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湖秀水 一湖詩文(袁明秀)

​一湖秀水 一湖詩文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一湖秀水 一湖詩文中國當代作家袁明秀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一湖秀水 一湖詩文

在中國,若說起西湖,那可能是婦孺皆知的。多年以前,趙雅芝主演的《新白娘子傳奇》這部電視連續劇,到底把這個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給普及到了尋常百姓家。若說起瘦西湖,未必就盡人皆知了,但若說起揚州,十有八九會做恍然大悟狀。康、乾大帝六次「南巡」、「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炒飯,多種文化元素,已經把這座歷史名城浸潤到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了。

需要做一個注釋,瘦西湖,位於揚州市北郊,現有遊覽面積100公頃左右。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和揚州園林特點的國家重點名勝區。」

關於「瘦西湖」這個名稱的來歷,相傳有這樣一個典故。乾隆年間寓居揚州的詩人汪沆,感慨鹽商的揮金如土,作詩一首「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不管汪沆是不是瘦西湖之名的最先使用者,但保障河改稱瘦西湖,肯定是因他的這首詩而定格的。此後,揚州北郊這泓湖水的美名傳揚開來,蜚聲遐邇。

許多文人雅士把揚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做了這樣的比喻: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唐代的楊貴妃,那麼,揚州的瘦西湖就是漢代能夠跳「掌上舞」的趙飛燕了。難怪李鴻章的孫子李孔昕在遊覽了瘦西湖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二十四橋月如鈎,黃花開遍瘦西湖。西子范蠡今若在,不到杭州到揚州」了。

我因為很喜歡宋代姜夔《揚州慢》中那句「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芍,年年知為誰生」的冷美,所以,來揚州第一站特意直奔瘦西湖。

瘦西湖,吸引我的不是她融南秀北雄於一體的園林群的宜人景色,而是沿着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展開的這幅巨大畫卷中散落的詩文。瘦西湖的二十四景區內,每一處你都得心懷着敬畏行走,因為,稍不留神兒,就會踩到那自隋以來,灑落在湖上的詩文、楹聯。

大虹橋,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它之所以能成為瘦西湖一個著名的景點,是和它所承載的眾多作品、典故等人文內涵是分不開的。它始建於明崇禎年間。康熙年間的王漁洋在揚州任揚州司理時,就曾留下過一首有名的詩:「虹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杆九曲紅。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據史料記載,汪士慎、孔尚任等曾分別在此大會詩人,留下了無數華美的詩章。金農、鄭燮、黃慎等八怪名家,也常在此吟詩作畫,流連忘返。清王士禎也在此留下了《浣溪紗 · 紅橋懷古》,「北郭清溪一帶流,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西望雷塘何處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煙芳草舊迷樓。」其中,「紅橋風物眼中秋,綠楊城郭是揚州」成為傳誦至今的名句。

納蘭容若,這位曾多次隨康熙南巡的詩文奇才,也曾在這裡留下了「無恙年年汴水流,一聲水調短亭秋,舊時明月照揚州。曾是長堤牽錦纜,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鈎斜路近迷樓」的詩句。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這句連三歲孩童都能吟誦的名句,最能讓人浮想聯翩。只要一提到這句名詩,腦海里會立即浮現出一幅桃花繽紛柳絲婀娜細雨煙霧的江南春景。的確,在瘦西湖,三步一柳五步一桃的長堤春柳,大概是最讓遊人銷魂之處了。這也不難想象,鄭燮當年乘船游堤時靈感被激發了:「畫舫乘春破曉煙,滿城絲管拂榆錢。千家養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種田。雨過隋堤原不濕,風吹紅袖欲登仙。詞人久已傷頭白,酒暖香溫倍悄然。」

人們都說「月是故鄉明」。我想,大概是造物主太垂青揚州了吧。要不,怎麼連月亮女神也格外眷顧揚州呢。揚州號稱「中國的月亮城」恐怕自有一番道理的,這個大膽的論斷可是有依據的。唐代徐凝在《憶揚州》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無賴」二字,原本有褒和貶的兩重意義,這裡因明月惱人,有抱怨的意思。這首詩本來是寫人的,但後世因為驚賞這種揚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離開了詩人原意,把它截下來只作為描寫揚州夜月的傳神警句來欣賞,這時的「無賴」二字又成為愛極的暱稱了。本來月光普照,遍及人寰,並不偏寵揚州。而揚州的魅力,也不是僅在月色。詩為傳神,有時似乎違反常理,卻能深入事理骨髓。《憶揚州》是一首懷人詩,但標題卻不明題懷人,而偏說懷地。這是因為詩人把揚州明月寫到了入神的地步,並用「無賴」之「明月」,把揚州裝點出無限的風姿,與《憶揚州》的標題吻合無間,因而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嚮往揚州的美好。

