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一竅不通(漢語成語)

漢語成語
圖片來自 北京中醫大學博物館

一竅不通[yī qiào bù tōng]

一竅不通(拼音:yī qiào bù tōng )是一個漢語成語,最早出自於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一竅不通指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什麼都不懂;常用於諷刺他人愚蠢和糊塗。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一竅不通
  • 拼 音:yī qiào bù tōng
  • 注音字母:ㄧ ㄑㄧㄠˋ ㄅㄨˋ ㄊㄨㄙ
  • 出 處:《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

成語出處

戰國·呂不韋《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一竅不通」。

成語典故

商朝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叫做紂王,紂王非常喜愛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樂,根本不管國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過得好不好!他還聽信妲己的話,殺了很多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

有一天,紂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就很生氣地勸紂王說:「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裡面,不可以亂殺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你應該振作起來,替國家和老百姓做點有用的事情呀!」妲己知道以後,心裡很不高興:「這個比干真多管閒事呀,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來,我一定要好好教訓他!」

妲己就跑去對紂王說:「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個忠臣的話,你為什麼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開,把他的心肝拿出來獻給您呢!」紂王聽了妲己的話後,說:「對喔!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獻給我呀!妲己真是聰明呀!」紂王立刻下令賜比干剖胸而死。

後來,這件事被記在《呂氏春秋》這本書中,原文是:「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註:「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意思是說,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把比干殺了!後來,人們就從這句話中引申出成語「一竅不通」。

成語寓意

紂王荒淫殘暴,沉迷酒色,妲己只顧個人玩樂享受,不懂江山社稷之重。見此情景,忠肝義膽的比干,從國家利益和大局出發,直言相勸紂王改過自新。比乾的這一番忠心可歌可泣。然而,由於他不懂勸諫的委婉之術,終於落得個被剖腹掏心的悽慘下場。成語告訴人們,在批評別人或給別人提出建議時,即便是好言相勸,也應該講究點說話的技巧,切忌直來直往,當面頂撞。唯有如此,方能實現規勸或交談的目的。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一竅不通」指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什麼都不懂;常用於諷刺他人愚蠢和糊塗。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定語。 [1]

運用示例

  • 明·張景《飛丸記・堅持雅操》:「嚴家這個賤人,我倒憐他溫柔窈窕,將他做個媳婦,他偏一竅不通,返排出許多架子來,說什麼相國家聲……」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譬如我們中國人專門會作八股,然而也必要讀書人才會……叫我們生意人看着他,就一竅不通的了。」

成語辨析

一竅不通—一無所知

「一竅不通」與「一無所知」意義相近,均有一點也不懂的意思;區別在於「一竅不通」偏重在不懂,多指對事理、技術、專門知識等不通曉;「一無所知」偏重在無知,多指對人情的信息、事件的經過、事物變化的情形等不知道。其次兩者用法也不同,「一竅不通」是比喻性;「一無所知」是直陳性。

民間經典歇後語5句,你熟悉幾句?

拿着棒槌縫衣服——啥也當真(針)

這句歇後語形象地比喻了一個人對事情過於認真,不分輕重緩急,簡直是把針當成了棒槌。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對待一些瑣碎的事情看似認真,實際上卻常常得不償失。他們過分計較細節,容易忽略事情的本質和目標。例如,一個人可能在選擇購物的商品時,過分考慮商品的細微差別,而忽略了自己的實際需求和預算。這樣的人需要學會放鬆心態,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活和工作中的機會。

七個錢放兩處——不三不四

這句歇後語形象地揭示了一種不正派、不倫不類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在行為上常常左右搖擺,無法抉擇,不敢表明立場。他們喜歡說一套而做另一套,缺乏誠信和原則。例如,一個人在團隊合作中,總是不肯負責任,對待工作常常陽奉陰違,明里暗裡推卸責任。這樣的人需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原則,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漆匠師傅調顏色——花樣多

這個歇後語原本描述的是漆匠調配顏色的技巧,但後來也泛指某個行業或某種現象所展現出來的種類繁多。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處的世界充滿了多樣性和變化,尤其是在科技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推動下,各種行業和現象都呈現出了豐富多樣的形態。例如,在互聯網時代,出現了千變萬化的新興行業和創新產品,讓人們眼花繚亂。我們需要學會適應這個多樣的世界,保持開放的心態,探索和發現更多的可能性。

摸黑兒打耗子——到處碰壁

這句歇後語形象地比喻了一個人在黑暗中尋找目標,結果只會碰壁。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面臨迷茫和困惑,感覺摸不清方向,不知如何前行。這時候,我們需要對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有清晰的認識,才能更好地進行決策和選擇。不要盲目摸索,否則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2]

* 十瞎子摸瞎子——一竅不通

這句歇後語形象地比喻了兩個都不懂的人互相指點迷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我們自己對某個問題或者領域並不了解,但卻聽信了其他人的說法和建議。這樣只會導致更多的困惑和錯誤。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不輕信謠言和不負責任的人,避免踩進坑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