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
釋義1
指物件的一頭。
魯迅 《朝花夕拾·無常》:「門口是一塊活板,人一進門,踏着木板的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撲過來,鐵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鉛筆,一端有個橡皮帽子。」
釋義2
(事情的)一點或一個方面。[1]
漢 王充 《論衡·實知》:「夫術數直見一端,不能盡其實。」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過半矣。」
清 方苞 《讀邶鄘至曹檜十一國風》:「或同始而異終,或將傾而復植,豈可以一端盡哉?」
魯迅 《吶喊·端午節》:「他自己說,他是自從出世以來,只有人向他來要債,他從沒有向人去討過債,所以這一端是『非其所長』。」
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袁可立墓》:"按此碑署尚書官漏太子少保字,不書諱可立,似均未合體制,亦睢人固蔽之一端也。"
釋義3
表布帛數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為一匹,一端為半匹,其長度相當於二丈。[2]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夫中國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
《古詩十九首》之十八:「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幣錦二兩」 晉 杜預 註:「二丈為一端,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下:「﹝ 張友正 ﹞與染工為鄰,或問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學書耳。』於是與約,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書數端。」
釋義4
方言。表示一舀的數量。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十七:「 盛佳秀 舀了一端飼。」
相關詞語
開頭相同:一物剋一物、一暝不視、一停、一而二,二而一、一石二鳥、一敗塗地、一昧里、一榜一天到晚、一切智、一溜歪斜、一會兒、一廂情原、一昏、一年大,二年小、一百個、一契、一聯
結尾相同:事端、進退兩端、閧端、五端、千緒萬端、履端、經緯萬端、詹端、他端、貳端、盜端、枹端、詭變多端、持兩端、毫端、台端、豐端、旄端