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战斗机
开发历史
一式战斗机(キ-43)是中岛飞机于1937年12月在日本陆军的指示下开发的单发单座战斗机,随着Bf 109战斗机[1] 出现,以缠斗为设计导向的九七式战斗机显得过时,日军觉得有必要开发新的战斗机。同年12月、陆军指示中岛设计新型战斗机,并赋予Ki-43型号。Ki-43于1939年末完成;陆军要求该机的性能包括武装配备2挺机枪、在作战半径300公里的状况下仍有能继续飞30分钟的剩馀燃料。相较于同时期开发的重战机,Ki-43的性能偏重于空中格斗灵巧性,因为在开发上Ki-43定位是“轻战”。
所谓的轻型战斗机,是日本陆军在1930年代末期评估未来战斗机发展路线时做出的分类。设计主要目标著重轻巧的运动性能以同敌方战斗机格斗,在火力和结构上让步较大。设计Ki-43的工作由中岛飞机设计科科长小山悌为核心,并纳编研究科空力班的糸川英夫等人,一同参与一式战设计的工程师青木邦弘回忆,陆军对一式战的要求主要是“比九七战更优秀的机动力”,但同时该开发案的新机体还得满足低单翼、可收起落架、更高速度、更长航程等严苛要求。
中岛团队的研发方针中,除了加入可收放式起落架设计,新型机的基本结构设计大致承袭九七式战斗机;因此开发进度尚称顺利,第一架原型机于1938年12月完成,12月12日在中岛飞机所属的尾岛机场进行首次试飞。隔年开始由日本陆军航空审查部之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进行审查,测试结果显示此飞机的续航力确实比诺门汗事变中活跃的九七式战斗机更优秀,但速度仅有少许提升,在陆军航空审查部最在意的水平回旋性上则比九七式来的差。虽然之后部分试飞员参考了诺门罕事变中苏军伊-16对抗九七式的战法,加入了垂直面机动,发现一式战的机动性高得惊人,能轻易的压倒九七战,但这结果在当时仍无法撼动大多数守旧派驾驶员与陆军审查部的态度。
测试结果对陆军中的轻、重战机两派而言皆不尽理想,日军原有意跳过キ-43-I,计画换装具有更强劲马力引擎,速度及火力较佳的キ-43-II;但不久后随著日军南进战略定案,陆军参谋本部需要一款长航程的护卫战机,但被认为能与英美新锐战斗机抗衡的二式单战开发进度都赶不上战局。
于是,在飞行实验部实验队长今川一策上校的建议下,陆军改变决定,要求对キ-43-I进行最小程度的改装并迅速将之投入战场。是在1941年(昭和16年)5月,キ-43获得“一式战斗机一型”的制式编号正式采用;不过仍视为垫档机种,所以在1941年底开战时陆军只有第59、第64等2支飞行战队,为数不超过100架的一式战完成换装(第59战队完成2支中队21架、64战队完成3支中队35架);大部分的战斗机部队仍续用九七式战斗机,直到一式战二型投产后才转换。
在1942年3月日军夺占东南亚后,一式战斗机正式以“隼”的称呼供报章媒体得知,随即成为日本各界知名的新锐机种;同时经过战争经验反馈的一式战二型量产线亦陆续完遂,各地陆军飞行战队的九七式战斗机在1942年休整期间陆续换装,至1942年末一式战已经成为各战队的主力机型,1943年中完成全面换装。
到二战结束时,总产量约为5,919架,是日本国内生产量仅次于零战的战斗机。
机体设计
由于隼的机翼结构设计架构较旧、轻巧致密而复杂,难以承受内装机枪或机炮的重量和后座力,在翼下装设枪/炮囊又对飞行性能影响过大,故只在机首装设两处枪位。但这样令隼要击落有装甲保护的美制军用机(即便是战斗机)相对困难,根据不列颠空战的经验,即使被配备8挺7.7毫米口径(和一式战‧隼的机枪口径相同)机枪的飓风战斗机攻击的德军飞机很多仍可以飞返基地,攻击火力祇有飓风式1/4的一式战‧隼有多差劲可想而知,虽然后来把机枪由7.7毫米口径的八九式提升为12.7毫米口径的Ho-103重机枪,但打击力偏弱的问题仍在,只有试制两架的隼三型乙才实验性的装备了两门20毫米口径Ho-5机炮。
设计初期由于陆军不合理的要求,中岛飞机在开发此机时过度将机体轻量化,结果导致在原型机试飞时发生了空中解体的惨剧。由于同时期零战原型机也发生了空中解体的事件,连带地让陆军对隼产生疑虑,要求加强机体结构并延后配发时间。此次意外令日本陆军不再一味追求机体性能指标,而对隼之后的战机要求回归合理面,以实战安定性为主。也因此隼在帐面性能与规格上虽不若零战亮眼,但在乘员生存性的重视度等国际潮流上则大为领先。
一式战斗机的防护设计,源自于诺门罕事变后的战斗教训,以及观察欧洲战事发展后的结论。一式战一型起,开始配备可防7.7公厘子弹的复合毡防漏防弹油箱;一式战二型更换使用橡胶制自封油箱,可防御12.7公厘子弹。机体防御部分,在1943年6月起量产的一式战二型开始在驾驶员座位上半部增设厚13公厘的防弹钢板,同样的也能抵御12.7公厘子弹;但除此之外隼的机体结构并没有增设额外防御,因此盟军的重火力、高防御力战机会惯用迎面攻击的手段冀求在第一击便在正面击毁火力与前方防御较弱的一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