揚州的月色美,觀月的地方自然也就多了。揚州觀月,最著名的大概要數瘦西湖的月觀了。

鄭燮曾在月觀撰寫一副楹聯「月來滿地水,雲起一天山」,把「月光如水」的美妙意境描繪的出神入化。只可惜,我來瘦西湖,恰逢清晨,若是在一個靜謐的月夜來此,憑欄遠望,天上一輪明月,水中一輪明月,雙月交輝。如此意境,我想,我心中也定會升起一輪明月的,這一輪明月也定會如水般盈盈越過萬水千山,灑在千里萬里之外。

茅以升,這位著名的橋樑專家曾對中國的名橋做過如此評價:「中國最古老的橋苧是趙州橋,中國最壯美的橋樑是盧溝橋,中國最秀氣的最具藝術代表性的橋樑就是揚州的這座五亭橋了。」五亭橋,又名蓮花橋,是揚州的標誌性建築,因其形狀從空中俯瞰像一朵碩大而又美麗的蓮花浮在瘦西湖上而得名。

二十四橋,瘦西湖這幅巨大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承載了自隋煬帝至現代太多文人雅士的作品與典故。

杜牧,以他的「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千古佳句,使得二十四橋聲名鶴起。甚至連乾隆皇帝也不禁高歌「初識江南景物饒,已聞好鳥助春嬌。明朝又放征帆下,去自揚州廿四橋」。

今天,在瘦西湖「虹橋臥波」景點前,立有一個巨大的漢白玉石碑,上面拓有毛澤東主席手書杜牧的那首使二十四橋揚名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自杜牧之後,歷代文人歌詠揚州時,總會念及二十四橋,詠贊二十四橋的詩詞歌賦層出不窮。宋代詞人姜夔,曾在吳江垂虹橋下演繹了天下最浪漫的故事:「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二十四橋。」「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芍,年年知為誰生?」這首《揚州慢》也是這位具有音樂天才的詞人的自度之曲!詞人前半闕寫揚州自金兵入侵後荒涼頹敗的景象,後半闕與唐朝繁華的揚州做對比感慨如今的飽受戰火滿目滄桑的揚州,弔古嘆今,世事無常!

唐韋莊《七律·過揚州》云:「當年人未識兵戈,處處青樓夜夜歌。花發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風多。淮王去後無雞犬,煬帝歸來葬綺羅。二十四橋空寂寞,綠楊摧折舊宮河。」

乾隆皇帝在揚州題詠甚多,在《江北雜詠》中寫道:「二十四橋明月夜,清詞麗句數司勛。玉娥詔我無雙景,不遺長空點片雲。」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借黛玉思鄉之情,也提到了二十四橋:「春花秋月,水明山秀,二十四橋,六朝遺蹟……」

除了這數不勝數的經典詩文,在湖內還有汪士慎的碑刻,鄭燮的《竹石圖》,黃慎的草書畫軸,李方膺的《盆蘭圖》,羅聘的《梅花圖》。

千百年來,揚州是人文薈萃之地。歷代的政治家、文學家、畫家雲集,在揚州留下了無數經典詩文、書畫,也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當我在這座古老富足的城市裡作短暫的停留,在讚嘆它的古老、文明、美麗、富足的同時,內心難免激動不已。因為,我遊歷的不只是瘦西湖純粹的風光之美,我更是在閱讀一本書,一本內容豐富的史書。

瘦西湖上標緻的船娘手把手耐心地教我學搖櫓,讓我在那一瞬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安詳,從容。那個年輕美麗的導遊,更是一路微笑一路詩文,這個典型的江南女子老是給我一種錯覺,她不是一個導遊,而是一個專修漢語言文學的年輕學者。由此,也讓我對這片古老富庶的城市產生一種敬畏感。我敬畏這灑落在運河兩岸的或古老的或現代的文明,敬畏雖歷經歲月滄桑,但仍留在瘦西湖這巨幅畫卷上的詩詞碑文。同時,也對這些有着深厚文化素養的普通勞動者由衷的敬佩。[1]

作者簡介

袁明秀,筆名冷月無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