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難》唐朝·杜甫
作品原文
逃難
五十白頭翁⑴,南北逃世難⑵。
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⑶。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塗炭⑷。
乾坤萬里內,莫見容身畔。
妻孥復隨我,回首共悲嘆。
故國莽丘墟⑸,鄰里各分散。
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
作品注釋
⑴浦起龍註:「肅宗上元二年,公年五十,時周流蜀中,注家釋世難者,以是年段子璋反東川當之。公值難其多:何獨舉此耶?蓋公自乾元二年客秦入蜀,時年四十八,是為逃難之始耳,言五十,舉成數也。按杜甫逃難實開始於公元七五六年(至德元載),時年四十五,次年由安史亂軍中逃歸,頭髮盡白,說「五十白頭翁」是一個大體上的和特徵的說法,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五十不應白頭。高適詩:「鄭侯應悽惶,五十頭盡白。」也是所以紀異的。
⑵最初在北方,由奉先逃白水,由白水逃鄜州,他自己又由淪陷了的長安逃歸鳳翔,後來才由華州經秦州、同谷逃到了四川 (南方)。但在四川又碰到段子璋、徐知道和崔旰之亂,如今在湖南又要逃臧玠之亂,所以說「南北逃世難」。
⑶塗炭,爛泥和炭火。一塗炭,是說全國人民都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例外。
⑷畔,邊陳,如澤畔、田畔,即「人寰難容身」意。以乾坤之大,競找不到一塊安身之地,極寫世亂,也顯出詩人杜甫之不為當道所容。
⑸莽,是莽莽然,草木叢生的樣子。安史亂後,洛陽附近數百里內都變成了廢墟,杜甫家正在這一區域內。
作品簡析
這詩有人疑為偽作,蕭滌非認為是沒有根據的。這是杜甫替他自己一生的逃難作了一個總結。根據末句,大概作於公元七七〇年(唐代宗大曆五年),也就是他死的這一年避臧玠之亂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