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涅槃》

涅槃,佛教教义。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涅槃别   名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宗   教佛教性   质佛教教义

历史发展

佛教创立后,将其吸收进自身教义中,成为重要的核心内容。佛教认为,众生既受烦恼、欲望等折磨而陷入无尽的痛苦,又受生死业力的束缚,涅槃就是对烦恼、欲望、生死诸苦的最后克服。涅槃,是宗教修行实践的目标和结果。不同佛教宗派,对于涅槃的理解不完全一样。佛经记载的解释就有60多种。佛教非常强调“灭”的作用,“涅槃”属于灭谛的内容。佛教认为它超越一切苦乐,犹如打铁时四处飞溅的火花,瞬时即逝。[2]

相关解释

小乘佛教把“涅槃”解释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意为身心俱灭,一切无有,就是与生死轮回相对的一种寂静状态。小乘佛教把涅槃分成两种,即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有余涅槃是指众生烦恼已断,欲望都无,精神已经进入涅槃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体存在,肉体尚未死亡;无余涅槃则指众生的精神与肉体皆已死亡,彻底跳出了生死轮回的世间。大乘佛教部分地接受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的说法,但是为了适应本宗学说,其解释与小乘不尽相同。大乘中观派主张“诸法性空”,涅槃也是假名,并非真实的存在。大乘如来藏学说则认为,“涅槃”常住不变,因为佛性就是绝对真实的存在。

外部链接

腾讯视频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参考文献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