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
《简爱》 Jane Eyre,19世纪英国文学名著,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讲述一位英国孤女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小说展示了曲折的爱情经历,成功塑造了敢于反抗,摆脱旧习俗和偏见,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女性形象。诗歌般的抒情对话对此后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1847年,出版。 以“柯勒·贝尔”这个男性化的笔名初次在伦敦Smith, Elder & Co.出版。
1848年,《简·爱》于纽约的Harper & Brothers(今哈珀柯林斯的前身)出版,这是该书在美国首次出版。
目录
作者简介
夏绿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1816年4月21日-1855年3月31日)出生于约克郡的索顿,19世纪著名英国作家、诗人。[1]
父亲为派屈克·勃朗特(Patrick Brontë,1777年—1861年,爱尔兰人、圣公会牧师)
1821年9月15日,夏绿蒂的母亲因癌症病逝,所以她与其他5个兄弟姊妹于是由阿姨伊莉莎白·布伦威尔(Elizabeth Branwel,1776年—1842年)来照顾。
1824年8月,夏绿蒂与姊妹艾蜜莉、玛丽亚与伊丽莎白一起被送到位于兰开夏(Lancashire)科恩桥(Cowan Bridge)的女子教会学校(后来夏绿蒂在《简爱》中将它描述为罗伍德学校)。学校的处境是相当艰苦的,这也对夏洛蒂的健康造成了永久的心理阴影,可能也导致了夏绿蒂的两个姊姊玛丽亚(1813年—1825年)与伊丽莎白(1814年—1825年)的死亡。她们在1825年离开学校不久之后就死于肺结核。
1835年至1838年间,夏绿蒂在米菲尔德的学校担任教师。
1839年,开始在约克郡担任许多家庭的女教师,直到1841年为止。
1854年6月,与父亲的牧师亚瑟贝尔尼可拉斯(Arthur Bell Nicholls)结婚。
1855年,夏绿蒂怀孕了;但夏绿蒂的身体却快速恶化,最后在1855年3月31日去世,死亡诊断书上认定夏绿蒂死于肺结核,不过有许多传记作者认为她的死因可能是在怀孕早期因为严重的害喜(Morning sickness)而导致剧烈的呕吐。
是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人们普遍认为《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虽然书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女主人公以及其他许多人物的生活、环境,甚至许多生活细节,都是取自作者及其周围人的真实经验。
《简·爱》写于1846年,是夏洛蒂的第二部小说。她借一个出身寒微的年轻女子奋斗的经历,抒发了自己胸中的积愫,深深打动了当时的读者。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由此进入英国著名小说家的行列。[2]
书中情节
简·爱是个孤女,从小被寄养在盖茨海德庄园舅妈里德太太家,笼罩在被舅母虐待的阴影下,十岁那年被送进了罗伍德(Lowood)寄宿学校,院长布洛克赫是个自私残忍的人。她经历了种种折磨,她的好友海伦死于肺病;但她靠著坚强的意志完成了学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孤儿院当了两年教师,但她受不了那里的孤寂,于是去了桑费尔德庄园(Thornfield Hall)受聘为教师。[3]
庄园的主人罗彻斯特是个性格阴郁而又喜怒无常的人,他和简·爱经常为某种思想辩论不休,但两人却逐渐漫生情愫。有一天里德太太派人来找简·爱,说她病危,要见简·爱一面。见面时,里德太太给她一封信,这封信是三年前简·爱的叔父寄来的,向她打听简·爱的消息。里德太太谎称简·爱在孤儿院病死了,临终前里德太太终于良心发现把真相告诉简·爱。罗彻斯特向她求婚,简·爱答应了,并高兴地准备婚礼,但是在婚礼上却发现罗彻斯特已经有合法妻子,而且他的妻子受过精神创伤,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简·爱伤心地逃离了桑费尔德庄园。她身无分文,并且遗失了包裹,沿途乞讨,最后晕倒在牧师圣约翰家门前,被圣约翰和他的两个妹妹救醒。并且帮助她找到教师的工作。后来圣约翰发现简·爱是他的表妹,简·爱的叔父把所有遗产留给了她,她又把遗产平分给了她和她的三位表亲戚。表兄圣约翰向她求婚,但简·爱没答应。简·爱回到桑费尔德庄园时,整个庄园已是一片废墟。罗彻斯特的妻子跳楼而死,罗彻斯特被烧瞎了双眼并失去了一只手,孤苦无依。简·爱跟罗彻斯特终于结婚,领养了阿黛拉为女儿,并生了一个男孩,而罗彻斯特的眼睛则恢复到可以见到儿子。
