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十四江東覲省》唐朝·杜甫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此詩是詩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在深沉的別情中流露出蒿目時艱、憂心國難的浩茫心事。全詩筆力蒼勁,伸縮自如,離情別緒深沉委婉,是送別詩中的上乘之作。 作品名稱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題 材 送別詩
目錄
作品原文編輯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⑴
兵戈不見老萊衣⑵,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⑶?
黃牛峽靜灘聲轉⑷,白馬江寒樹影稀⑸。
此別應須各努力⑹,故鄉猶恐未同歸⑺。
注釋譯文編輯
詞句注釋
⑴韓十四:作者友人,名不詳。覲省:謂探望雙親。
⑵老萊衣:此用老萊子彩衣娛親典故。老萊子相傳為春秋時隱士,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
⑶庭闈(wéi):內舍。多指父母居住處。因用以稱父母。
⑷黃牛峽:位於宜昌之西。轉:一作「急」。
⑸白馬江:成都附近的一條河流。
⑹應:一作「還」。
⑺同:一作「堪」。
白話譯文
烽火四起,干戈遍地,我已看不到像春秋隱士老萊子那種彩衣娛親的人了,不由感嘆人世滄桑、世事多變。戰亂不休,流落他鄉的我已好久沒有和弟妹聯繫了,如今更無處可尋他們了。你離家多日,此次去江東探親,而那一帶現在又不大太平,你去何處尋訪家人呢?我仿佛聽到你途經幽靜的黃牛峽時,灘上洶湧的江水發出不絕的回聲,而眼前白馬江畔寒風吹骨、樹影稀疏。朋友啊,此次一別,我們應各自努力,珍重前程,可惜我們不能實現同返故里的願望。 創作背景編輯 播報 這首七律,寫於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深秋,當時杜甫在成都。安史之亂尚未平定,史朝義逆勢正熾。江東(長江下游)一帶雖未遭受兵禍,但九月間江淮發生大饑荒,再加上統治者嚴加盤剝,於是暴動四起,餓殍遍野。此詩是詩人在成都附近的蜀州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在深沉的別情中流露出蒿目時艱、憂心國難的浩茫心事。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