍首,但顯示出「我」靈魂深處的淺薄和軟弱,而這一切又與魯鎮的傳統精神不無相關聯。因此「我」的「再離去」就是對家鄉生存困境的逃避。
《在酒樓上》開篇就寫道: 「我從北地向南旅行,繞道訪了我的家鄉,就到S城。」這也是「離去一歸來」的敘述。「北方固不是我的舊鄉,但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子,無論那邊的干雪怎樣紛飛,這裡的柔雪又怎樣的依戀,於我都沒有什麼關係了。」北方不是我的故土,南來又只能算一個客人,兩處都不是「我」心靈深處的精神家園,這是一種無家可歸的漂泊感,表達了知識分子與傳統習俗決裂的信念,同時也隱含了魯迅內心深處的絕望與蒼涼。
語言
語言是小說的表層結構,語言的精練與否,是衡量一個作家駕馭語言能力的標準。魯迅的《彷徨》沒有冗長的描寫,小說的語言顯得精練簡約。如《離婚》對兩個老女人的描寫也是如此,「前艙中的兩個老女人也低聲哼起佛號來,他們擷念珠,又都看愛姑,而且互視,努嘴,點頭」。幾句話就把這兩個老女人看不慣愛姑而又彼此心照不宣的神態描繪出來。
魯迅的小說很少有景物描寫,即使有也十分節省筆墨,他更多是把寫景與敘事結合起來。這樣既能夠襯托人物的性格特徵,又富有抒情色彩。如《祝福》的結尾對魯鎮的描寫,不僅寫出了魯鎮過年的熱鬧氣氛,而且有力地襯託了祥林嫂的人生悲劇。
象徵
《彷徨》中的象徵手法大概可以分為三類:①設置具有象徵性的人物;②構思具有象徵內涵的事件情節;③渲染充滿象徵意味的背景與氛圍。比如《長明燈》中的「瘋子」是敢於破壞舊勢力的民主戰士的象徵符號。這些人物的原始意義已經消失,成為某種理念的代替物。
象徵是把觀念轉化為形象,然後為作品的思想意義服務。魯迅的小說總是給現實生活中的事物一定的象徵意義。如《祝福》對擺設祭神供品的描寫也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祥林嫂是一個一嫁再嫁的寡婦,供品就不能沾她的手。「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這一段描寫暗示了祥林嫂連做奴隸的權力都沒有,顯示了封建主義神權對她的壓迫。《孤獨者》結尾寫道: 「耳朵中有什麼掙扎着,久之,久之,終於掙扎出來了,隱約像是長嗥,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着憤怒的悲哀。」這狼的叫聲實際就是魏連殳孤獨、絕望、痛苦的靈魂的寄託物。
作品影響
作品評價
魯迅:「技術雖然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較無拘束,而戰鬥的意氣卻冷得不少。」
張宗剛在《偉大的靈魂探秘——解讀魯迅》(《名作欣賞》2001年5期,總第126期)一文中對《彷徨》的評價是「色貌如冰,肝腸似火」。他還說:「所屬望者殷,所挾持者遠,這是魯迅的深刻。……他(指魯迅)像一隻失群的飛鴻,在浩渺的天空飄飄蕩蕩,無所歸依;孤獨寂寞的內心體驗,遂外化和升華為一種巨大的創造欲:他用手中的勾魂攝魄之筆,繪出無數舊時代的圖景,意態生動,悲壯無匹。其中,對自由的探討,對人性的掃描,對弱者的關注,對時俗的思考……無不憂憤深廣,啟人心扉,以其『智慧的痛苦』,達到和進入了史詩的層次,從而冠絕一代,獨步千秋。」
蔡元培:「魯迅先生的創作,除《墳》、《吶喊》、《野草》數種外,均成於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六年中,其文除小說、書信一種外,均為雜文與短評,以十二年光陰成此許多作品,他的感想之豐富,觀察之深刻,意境之雋永,字句之正確,他人所苦思力索而不易得當的,他就很自然的寫出來,這是何等天才!何等學力!」
1999年6月,《彷徨》被《亞洲周刊》評選為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12。sou[4] !
出版信息
《彷徨》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書局印行初版,列為魯迅所編「烏合叢書」之一。書名頁背後印有「陶元慶作書面」六字。同年再版時,改由北新上海分局負責,魯迅對改版並不滿意,他在給友人的信中說:「這回《彷徨》在上海再版,顏色都不對了,這在他(指封面設計者陶元慶)看來,就如別人將我們的文章改得不通一樣。」 《彷徨》在魯迅生前由北新書局印至第十五版,但第四版未見,且三、五版印數相連,所以該版可能實際並未印行。所收十一篇作品的手稿現都已不存。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封建家庭,從小勤奮好學,7歲開始讀書,12歲就讀於私塾「三味書屋」,後因家庭的一次變故,飽嘗了世人的冷漠和蔑視。1902年東渡日本學醫,當他目睹國人的愚昧和麻木不仁時,毅然決定棄醫從文,用文筆來喚醒國人的靈魂。回國後,先後在北京、杭州的幾所大學任教。1918年,第一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化運動的基石,從此開始了輝煌的創作生涯。五四運動前後,魯迅參加《新青年》雜誌的工作,站到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的最前沿,並先後創作了《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等著作。
相關視頻
魯迅的《吶喊》、《彷徨》(一)
參考文獻
- ↑ 彷徨.理想作文網. [2018-2-26]
- ↑ 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名單.騰訊網. 2017-12-27
-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首次向全國中小學生髮布閱讀指導目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0-04-22
- ↑ [https://cul.qq.com/a/20130509/000075.htm?f_ww=1 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名單.騰訊文化. 2013-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