写作背景
曼彻斯特哈姆(Hulme)地区的酒馆“The Salutation”是勃朗特开始写作《简·爱》的地方。1840年代的时候,这个酒馆是一所旅店。
简·爱被送往罗伍德寄宿学校的事情实际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海伦·伯恩斯在学校死于肺结核(当时所谓的消耗病)一事也与作者的姐姐伊丽莎白及玛丽的身世一模一样,后者罹患同样的疾病而早夭于兰开夏小村柯文桥(Cowan Bridge)的牧师女儿学校(Clergy Daughters School)。布洛克赫斯特先生的原型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英格兰牧师威廉·凯鲁斯·威尔逊(Rev. William Carus Wilson,1791–1859)。
约翰·里德的酗酒与逝世则可以从作者的弟弟布兰维尔(Branwell)身上一窥究竟。最后,像简·爱一样,夏绿蒂·勃朗特也当过家庭教师。这些细节最早见于作者的朋友、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著作《夏绿蒂·勃朗特传》(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ë,1857)中。
桑费尔德庄园的灵感很可能来自英格兰峰区哈瑟萨奇附近的北利斯庄园(North Lees Hall),夏绿蒂和她的朋友爱伦·纳西在1845年夏曾到此地游玩,并在1845年7月22日的一封信中有所提及。
据称兰开夏的韦科勒庄园(Wycoller Hall)是书中罗彻斯特先生隐居的芬丁庄园(Ferndean Manor)的原型,这两个庄园主人都有相似的遭遇,韦科勒庄园的主人亨利·坎利夫(Henry Cunliffe)在1770年代继承此地,1818年逝世于此。实际上坎利夫的一名家属名字就是伊丽莎白·爱(Elizabeth Eyre)。
罗彻斯特先生原配点火引燃床帏的情节在1830年8月夏绿蒂自己出版的《The Young Men's Magazine》第二号中就已经出现了。
电影
影片里的场景,无论是内景外景都极生动优美地再现了书中的风物,幽静而辽阔空旷的荒原,古老肃穆的桑菲尔德庄园,再加上清淡柔和的采光,及因影片中人物古朴暗色调的服饰及装扮使得影片更具逼真感,也给观众增加了逼真的历史时代感。
导演通过无边无际的空旷原野、灰暗低矮的天空、古老肃穆的楼阁、昏暗的房间等来展现当时的时代风情,在色彩上,通过柔和淡雅、明暗对比的色调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配音上,通过舒缓低沉而又略显悲伤的音乐来烘托人物的内心冲突。
又有许多特写镜头及长短镜头的切换,使得影片在叙述表达上更具有表现力,这些都是比较成功的地方。然而,整部影片又因它肃穆沉静淡雅的风格,空阔、荒凉的取景,舒缓低沉的配乐而显得沉郁低沉,所以自始至终都给人一种压抑之感。[4]
经典名言
一、假如你避免不了,就得去忍受。不能忍受生命中注定要忍受的事情,就是软弱和愚蠢的表现。
二、我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我自己。
三、谁说现在是冬天呢?当你在我身旁时,我感到百花齐放,鸟唱蝉鸣。
四、我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睛,忍不住要去看他,就像口干舌燥的人明知水里有毒却还要喝一样。我本来无意去爱他,我也曾努力的掐掉爱的萌芽,但当我又见到他时,心底的爱又复活了。
五、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用来记恨。人生在世,谁都会有错误,但我们很快会死去。我们的罪过将会随我们的身体一起消失,只留下精神的火花。这就是我从来不想报复,从来不认为生活不公平的原因。我平静的生活,等待末日的降临。
六、怜悯,不过是内心自私无情的人,听到灾祸之后所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痛苦,混杂著对受害者的盲目鄙视![5]
后世影响
当时英国的《季度评论》认为此作有“明显的反基督成分”。 虽然作者本人只是想借助此作来反抗维多利亚时代的生活方式,但《季度评论》依旧认为此作实在过于激进,是对传统人世及神学权威的挑战。
《简·爱》后来成为了英语名著,亦是常见的英语世界国家中学教材。
一百多年来,《简·爱》的影响不衰,作家、评论家对它的热情不成。它至今仍然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书。
2003年,BBC的大阅读调查中,该书排在第10位。
视频
5分钟读完《简爱》: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