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菊花》 |
作品名稱: 《菊花》 創作年代: 晚唐著名詩人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李商隱 |
《菊花》[2]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作品。李商隱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頗高。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
這首詩托物言志,以菊花自況。首聯描摹菊花色調淡雅,丰韻翩翩。頷聯用陶令、羅含典烘托菊花品格。頸聯用「禁重露」」怯殘陽」寫菊花深憂遲暮,暗含抱負不能施展,虛度年華之意。尾聯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賞識之意。這詩雖是詠菊,亦句句自況,物我交融,寫得清綺秀逸,意思醒豁。
這是一首借物抒懷的詩。雖然詩中寫到陶淵明,但根本點則不是甘于田園。而是借菊寄託自己渴望入朝的熱望。這裡的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鮮艷的黃色,他們既有陶公籬旁的雅色,又有羅含院裡的淡香。它不畏霜露,卻擔心夕陽。它可以傲然凌霜盛開,卻面對時光流逝無奈。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製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鸚鵡杯中,來到高貴的宴席之上。這裡詩人熱情謳歌了菊花的雅色和清香,高度讚揚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貴的奉獻精神。
詩人詠菊,以自己的觀感為主,描述很是抽象。菊中有我,我中有菊。縱然凋謝,留下的也是白玉高堂里的精華。李商隱晚年落泊,但畢竟是帝室遠親,他自己也以此為榮。詩人用「金鸚鵡」「白玉堂」婉轉地表白了自己的身世。可是,他的身份並沒有有給他帶來實質上的好處,縱然才俊,亦不見用。通觀全詩,詩人狀物新奇引典自然,銳意中有傷時,哀婉里有進取,大有孤芳自賞之意,絕無嘆老嗟卑之嫌。
這首詩的突出特點是物我交融。除開頭兩句外,其餘句句寫菊,又句句是寫自己,是托物言志的傑作。寫物而不離人。物與己交融在一起。物又不粘在物上,處處關己。寫己又不脫於物,處處以物出之。如三、匹兩句寫菊花之色與香,關涉自己翻官之事。五、六句寫菊不畏霜露而震日暮,關涉自己的遲暮之感。七、小句寫菊花的願望關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其次,本詩在用典上也有獨瑩之處:自然而然,毫無切削之跡,囊無晦澀之感。如三、四兩句用陶淵明與羅含的典故,如同己出,與自己的詩境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實在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
目錄
詩詞正文
“ |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 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願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4] > |
” |
— <《菊花》>,<古詩文網> |
譯文
暗暗淡淡的紫色,溫潤嬌艷的黃色。
菊花曾在隱士陶淵明東籬的邊上展現麗色,在羅含的庭院裡吐露芬芳。
菊花能夠承受寒涼的秋露,可是卻害怕夕陽的來臨。
我願浸在金鸚鵡杯中,為身居白玉堂中的明君所用。
簡介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5]
李商隱通常被視作唐代後期最傑出的詩人,其詩風受李賀影響頗深,在句法、章法和結構方面則受到杜甫和韓愈的影響。許多評論家認為,在唐朝的優秀詩人中,他的重要性僅次於杜甫、李白、王維等人。就詩歌風格的獨特性而言,他與其他任何詩人相比都不遜色。但用典相對較多,有晦澀之嫌。讚賞李商隱詩歌和批評他的人,所針對的都是他鮮明的個人風格。
李商隱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會動盪不安,政治腐敗的晚唐前期。社會病態紛呈,矛盾重重。官宦竊柄,擾亂朝綱,牛李黨爭。勾心鬥角,人事紛紜,互相傾軋。
李商隱終生關心民生疾苦,在弘農縣尉任上,為活獄而不怕得罪上司孫簡,不怕丟官,足以顯示出他的熱血心腸和骨鯁氣節,此亦是政治品質之大節。至情至性的作品方能打動讀者。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熱愛生活,關心現實與人生的作家,只有具有高尚品格的作家,才可能創作出反映社會主流與本質的至情至性的作品。品格卑污低劣的人無論如何也寫不出格調高尚感人肺腑的作品。
從李商隱的詩文中,我們便可以讀出他的人品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