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通雅》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通雅》是中国古代训诂学著作。明方以智著。方以智(1611—1671),明末清初思想家、科学家、语言学家(见“东西均”)。约成书于崇祯年间。较为常见的版本有清康熙间姚文燮刻本、光绪六年桐城方氏重刊本等。[1]


  本书共53卷,卷1—2为《疑始》,专论古篆古音;卷3—10为 《释诂》,包括 “缀集”、“论古隽”、“謰语”和“重言”;卷11—12为《天文》,包括“释天”、“历测”、“阴阳”、“月令”与 “农时”; 卷13—17为《地舆》,包括“方域”、“水注”、“地名异音”、“九州建都考”及 “释地”;卷18为《身体》;卷19为《称谓》;卷20—21为 《姓名》,包括 “姓氏”、“人名”、“同姓名”及“鬼神”;卷22—25为《官制》,包括“仕进”、“爵禄”、“文职”、“武职”及 “兵政”; 卷26—27为《事制》,包括“田赋”、“货贿”及 “刑法”;卷28为《礼仪》;卷29为《乐曲》;卷30为《乐舞》,包括“乐器”; 卷31—35为 《器用》,包括 “书札”、“碑帖”、“金石”、“书法”、“装潢”、“笔墨纸砚”、“印章”、“古器”、“杂器”、“卤簿”、“戎器”、“车类”及“戏具”;卷36—37为 《衣服》,包括 “彩服”、“佩饰”、“布帛”及“彩色”;卷38为 《宫室》;卷39为 《饮食》; 卷40为《算数》; 卷41—47为 《动物》,包括 “鸟”、“兽”及“虫”; 卷48为 《金石》; 卷49为 《谚原》; 卷50为《切韵声原》;卷51为《脉考》;卷52为《古方解》;卷53为 《刊误》。另卷首有 《音义杂论》、《读书类略》、《小学大略》、《诗说》、《文章薪火》等五篇论文。全书体例仿照 《尔雅》,对二十大类所释名词语,以条目列于本条考释之首,以○与考释隔开。考释对被释词“必引出何书,旧何训,何人辨之。今辨其所辨,或折衷谁是,或孝疑俟考,便后者之因此加详”( 《自序》)。如卷5《释诂·古隽》“几所”条释云: “几所,犹几许也。里所,犹里许也。○《疏广传》: ‘问金余尚有几所。’师古曰: ‘几所,犹言几许。’ 《张良传》: ‘父去里所复还’。师古曰: ‘行一里许而还。’ 古许、所声近,如‘伐木许许’,汉人引为 ‘伐木所所’,可证。”

目录

《通雅》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本书虽以 “雅”命名,内容实已远远超出了 《尔雅》的范围,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明人钱澄之说: “名曰 《通雅》,犹之郑樵为 《通志》、马端临为 《通考》,以言乎无所不该也。”(《序言》)因此,现代学者多认为本书实属一部博大精深的大百科辞典。作为一部训诂著作,本书在通古今训诂时还十分重视方言俗语的探讨,注意通晓方言、洞悉语源对考释古音古训的意义,本书 《释诂》部分就包含有 “謰语”、“重言”等份量很重的篇章,专事分析某些方言俗语。又特立《谚原》一篇,专论通俗词语的用法。如: “阿堵,犹今之这个也,不可定指为钱。( ‘顾恺之正在阿堵中’。)张谓诗: ‘家无阿堵物,门有宁馨儿’。亦就事作语也。马永卿 《懒真子》曰: ‘阿堵犹今所谓兀底也,宁馨犹今云恁地也。’”本书考释广博、周详,所解之字,往往以经、史为本,旁及诸子百家、志书、小说,列证丰富而简明,使结论的可靠性大大加强。《四库提要》曾就此评论说: “明之中叶,以博洽著者称杨慎,而陈耀文起而与争。然慎好伪说以售欺,耀文好曼引以求胜。次则焦竑,亦喜考证而习与李贽游,动辄缀佛书,伤于芜杂。惟以智崛崇真(祯)中,考据精核,迥出其上。风气既开,国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虽其中千虑一失或所不免,而穷源溯委,词必有证,在明代考据家中,可谓卓然独立矣。”由于本书多方面的成就,现代学者皆共认其为群“雅”之冠。[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