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一毛不拔 邯郸淳

一毛不拔
图片来自搜狐网

一毛不拔是一则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故事。这篇短文揭示了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即人需要在生活中付出和奉献,不能过分吝啬,有舍才有得;也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目录

原文

邯郸淳〔魏晋〕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译文

一只猴子死后见到了阎王,向阎王要求投胎做人。阎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就需要将毛全部拔掉。”于是阎王就叫夜叉给猴子拔毛。刚刚才拔下了一根,猴子就忍不住痛得叫了起来。阎王笑道:“看你,连一根毛都舍不得拔,怎么做人呢?”

试题

此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是 ,他的原意是现在一般用来形容?

一毛不拔: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十分吝啬自私 。

寓言往往借助一个虚构的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试概括本文寓意。

做人不宜吝啬,有舍才有得。

简析

  《一毛不拔》是一则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故事。这篇短文揭示了做人的责任和义务,即人需要在生活中付出和奉献,不能过分吝啬,有舍才有得;也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否则就无法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此外,这个故事还通过猴子的痛苦和冥王的笑容,传达出一种幽默和讽刺的意味,让人在会心一笑后反思做人的真谛。

邯郸淳

邯郸淳(约132年—221年),一作浮,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í)(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他不经意的闲逸文作——《笑林》和《艺经》,讲述了当时的许多笑话、噱头、善喻、讥讽、幽默趣事以及当时流行的投壶、米夹、掷砖、马射、弹棋、棋局、食籁等诸般游艺项目,成为中国最早的笑话和杂耍专著。[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