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朝·杜甫
[1]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此詩敘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風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經歷,抒發了自己內心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詩中的典範之作。全篇可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面對狂風破屋的焦慮;第二段寫面對群童抱茅的無奈;第三段寫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寫期盼廣廈,將苦難加以升華。前三段是寫實式的敘事,訴述自家之苦,情緒含蓄壓抑;後一段是理想的升華,直抒憂民之情,情緒激越軒昂。前三段的層層鋪敘,為後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此抑揚曲折的情緒變換,充分體現了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
作品名稱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古詩
目錄
作品原文編輯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⑴,卷我屋上三重茅⑵。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⑶,下者飄轉沉塘坳⑷。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⑸。
公然抱茅入竹去⑹,唇焦口燥呼不得⑺,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⑻,秋天漠漠向昏黑⑼。
布衾多年冷似鐵⑽,嬌兒惡臥踏里裂⑾。
床頭屋漏無干處⑿,雨腳如麻未斷絕⒀。
自經喪亂少睡眠⒁,長夜沾濕何由徹⒂!
安得廣廈千萬間⒃,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⒄,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⒅!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⒆,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⒇!
注釋譯文編輯
詞句注釋
⑴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⑶掛罥(juàn):掛着,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⑸忍能對面為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為,做。
⑹入竹去:進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了下來。
⑽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⑾嬌兒惡臥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裡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⑿床頭屋漏無干處:整個房子都沒有乾的地方了。屋漏,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床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⒀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⒁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⒂沾濕:潮濕不干。何由徹: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徹,徹曉。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此處泛指貧寒的士人們,包括廣大窮苦人民在內。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⒅嗚呼:書面感嘆詞,表示嘆息,相當於「唉」。
⒆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裡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出現。
⒇廬: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白話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捲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
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
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窪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着茅草跑進竹林去了。
我嘴唇乾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後拄着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雲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濛漸漸黑下來了。
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裡都蹬破了。
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乾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
自從安史之亂之後,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
唉!什麼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